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a
某双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大二学生
目前均分在88.2
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两次,校三等奖学金一次
担任团支书职务,并荣获校三好学生称号和优秀团干部荣誉,参加第十一届医创赛获得省级三等奖
参与项目
《2024暑期线下科研·深圳: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现代分子生物学原理在健康管理与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研究》
在这个项目期间我学习了基因编辑技术与免疫机制研究,我的论文方向围绕生活方式对女性甲状腺结节影响,探究了女性患病数量远大于男性的原因。
你当时为什么想要做科研?觉得这个课题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呀?
在大一升大二的过渡阶段,我想要寻求科研实践机会,期望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建立对学术研究的基础认知。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科研项目。期间,我系统学习论文撰写规范与方法,掌握从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学术表达的全流程技巧。这些早期积累的科研素养与写作能力,为后续独立开展科研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实际研究中得到充分应用与深化 。
在项目实践中,最令我受益且感动的,是主导师与副导师基于每位成员不同的专业背景与知识储备,量身定制论文研究方向,耐心引导我们突破学术瓶颈。同时,项目组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让我收获颇丰,成员间频繁开展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尤为珍贵的是,我在项目期间结识了四个小伙伴。在科研期间,我们几乎每日都在教室讨论课题、协作撰写论文,一直到寝室马上关门才回去。即便项目结束后,我们依然保持联系,在后续的学习与升学申请中,都有互相给对方建议和帮助。
Solara同学同款线下科研项目
教授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
杜老师 终身教授 博士生导师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博士后 研究科学家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诺贝尔奖团队核心成员
教育部特聘专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医学院 助理院长
研究方向: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生物学、信号转导、结构药理学、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师从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 Kobilka教授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和斯坦福医学中心固定职位的研究科学家。曾获美国心脏协会全额博士后奖学金、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资助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医学院药学系助理教授职位等。迄今已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Sci. Adv.、JACS、Nature Comm等国际顶级期刊报道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并受邀为Science、Nature Comm等多种国际主流科学杂志审稿,在生物医学前沿领域卓有建树。
项目背景:
“疫苗免疫与抗体工程”课程专注于免疫学、基因工程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基因工程又被称之为重组DNA技术,它牵涉到各种操作遗传物质的技巧,特别是从不同物种来的DNA分子,以及把杂交DNA转入物种从而制备新的遗传物质。现代免疫学主要通过分子层面对蛋白质特别抗体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比如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癌症免疫疗法。
项目介绍:
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将尝试把免疫学和基因工程学多方面的内容介绍和疫苗抗体工程的原理结合起来,从而更能理解人类如何在体外更好的操作并利用遗传物质。学生也能更好地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和科学读写方面的技巧。
整体参加完之后,觉得集思的这个课题有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
基本达到我的期望值了,我实地科研的那段时间里每天都很充实,一直在汲取和收获各种知识和能力,后续的论文撰写也特别顺利,我几乎是用一个项目的同学里最早拿到录用函的,希望还可以精进的就是除了老师授课意外,能够真的实际的动手做到实验就更好了。
好玩的事情就是,实地线下科研结束的第二天去了杜教授的实验室参观,领略的香港中文大(深圳)的学术氛围,更坚定了想要去顶尖学习做学术的梦想。
暑期营地剪影
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解决的?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面临两大挑战:其一,论文选题初期,我陷入方向抉择的迷茫困境,迟迟难以确定研究主题。幸运的是,副导师依据我的专业背景与知识储备,为我精心梳理并提供多个可行方向,让我从中锚定了最感兴趣的课题,顺利开启研究进程。
其二,项目终期的全英文汇报是极大考验,由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长期浸润,用英语进行学术展示对我而言难度重重。关键时刻,一位同学毫无保留地分享她的演讲技巧与经验方法,还多次耐心倾听我的模拟汇报,及时纠正发音、调整表达节奏,她的帮助成为我克服语言障碍、顺利完成汇报的关键助力。
暑期营地剪影
final课题和论文的方向是什么呀?对自己的final是否满意,展开讲讲?
final课题和论文方向是《The Effects of Lifestyle on Thyroid Nodules in Women》,以女性为研究对象,从生活方式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视角切入,探究女性多发甲状腺结节的成因 。我挺满意的,首次全英文汇报从前期查阅文献搭建逻辑框架,到反复打磨语言表达,过程虽充满挑战,但最终流畅完成展示,这段突破自我的经历让我成就感满满。
小组presentation
完整的参加完集思的项目课题,对于你申请/目前学习有什么帮助?给同样准备留学的同学一些建议吗?
这段科研经历不仅赋予我参与高阶科研项目的勇气与信心,更激励我在团队协作中主动担当,积极贡献力量。同时,这段经历也点燃了我独立钻研、发表学术成果的热情。在后续的专业规划与升学申请中,我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思考目标专业的适配性与发展潜力。
科研过程中与教授、同学面对面的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更让我开拓了视野,获得了许多新颖的学习思路与研究方向,为未来的学术探索指明了道路。
相关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