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类美本专业录取率真的超低!专业选择对录取的影响超出你想象……

今天跟大家聊聊美本申请中的专业选择。

基于经验,机构君强烈认为,它是大学申请决策过程中讨论最少、却对录取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当然,消息灵通的家长和学生有意识到某些专业申请难度更大,但他们的预期与我们每年(尤其是最近几年)所目睹的实际录取之间的差距,非常非常大。

举几个真实例子。

🔍案例一

工程专业申请

Emily是东海岸一名高中生,SAT1530,近乎完美的GPA成绩,4月份她陆续收到申请结果。首先普渡大学和UIUC给了拒信,这两所学校的总录取率都超过 40%,但随后,她被纽大和南加大录取,这两所的总录取率分别为 8% 和 12%。

Emily的朋友和家人大吃一惊。她怎么能进入最负盛名的两所大学,同时又被两所接受大多数申请者的公立大学拒绝?!

🔍案例二

CS专业申请

Ethan是一位来自纽约、履历极其出色的计算机科学(CS)申请者,他一心向往斯坦福大学、MIT、卡内基梅隆大学这样的学校。

他深知现实是这些学校属于“冲刺校”,但他认为像佐治亚理工学院、东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这样的学校是稳妥的“匹配校”,录取的机会大约有五五开。至于“保底校”,Ethan勉强能接受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或华盛顿大学。

但Ethan的升学指导告诉他:对于CS专业而言,斯坦福、MIT和CMU属于“超级冲刺校”,录取几率最高可能也只有1%。那些他原以为有五五开机会的学校,实际上应划为“冲刺校”。而他认为的“保底校”,更准确地应定位为“匹配校”,因为它们的CS专排都不错,每年吸引的优秀申请者数量远超招生名额。

Ethan对这番建议存疑,一意孤行地坚持最初的选校名单。尽管他是一名极其优秀的学生,但他最终未能获得其中任何一所的录取。为了避免彻底落空,他在最后一刻采取行动,入读了一所录取门槛低得多、实行滚动招生(rolling deadline)的州立大学。

这里还有一个例子。

Siddharth的成绩扎实但不出彩,ACT分数只有29分。他意识到自己并非CS专业的有力申请人,策略性地转向了多个相关专业,如信息系统、数据科学,这一方案最终为他赢得了佛罗里达大学、普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多所学校的录取Offer。

🔍案例三

医学预科方向/生物学申请

Abigail堪称医学预科(pre-med)申请者的完美典范。

她SAT1530分,所有AP/荣誉课程成绩全A,位列年级前10%,梦校是圣母大学和杜克大学。

升学顾问告诉她,如果申请生物学专业,这两所学校的录取几率会大大降低。而考虑到这两所学校一旦录取,转专业都相对容易,因此,建议她避开竞争异常激烈的医学预科赛道。比如,申请杜克大学时,可以选择三一文理学院(Trinity College of Arts & Sciences)里的心理学或统计学专业。

Abigail采纳了这个建议,数月后,她拿到了杜克的录取Offer。而她许多同在AP生物和AP物理班的同学,以生物学专业申请了类似的学校,结果都很惨淡。

PS:许多医学院申请者拥有非硬科学领域的背景,Abigail现在可以坚持她目前选的专业,也可以之后转专业。

按专业划分的录取率很难量化,但根据我们的经验,CS是美国录取难度最高的专业,紧随其后的是所有工程类(Engineering)专业。商科大体上独自占据下一层级,但在某些精英院校中,医学预科专业也加入了这一竞争梯队。

看完,相信大家对专业选择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不仅跟我们未来的就业发展休戚相关,还直接跟录取几率挂钩。那么——

如何选出最适合、且有利于美本录取的“好专业”?

人工智能带来技术革命正在改变就业市场,有人说计算机类专业走下神坛,有人说文科越来越边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完全相反的现象或是言论。

比如,硅谷最近爆出重磅新闻,Meta在短短一周内挖走OpenAI至少八位核心研究人员。最高一亿美元的签约奖金,并配套股权与年度激励计划。

Meta CTO Andrew Bosworth 上个月接受外媒采访时指出:「现在 AI 人才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水平,这是我 20 年科技职业生涯中前所未见的。」

再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Christopher Pissarides公开警告年轻一代,不要一窝蜂地学习STEM科目,同理心和创造性技能更有可能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世界中蓬勃发展。

这让学生和家长们对于专业的选择越来越谨慎,也越来越迷茫。

但机构君坚信,选到合适专业的前提,一定是我们有足够了解。

  • 如果喜欢文科,你知道人文社科有哪些大方向吗?各个大方向里有哪些专业领域呢?哪些文科就业发展比较好的?美本Top 30里的优势文科专业都有哪些?
  • 如果喜欢理工科,有什么好专业推荐?哪些新兴交叉方向缺口比较大?美本Top 50有哪些理工科强校?中国学生申理工科有哪些突破口?

做足够的专业调研,摸清摸透目标校的优势专业,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是每一个美本申请家庭的必修课。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宾大新增应用经济和数据科学硕士——Ivy League 量化经济新路径

下一篇

香港城市大学全奖博士招生(Prof. Espen Aarseth)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