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提出新算法 助力解决地下电缆环流发热隐患问题

在城市地下电缆系统中,金属护套的环流是导致过热、线路老化甚至电缆火灾的隐患之一。近期,一项来自潍坊学院与内蒙古电力集团的合作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帮助电力系统更准确评估并降低这种风险。

论文名为《Calculation of metal sheath circulating currents in multi-circuit power cables laid in tunnels》,于今年4月发表在国际工程类知名期刊《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上。

《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收录于SCI数据库,该期刊接受高质量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研究成果,在电气工程和能源系统领域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目前为Q2、中科院二区工程类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6。

成果|山东高校提出新算法,助力解决地下电缆环流发热隐患问题

在多回路电缆系统中,电流在金属护套之间形成环流,积聚热量。传统的计算方法假设磁场与地面平行,仅适用于某些特定铺设方式,存在较大局限性。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更真实地模拟护套与地面之间的电磁关系,不仅能准确计算出环流电流的大小,还能评估其在不同布局、接地电阻和段长下的变化。

成果|山东高校提出新算法,助力解决地下电缆环流发热隐患问题

研究团队用这套新方法分析了八回路电缆系统中,三种不同的铺设方式(平行、等边三角形、混合)对环流电流的影响。结果发现,三角形铺设方式整体更优,可减少中心线路的环流负担;而提高接地电阻虽能降低环流电流,但也会提高电压,需在安全性与效果之间权衡。

这些研究成果为城市地下输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为行业标准的修订提供了数据支持。

成果|山东高校提出新算法,助力解决地下电缆环流发热隐患问题

在文章末尾,作者表达了对我们工作参与的认可。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深圳中考志愿填报正式开始 填报时间延长+新增走读调剂

下一篇

四大排名都在前100的美国大学!怎么选都不亏!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