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在用“论点—论证—论据”的模型写论文,别怪教授说你的逻辑单薄、内容缺乏深度。
今天带你拆解一个底层逻辑更清晰、更高级的写作模型,不仅让论文内容更有说服力,还能迅速提升你的学术表达水平。
01、为什么传统模型行不通了?
传统模型:论点(Thesis Statement)+ 论据(Evidence)+ 论证(Argument)
这种写法源于基础写作训练,适合简单的议论文,但学术论文需要更复杂的逻辑组织。
为什么呢?因为在高阶论文中,教授希望看到的不只是单一观点,而是研究背景、问题意识和解决路径的系统性表达。简单的三段式结构,根本无法覆盖这些内容。
02、高级写作的底层逻辑:从陈述到“思辨”
底层逻辑核心:用递进式的逻辑建立学术空间。
英文学术论文尤其强调研究的背景—问题—解决这一链条,既要展现你的研究在领域中的位置,也要说明为什么它值得关注。
CARS(Creating a Research Space)模型正是基于这一逻辑而设计的,被广泛用于论文写作的引言部分。
03、CARS模型的三步解析
Step 1: Establishing a Territory(界定研究领域)
首先,你需要清晰界定你的研究领域,并说明它的重要性。
底层逻辑:让读者理解“为什么我要关注这个领域”。
例句: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 in clinical psychology is the lack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anxiety disorders.通过说明“当前的研究热点”,你在第i一步中建立了一个背景框架。
Step 2: Establishing a Niche(确定研究空白)
接下来,指出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或知识缺口,也就是你的研究空白。
底层逻辑:引导读者认识到“这里有未解决的问题”。
例句:
However, it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whether these interventions are effective in diverse cultural contexts.
通过精准描述“研究空白”,你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学术价值。
Step 3: Occupying the Niche(填补研究空白)
最后,提出你的研究目标或方法,说明你将如何解决前文提到的问题。
底层逻辑:让读者看到“你的研究如何推进这一领域”。
例句:
In line with the limitations discussed above,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analyzing cultural influences on intervention efficacy.通过明确的研究目标,你完成了从背景到解决方案的逻辑闭环。
04、用CARS模型解决底层逻辑问题
1.背景搭建:通过界定研究领域,帮助读者快速进入你的研究语境。
2.问题引导:明确研究的动机和必要性,让教授一眼看出你的论文有价值。
3. 逻辑衔接:层层递进,从领域到问题,再到解决方案,逻辑严谨又流畅。
05、如何把CARS模型用到极i致?
1. 选题精准:确保你的研究领域和空白足够具体,不要试图“包打天下”。
2. 多读文献:通过分析领域内的经典论文,学习如何界定空白和过渡逻辑。
3. 反复推敲: 每一部分都要自问:是否足够清晰?是否能够自洽?
06、别再局限于“老掉牙”的框架
学术论文不是“观点的堆砌”,而是思维深度和逻辑严谨性的结合。
通过使用CARS模型,你能真正掌握学术写作的底层逻辑,让论文逻辑更清晰、内容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