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国“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正式生效。
这部长达870页的法案,几乎重塑了美国的财政结构,冲击各行各业,也影响到了每一位在美求学、工作、生活的国际学生。
来源:whitehouse
就在法案通过后不久,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连发多条推文,嘲讽特朗普“自相矛盾”,还宣布成立“美国党”,公开与大而美路线划清界限。
来源:CNN
表面上,“大而美”法案聚焦的是企业税改革和国家财政结构调整,实际上也深层改变了高等教育和移民系统的资金流与政策导向:
- 永久化21%的企业税率,向科技、能源、制造业倾斜
- 削减联邦医疗、教育支出
- 取消电动车、清洁能源补贴,加大对传统能源支持
- 提高富有私立大学的捐赠税率,直接影响精英名校的奖学金和运营策略
- 新增非公民汇款税、签证费用,提高移民成本
这项由特朗普政府力推、马斯克强烈反对的财政改革法案,也将给留学生带来一定冲击,包括:教育补贴减少、留学成本上涨、签证成本提升等。
留学生将面临多重挑战
精英大学奖学金缩水
“大而美”法案提高了对人均捐赠超过50万美元的大学的捐赠税率,从原本象征性的1.4%提高至最高8%,成为近年来对精英高校最猛烈的“财务回收”政策之一。
来源:insidehighered
这一变化对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盟校,以及斯坦福、MIT等拥有庞大捐赠基金的私校影响最为直接。
来源:statista
由于捐赠基金收益一直是这些高校支付学生财务援助、教授薪资与科研运营的重要来源,新税制将迫使这些学校重新分配资源。大学奖学金和传统文社科很可能成为优先“被动刀”的开支项。
与此同时,法案还对各州教育经费中的联邦补贴进行了压缩。这对本已财政吃紧的州立大学系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多位大学校长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将被迫做出艰难取舍。
来源:CNBC
一些分析指出,这些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剧美国高教体系的“精英化”趋势——即优质资源更向顶尖学生、热门专业集中,而毕业后收入偏低的文社科学生因为偿债能力低,取得学贷将更加困难。
医学、法学专业等高额学费人群压力更甚,法案新规定医学生和法律生最多可借20万美元贷款。本身依赖贷款的这些学生将面临资金困难,甚至可能因资金不够而被迫放弃就读,未来成为医生或律师将更难。
来源:NBC News
留学成本不断攀升
目前,美国顶尖私校一年总费用普遍在9–10万美元之间。随着税费转嫁、补贴削减,每年十万美金学费或将成为新常态。
来源:edsource
税收增加 + 补贴削减 = 成本转嫁给学生。
“大而美”法案提高了对大型大学捐赠基金的税率,使得本来依赖捐赠来维持奖学金体系的私校不得不重新调整预算结构。一些高校已开始审慎考虑“削减助学金”、“缩减课程项目”等应对措施,学费年增速可能将突破此前3–5%的水平线。
与此同时,联邦对各州高教拨款减少,许多州立大学也不得不通过上调州外生与国际生学费来维持运营。
来源:Forbes
对于留学家庭而言,除了硬性学费上涨,越来越多的新增“制度性费用”正在悄然叠加进账单:
- 跨境汇款税1%:适用于所有非公民身份(如 F-1、OPT、H-1B、L-1等),家长每年汇出5万美元学费将多付至少500美元
- 签证诚信费$250:所有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如F-1、J-1、H-1B)均需缴纳,不能豁免
- I-94表格费$24:适用于所有需要生成I-94出入境记录的外国人士,按年通胀率更新
- EVUS登记费$30:适用于持有B-1/B-2签证的中国公民,无法申请豁免此项费用
来源:paymentsdive
“留学变贵了”不是幻觉,而是实实在在的结构性通胀+政策重构带来的现实。
移民执法力度加强
“大而美”法案还大幅增加对移民执法的投入,ICE将成为全美经费最高的执法机构:
- 450亿美元用于扩建拘留设施,计划将全美拘留床位扩至近10万个
- 140亿美元用于移民遣返的交通和后勤支持
- 80亿美元用于雇佣1万名新增的移民执法人员
来源:immigrationforum
特朗普寻求大幅增加逮捕和驱逐非法移民的人数,而这些拨款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在他执政的短短几个月内,ICE的逮捕人数就增加了25%。
与此同时,移民成本也在上升。绿卡申请费上调至$1,500;移民法庭上诉也新增费用,$900元起步。
未来,美国移民政策预计将继续保持强硬的风向,移民成本可能也会不断增加。
留学选择不止一条路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家庭在留学决策中开始回归“性价比”与“适配度”。
有人选择新加坡、中国香港,避开美英高学费和签证不确定性;有人全球混申,冲藤校的同时也考虑加拿大/欧洲的Plan B;也有人明确自己目标是就业或移民,选择渠道更加便捷的国家地区。
大环境变了,但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是盲目上岸,而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大而美法案下,电动车、AI、教育、签证等全面被波及,背后是一场以国家为单位的利益博弈。
但对于我们留学生而言,比起政策走向,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已经在主动为自己的未来布局?
别焦虑,也别躺平。
无论留美还是考虑其他选择,前提是你足够了解自己的优势、路径与节奏——那才是留学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