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选择多元化的当下,香港的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插班时,往往面临着诸多考量。
然而,近期朗思国际学校停办事件,再次为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凸显出在选择学校时,公立学校或许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
朗思国际学校停办风波
位于九龙塘的朗思国际学校,近日传出停办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校方已通知学生家长学校即将停办,而教育局在6月30日晚上回应称,已收到朗思国际学校及朗思国际幼稚园(美孚)停办的通知。
目前,教育局尚未接到该校家长关于子女转校的查询,但已强调对停办事件高度关注,并迅速与学校取得联系,以确保学生学习不受影响。
同时,教育局将持续密切关注朗思国际幼稚园其他分校的运营状况,并保持与校方的沟通。
教育局在回应中还提到,目前没有收到家长关于转校的查询,但提醒家长如有相关疑问或需要帮助,可随时联系教育局,局方会提供相应支持。
此外,教育局已督促学校尽快按照协议退还建校债券及相关款项,避免家长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目前,教育局正在深入调查该事件,一旦发现学校存在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
私立学校运营状况
此次朗思国际学校的停办,也引发了对私立学校运营状况的讨论。
教育局提醒家长,在选择私立学校时,需充分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资金筹集计划的目的及依据,并仔细阅读计划详情、合同条款及条件等,权衡相关风险,以保障自身权益。
毕竟,私立学校的运营及财务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7月1日起,校务处将停止运作,仅留下校工负责清洁校舍。
此前,校方曾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家长,学校将于今年7月底结束运营,但由于停办学校涉及大量难以预估的支出,预计短期内难以退还建校债券费用。
校方在上周六及6月30日与家长代表开会商讨相关问题。
一位参会家长透露,当天约有15名家长代表出席,校方提出先退还一半建校债券,并由同系的朗思国际幼稚园填补结束运营的成本,但无法保证另一半款项能按时退还。
该家长曾向学校支付了一笔原定于6月30日到期、总价值20万元的建校债券。
校方此前曾向他提出改为支付一张总价值20万港元、但需等到明年1月8日才能兑现的支票。
他表示,与会家长均认同该方案,认为至少能有所收获,
“如果校方明天就停办幼稚园,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做,但这是我们需要承担的风险。”
事件反思
朗思国际学校停办事件,无疑给香港的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在选择学校时,不能仅仅被学校的国际背景、课程设置等因素吸引,更要综合考虑学校的稳定性、财务健康状况等关键因素。
相比之下,公立学校作为政府主导的教育机构,通常在资金保障、运营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教育环境。
总之,朗思国际学校停办事件为家长们在择插校班方面提供了深刻教训,彰显公立学校在稳定性上的突出优势。
在为孩子规划教育路径时,务必谨慎考量,对私立学校的不确定因素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