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申录取率是常规 3 - 4 倍!附院校数据拆解

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们,小驰又来给大家划重点啦!

最近总有人问:

早申录取率是常规申请的3-4 倍?

这差距背后藏着啥门道

哪些学校早申更占优势

2025 申请季又有哪些新变化?

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早申那些事儿~

2025 早申新趋势

今年美国大学的早申政策,明显分成了“两派”—— 有的学校扩招抢人,有的则收紧名额。

扩招院校

麻省理工学院:2025早申录取721人,较去年扩招60人

耶鲁大学:录取728人,新增19人

布朗大学:录取率跃升至17.96%,创近6年新高

吉尼亚大学:录取1282人,较去年激增149人

缩招院校

莱斯大学:早申录取392人,较去年减少50人

圣母大学:录取1669人,减少55人

佐治亚理工学院:EA1录取2650人,减少38人

早申 vs 常规录取率对比表

早申录取率是常规 3 - 4 倍!附院校数据拆解

*数据来源于网络

从这份早申 vs 常规录取率对比表中,顶尖院校的“早申红利”一目了然:达特茅斯学院早申录取率是常规的4.42 倍。

范德堡、西北大学突破 4 倍,宾大、杜克等藤校 / Top10 院校,早申录取率普遍是常规的3 倍以上 。

ED录取为何高于RD?

为啥早申(尤其是 ED)录取率比常规申请(RD)高?这可不是偶然,背后藏着美国大学招生的“小心盘算”呢!

第一,学校偏爱 “真心粉”。

早申分EDEA,其中 ED 最特别 —— 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入学。对招生官来说,这相当于学生在说“我是真的想来你们学校”!

这种确定性能帮学校提高入学率,而入学率可是影响大学排名的关键指标,自然更受青睐。

第二,提前锁定优质生源。

顶尖大学都想先把优秀学生“收入麾下”。早申阶段,学校能先挑一批成绩好、活动经历亮眼的学生,给整个申请季开个好头,后续招生也更有底气。

第三,申请池 “含金量” 不同。

早申阶段,申请人数量相对少,而且基本都是准备超充分的“种子选手”;到了常规申请,成千上万的人挤在一起竞争,名额就那么多,录取率自然被拉低了

要客观评估自己的学术能力,比如GPA标化成绩等;梳理自己的活动经历,看是否有亮点特色;同时检查申请材料的准备情况,确保自己的定位准确

申请时间怎么安排?

申请安全线

8 月前高中成绩单竞赛证书这些“硬材料”整理好,别等到 9 月才发现少了份推荐信

9 月文书至少改 3 遍,从“我做了什么”改成“我学到了什么”,这才是招生官想看的

10 月中补充文书“一所一稿”,别用模板套 —— 比如申请布朗大学,就得提提它的“开放式课程体系”,体现你真的做过功课。

11 月初所有材料提交后,再登系统检查一遍邮箱,避免漏看学校的补充通知

早申就像给申请加了个“加速包”,用得好能帮你更稳地进梦校,但要是准备不充分,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

它不是“万能钥匙”,关键得先看清自己的实力、摸透学校的偏好,再好好规划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HiMCM竞赛选题+组队新手攻略!9~11年级国际生想HiMCM获奖必看

下一篇

7月开启研究生海外申博 10个必备网站助你申博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