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Flower Cup JWSD 邀请赛冠军采访:真正的冠军团队永远在创造“1+1+1>300%”的奇迹

专访引言

Student Interview

在刚落幕的2025 Flower Cup JWSD 邀请赛中,一支首次组队的少年队伍,在3V3团队辩论赛中连克多队强敌,最终捧得冠军奖杯!这支首次组队的新军用实力证明:当个人长板与团队能量完美共振,思维的局限与经验的壁垒都将被击碎。

赛场上,她们展现出教科书级的攻防艺术:一辩Della开篇定锚的逻辑骨架,二辩Zoe迅如闪电的漏洞捕捉,结辩ED直击人心的情感升华。面对对手疾风骤雨般的质询,三人以无缝衔接的配合织成思维密网;当倒计时读秒声响起时,他们总能将零散观点淬炼成精准的语言子弹。这种超越年龄的战术执行力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制胜密码?

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Zoe同学,听她揭秘这支新锐战队如何快速问鼎冠军?从“长板分配法”的团队协作秘诀,到高压下的即兴表达训练;从日常的思维碰撞到赛场的完美配合,他们将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冠军团队,永远在创造“1+1+1>300%”的奇迹。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段热血沸腾的逆袭之旅!

肖允恩 Zoe

🏆部分奖项🏆

● 2025 TOC 少年世界学校辩论3v3 冠军

● 2025 WSDA冬季冠军赛 即兴辩论 4-6年级 全国一等奖

● 2024 TOC ASIA spring workers cup 自由演讲 冠军

● 2024 ESDP英语演讲与辩论五项全国总决选 特等奖

● 2024 ESDP上海演讲季决选4-6年级自由演讲 特等奖

● 2024 WSDA junior 全国总决选4-6年级自由演讲 二等奖

● 2023年“未来外交官”青少年演讲与思辨 金奖

● 2023年“讲述中国”视频展演 英文组金奖

● 2023年-2024年“希望之星”两届贵州省 小中组冠军

-为便于阅读,本次采访将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呈现-

01辩论成长路径

从“想当然吵架”到全国冠军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2024年,首次参加辩论赛的场景。当时作为完全没接触过辩论的“小白”,我带着对辩论最朴素的认知——“想当然的吵架”就站上了赛场。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正式辩论比赛,握着话筒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只能凭借本能反应组织语言,完全不懂立论框架、反驳技巧这些基本规则。但正是这种“无知者无畏”的初体验,让我意外发现了辩论的魅力。

这场比赛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2024年末,我开始系统性学习辩论,从学习立论结构、证据链搭建这些基础技能开始,反复练习。

这份坚持很快有了回报——在系统学习三个月后的即兴辩论全国赛中,我拿到了一等奖。这种通过严谨思考赢得肯定的成就感,是其他活动难以替代的

我对辩论的热爱也由此开启。如果说最初是被辩论赛场的交锋快感吸引,那么越深入学习,越着迷于其理性思辨的内核

02备赛与团队协作

在聆听中寻找战机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临场反驳——在对手刚说完的那一刻,就要迅速找到漏洞并组织语言反击。这要求极强的即时反应能力,而我们的应对策略是“日常头脑风暴训练”

我们有一个小组群,平时无论是谁抛出一个观点,其他人都会立刻模拟“攻防战”,快速提出反驳思路,再一起选出最优解。

这样的长期训练让我们在赛场上面对突发论点时,能像肌肉记忆一样迅速反应

在角色分工上,我们采用“长板分配法”,让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

一辩Della,她语速快且清晰,能在开场就用强大的气场奠定基调。我(二辩)的优势是快速反应,擅长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反击。ED(结辩)则擅长整合零散信息,并组织清晰准确的语言且带有情感的表达出来。

当团队中出现分歧时,我们的原则是“辩论式决策”——每个人都像正式比赛一样,依次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投票选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案。一旦决定,就不再争论,全力执行。

很多人以为辩论最重要的是“能说”,但我觉得“会听”才是关键只有真正听懂对方的逻辑,才能精准找到突破口。

日常除了和队友们的练习,我还会和妈妈“Battle”。我妈妈的语速很快,语言逻辑也非常强,当我说不过的时候,妈妈又会调转枪头进行观点反转,然后让我听到很多我没注意的漏洞。

03比赛表现和制胜关键

团队配合&训练技巧

毫无疑问,团队配合是我们这次夺冠的核心。备赛过程中,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了解彼此的风格和优势,确保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最擅长的环节发挥最大作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之间建立了极强的信任——无论是立论、反驳还是结辩,大家都会毫无保留地贡献想法,互相补位。

这种默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无数次的模拟辩论和复盘才形成的。我们不是三个独立的辩手,而是一个真正的团队

作为二辩,我的核心任务就是快速抓取对手的漏洞并精准反击。我们的训练方法也很实用:

①预判训练:备赛期间,我们会研究对手可能的论点,提前准备反驳框架,这样在场上就能更快反应。

②“随手本”记录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及时把想到的点子以keywords的形式写在本子上,然后进行观点拓展。

③实战模拟:日常训练中,我们也会反复以比赛实战的状态,让我们在高压环境下依然能保持清晰的思维。

04 个人成长与建议

辩论萌新的逆袭要素

我们带着“初生牛犊”的心态踏上赛场,却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双重礼物:

第一份惊喜是团队默契的裂变式成长。3V3辩论完全不同于个人赛,它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团队”二字的重量。作为第一次组队的新手,赛前我们甚至说不清队友的辩论习惯。

但通过密集的备赛,我们逐渐读懂彼此的思维节奏,默契度大幅度提升,也真正体会到我们是一个“团队”。彼此间这种无需言语的信任感,是比冠军奖杯更珍贵的财富

第二份惊喜来自个人能力的突破。辩论本质是高压下的分段式即兴演讲:每环节都需要抗住压力,既要精准输出观点,又要严控时间。

经过这次比赛,我们发现自己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梳理思路,用最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复杂观点。这种能力不仅在辩论中,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同样受用。

基于我们的参赛经验,有三条建议特别想分享给想尝试Junior WSD辩论的萌新选手们:

①重视框架构建合理的框架,才能将零散的观点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开场,能让整个比赛的氛围更倾向于自己这一方。

②一定要认真聆听:你的对手也许语速很快,让你无法清晰解析他的表达,高度集中去听,更有利于收集对方漏洞进行反驳。同时让自己的反驳观点,更完整

③日常一定必不可少“小组讨论”:3V3辩论本身就是默契大考验。日常的多讨论,可以让你获得更多自己想不到的想法,同时更了解你的队友,大大增加在比赛中的默契配合。

从Zoe的分享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辩论艺术,在于将个人优势与团队默契完美融合。正如他们在赛场上展现的那样:Della的清晰立论、Zoe的敏捷反击、ED的深刻总结,每个人都在最擅长的位置闪耀,却又默契地相互成就。

这或许就是团队竞技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孤军奋战的天才,而是携手共进的伙伴。她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属于你的辩论之旅,或许正要开始......

未来,TOC ASIA 将继续致力于为每一位热爱演讲辩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赛事平台与教育资源。我们相信,每一个热爱演讲与辩论的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专业的指导与高水平的赛事,我们希望能帮助更多学生在语言与思维的碰撞中,绽放自己的光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为什么博导都希望自己的博士生毕业也去高校当老师?

下一篇

高考试卷解析和查分时间公布!今年上本科难不难?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