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超120万海归回国,上海以落户便捷度全国第一、金融/科技岗位浓度最高成为首选。2025年上海为保障毕业生就业创业,更是下足了功夫。其中,针对留学生的政策更友好,上海人社局重磅官宣全球百强名校名单扩容51所。世界TOP50高校留学生直接落户,TOP100也只需半年社保就能拿户口。
政策具体有哪些变化?对于留学选校和选择专业有哪些信息可以参考?
▍留学生上海落户院校扩容
目前来说,上海的政策是国内所有城市中,对留学生最“宠”的。
上海2025年新政策与之前的老政策细节上,变化不小。新政策总体沿用了老政策的大框架,主要变化点:
✅ 名单直接扩容51所:
世界TOP50高校名单新增19所
TOP51-100新增32所
比如以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学都被纳入名单:
英国的布里斯托、华威直接挤进前50;卡迪夫、埃克塞特也进了100。
美国波士顿大学、乔治城、罗切斯特都被纳入。
加拿大阿尔伯塔、麦克马斯特。
澳洲昆士兰、莫纳什。
香港城市大学、南洋理工、京都大学等都榜上有名。
如果你家孩子在这些大学留学,未来到上海发展,就相当于自带一个“落户名额”的福利。
✅ 落户门槛放宽
世界TOP50高校毕业的留学生,直接落户,连社保都不用交。
TOP51-100,只需要半年社保就能稳落。
51-500的需要6个月社保+一定社保基数。
500开外的,需要12个月社保+1.5倍基数。
⚠️ 在世界前50院校留学,可以免社保直接落户。要知道这个政策最初只有世界前500博士才可以免社保直接落户。现在世界前50的本科和硕士都可以直接落户了,0社保0积累,只要全职来上海工作就能落户!
⚠️留学世界前100的(51-100)学校,不再要求社保基数,只要累计满6个月即可落户!原先是要求1倍社保基数累计满六个月的。
⚠️纳入“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的用人单位,本市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等用人单位引进的、恰巧又同时满足:
国(境)外高水平(世界前500学校)大学毕业
获得国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紧缺急需专业学位
学士及以上学位
这类紧缺人才,可以不要求社保基数,但是还是要求社保缴纳时间满6个月才可以提交。
另外还有:
这个榜单只会新增,不会淘汰,也就是说你家孩子留学几年后回国,不用担心学校被踢出名单。
只要在回国两年内到上海,即使之前在其他城市工作,也照样欢迎。
签劳动合同时别疏忽:必须至少签2年、提交材料时要剩≥3个月有效期。
留学生上海落户Top100院校名单:
👆蓝色表示新增院校
▍政策收紧部分有哪些?
虽然整体来说落户门槛放宽了,但在部分细节的要求上更加严格了,比如:
✅ 本科留学时间拉长
老政策规定本科留学时间至少要满一年。而现在的新政策要求:
本科至少要在国外读2年(720天)
硕士至少半年(180天)
博士至少1年(360天)
这些政策背后暗藏很多“筛选”的意思。比如:不是所有专业都能拿到加成。
上海落户名单虽然是按照院校来执行,但企业用人、国家大趋势都在更关注AI、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这些高科技领域。如果你读的是这些专业方面,那就是最受欢迎的对象,但如果读的是传媒、哲学、文学等专业,或许在找工作时候,一些HR会看一眼学校再说句“我们优先考虑理工类”。
也就是说虽然政策上可以落户,但在求职时可能没有优势。
另外,也不是所有大学都保值。
很多家长只看国内媒体写“世界前100”,但其实这个榜单是参考主流的四大世界排名【英国泰晤士报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综合考虑这四大排名发布的世界前500名高校名单综合算的。
因此,如果你选择留学,尽量还是选择在名单内的这些名校。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被忽悠到小众地区的不知名院校留学,或者学制太短的院校留学,回来落户时候才发现问题:学校排名够但留学时长不够,不符合落户要求。或者专业不在国家重点人才需求里,HR连简历都不多看,难以找到工作。
这次扩容的榜单中,增加了不少美国的院校:
美国在新扩容的51所里依然占了大头。
不仅是因为学校多,更因为专业全、科研资源强,毕业含金量直接拉满。
尤其是现在对AI、半导体技术、生物医药等先进技术的热潮下,社会也更需要高科技人才,而美国留学的理工类人才成为了重点需求对象。由于美国高校普遍更重视科研产出+实习经历,留学时也有机会参与国际一线实验室的课题,毕业回来后,用人单位和社会也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不管是落户还是求职,都更加容易。
因此,大家在留学前也应该考虑到自己所选的院校和专业问题,比如:
专业是否跟未来的人才政策对口?
学制时长能不能满足落户申请?
学校未来榜单走势稳不稳?
留学时是否有机会参与科研和实习?
弄清楚以上需求之外,然后选择一所知名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院校,并且选择一个方便求职发展的专业,在未来即使回国发展,也具有足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