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办78个项目 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谨慎,而2025年全国高考报考的人数预计要突破1400万,新一轮内卷即将上演。日前,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了2025年全国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最新名单。

本次一共批准44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9个本科及以上合作办学项目,同时叫停3个中外合作机构与78个项目。

这一有增有减的变化,令很多家长和同学大感疑惑:这类项目到底是出国留学的平替,还是花钱买学历的坑?项目频繁被叫停,还有必要报读中外合作项目吗?

4年读完本硕中产家庭盯上了这条路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清楚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在国内合作开设的教育项目,主要面向中国学生。学生可以在国内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得国外合作高校颁发的学位或证书,部分项目还提供赴外交流、进修以及完成海外学位课程的机会。

从形式上看,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分为两大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两种。独立法人是指学校独立的校名、校址、校长及办学章程,运营机制相对独立,一般更有自主话语权。比如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

这些学校一般录取门槛较高、学费较贵,但是学位证和毕业证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非独立法人是指在中方院校下设的二级学院,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中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等。还有早前暴雷的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深圳佐治亚理工学院也是属于这一类型。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图源: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与设立实体机构不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高校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和外国高校直接开展合作教学。

学生在项目内完成学业,可以获得国内高校学位+外方合作高校学位(双学位);或者只获得一方学位(通常是中方)+外方课程证明/学习经历。

这些项目通常有一定比例的英文授课,有外籍教师教学以及1-2学期的境外交流学习。比如同济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土木工程项目、北京理工大学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的机械工程项目、华中科技大学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计算机科学项目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模式各校各有不同,常见的模式有2+2,3+1和4+0。

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工程本科项目,是中国最早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办学时间超过25年。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图源: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

学生注册为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学籍,采用英国本科三年学制,授予英国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第四年可以申请英国名校攻读研究生,也就是说用4年的时间可以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留学费用。在留学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低成本、低门槛获海外文凭的方式,已经成为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折中选择。

比普本贵,比出国便宜求职不如三本?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出于离家近、钱少、门槛低的原因。大部分中外合作项目的录取门槛相对较低,是普通学生都弯道超车进入985/211等重点高校的绝佳机会。

一般情况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录取分数线通常比同校普通专业低10-50分不等。假设某985院校普通专业录取线620分,那么中外合办项目可能在570-590分区间内。

比如浙江大学和爱丁堡大学合作的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专业以及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合作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录取分数大约低于普通专业的40分左右。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图源: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

而省属重点高校的中外合办项目通常比普通专业低10-30分,部分项目甚至过本科线就可以被录取。比如电子科技大学有两个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办的学院,录取分数比普通电子信息类专业低20分左右。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的最低录取分数不同,但这种低分高录的优势,被很多家长和学生看作是高考中逆袭的捷径。

另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使用国外高校的课程体系,采用小班制教学,使用英文教材,方方面面都比较贴近国外教学的情景。因此学生可以得到批判性思维、跨文化沟通等软实力的培养,对于未来国际化发展更有利。

通过中外合作项目获得的外国高校的学位在研究生申请中更有优势。一些国外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其含金量甚至高于部分国内一本高校毕业证书。

成本可控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突出的优势。美本留学四年下来几乎要花掉近500万人民币,英本三年留学也需要200万人民币,而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总费用只需要20-100万,远低于出国留学的成本。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图源: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对于经费有限又希望获得海外学历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但是,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争议不断,信任危机也渐渐显现。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分数还够不上普通专业才选择中外合办项目,结果每年超出普通专业一倍的学费,但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和普通专业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几门英语专业课。

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这些项目设置在国际学院,但从课程到师资都和“国际化”没有半毛钱关系。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学历认证问题,一些学校会在毕业证书上印上中外合办项目字样,HR一看就认为是野鸡项目。一位网友犀利评论:当年读的就是又贵又没用的合作项目,简直跟三本一样。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图源:小红书

一边停办,一边新增中外合作办学大洗牌

虽然争议不断,但很多家长和同学依然很关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情况,尤其是近期新增和停招的动向更是牵动人心。从这次停招的78个项目和3个机构,背后既有学校存在的问题,也有更深层次的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从目前被关闭和暂停的项目来看,基本都是中美合办项目,并且是涉及到敏感专业的项目。有的“中外合作”项目是名不副实,打着“中外合作”旗号,实际上国外学校参与度很低,外教授课比重不到10%。

课程水准和宣传严重不符,甚至存在“中式课程+英文教材”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教育部近年来加强监管,一旦发现合作方资质不符或教学质量不达标马上叫停。每年都有一批项目被撤销,逐渐形成了优胜劣汰的规则。

而中美关系紧张导致不少原本和中国高校有合作的美国大学,主动或被动退出了合作项目。比如大家熟知的上海交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合作、清华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深圳的合作都受到影响。

但同时,中国和东南亚、欧洲等友好国家的合作正在加快布局。从这次教育部公布的新批准的44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69个项目看,“去美化”趋势明显,东欧、中欧、东南亚国家成为新宠。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虽然美国依然有部分项目存在,但相较于过往明显减少。而马来西亚、新西兰、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巴西的高校合作大量出现。这些国家对中国态度友好、政治上较中立,签证政策也更宽松,合作稳定性较高。另外韩国、德国、日本作为技术强国也有不少高校与中国高校合作。

从专业选择的趋势来看,应用导向与数字化方向明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合作热门,软件工程、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依然是中外合作主力。

至于中外合作办校机构和项目还值不值得选择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明确提出,要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

停办78个项目,又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塌了

图源:教育部官网

可以说,中外高校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会一直存在。而对于走保守路线的留学家庭来说,在当前全球教育格局剧变背景下,这或许是兼具性价比和国际化的现实选择。

如何选择靠谱又适合孩子的项目,才是各位家长需要面对的新功课。如果对中外合作项目感兴趣,或在国际教育规划中有任何疑问,可加入国际教育规划资源群。我们提供专业的指导咨询,群内可答疑互动。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CL Mathematics with Modern Languages BSc 专业全解析

下一篇

都说中国高考难日本高考会比我们轻松吗?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