近日,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表示自己读博期间发表了10多篇SCI论文,但是大论文却在盲审阶段被毙掉,导致自己无法按时参加答辩。
按理说,一名博士在读博期间(姑且按照4年计算)能发表10多篇SCI论文已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博士毕业应当不在话下,但为何这位同学却连毕业论文盲审都没有通过?
对于后面的博士生来说,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1博士论文盲审不过,并不是你的错
论文盲审是博士生毕业前的第一关,同时也关乎着能否按时参加博士毕业论文答辩。
通常来说,影响论文盲审能否通过的因素很多,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工作质量没有达到博士毕业论文要求
虽然题主强调自己已经发表了十余篇SCI论文,但是有两方面依然存疑:
首先,这些SCI论文的分区如何?是简单的三区四区,还是全部都是Top期刊?
其次,这十余篇SCI论文都是独立第一作者?还是说中间存在和别人挂名的成分。
这些其实都会决定着工作的扎实程度和质量。之前本科学校的一个师哥就是类似的情况,自己在读博期间发表了十余篇三区四区的论文,结果最后博士毕业论文盲审的时候就被审稿人挂掉。
最终究其原因还是那些三区四区文章的质量过于一般,导致最终大论文的学术质量根本站不住脚。
图源:知乎
就好像发200篇省级期刊也不能证明就具备了发一篇Nature或者Science的实力,这种关系同理也可以放在小论文和大论文当中。
02零碎的小论文拼凑不出完整的大论文
正如上一点所说,高质量的小论文能够形成大论文的一个部分,但大论文并不是多篇高质量小论文的简单堆叠,而是要将这些成果串成一串,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否则大论文就好像是一盘散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完全没有侧重点。
我的毕业论文
大论文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甚至没有之一),所以大论文的故事叙述一定是完整、详实的,观点和立场是要站得住脚的。
加之国内近些年经历“翟博士”事件后对学历论文审查日益严格,这也使得以往很多不重视大论文盲审的课题组频频在这方面吃亏。
笔者研究的领域内就有几个知名课题组的博士生经常性延期毕业,有的甚至长达6年之久。因此,在读博期间不要只关注小论文而忽视了大论文的重要性。
图源:知乎
03学术圈内部存在“恶性竞争”
学术圈是一个圈,圈内的人基本较为固定,尤其是一个研究小方向可能全球就那么几个课题组在做,所以圈子内的人相互彼此之间比较熟悉。
有时可能导师之间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过节,因此一旦拿到对方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那么则有了可乘之机。这和小论文审稿也是相似的。
图源:知乎
2如何能够让大论文丝滑过审?
01规划好时间,早做打算
目前,国内的博士虽然表面上为3年毕业,但实际上4年及以上毕业的人大有人在。
这主要是由于博一入校后需要进行专业课学习,相应的科研时间会减少。等到博二再开始的时候时间已经流失掉一年。
A Trashed Day
在科院里很辛苦地浪费着自己的生命
加之现在的博士论文盲审难度大,导致导师的要求也是节节攀升。很多导师还会在读博期间安排各种各样的横向课题,使得本就少得可怜的科研时间被进一步挤占。
因此,尽可能早地规划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方向非常关键。
02选择一个“好”的科研题目
老话常说,题好文一半。一个富有科研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题目是一篇博士毕业论文的根基,至少能够让导师或是盲审人眼前一亮。
通常情况下,一些导师随意给出的选题很容易在中途做不下去,甚至到了快毕业还需要换题。因此,严谨选题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所谓的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首先,作为工作的第一完成人,本人首先应当对工作方向非常感兴趣,如果本人都不感兴趣,那么恐怕很难能够在导师放养的情况下按时完成。
其次,导师应该对该方向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有些题目的确是导师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大多数情况下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是自己,所以一定要确保导师无论在资金、人脉还是知识层面都能提供充足的帮助,否则一定要选题慎重。
最后,科研总归是要回归现实,好的题目要不然促进了本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创新和发展,要不然会对社会实际发展有意义和价值。所以选择题目可以紧扣以上三个方面来进行展开。
03论文要连贯、流畅且资料详实
永远牢记,博士毕业论文是一个整体,而非博士期间所有发表的小论文的拼凑。
所以博士毕业论文每个章节一定不是独立的,而是连贯、完整的,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这些章节对所要探究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完整的了解。
除此之外,博士毕业论文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写出的,而非完全原创,所以资料和内容的详实、可信、完整也同样重要。
就好像现在流行的ChatGPT,它之所以现阶段无法替代人类是因为遇到不熟悉的内容会乱说一气,你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真的。
而博士毕业论文毕竟要经过盲审、考核以及答辩等一系列流程,答辩老师一定会对这个领域比较了解,所以确保每一处地方都详实可信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04高质量的论文还体现在文字和图表上
写论文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语言功底和图片美观度。
语言功底是作者向读者呈现工作的重要形式,好的语言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内容并引发深思。
*语言的艺术论文用语 VS 实际上
图片是论文的精华所在,用可视化方式展示的内容一定是希望吸引读者并且对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一定要在图片的美观度上下足功夫,起码不能让人看起来失去继续阅读文章的兴趣。
写在最后
发表多篇高质量SCI只能说明该博士具备了科研的基本素质,而一篇优秀的博士毕业论文则才能够真正体现一位博士生在读期间的科研能力。
博士毕业论文一定不是简单的拼凑,即使发表无数篇小论文也绝不能与撰写一篇优秀的博士毕业论文相提并论。因此,重视博士毕业论文,是对自己的学术生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