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高商(écoles de commerce)读书,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两年时间、三十多万元投入,甚至需要辞职换城市、换语言、换生活。自然,也总有人会问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读完高商,真的能找到好工作吗?毕业之后都去哪儿了?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问过无数次。在真正进入体系之前,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各种项目主页上写得天花乱坠的“职业去向”列表——BCG、贝恩、摩根士丹利、LVMH、Google,看上去每一个毕业生都在闪闪发光的地方发光。但真实世界的路径,并没有那么统一和顺畅。
我尝试从2024–2025年最新的几份就业报告、行业排名、校友数据中,梳理出一幅尽量接近现实的图景。它或许不能涵盖每一个人,但至少能告诉你:法国高商毕业生,都去哪儿了,以及——你可能去哪儿。
一、咨询、金融、科技:主流的“三分天下”
在全球范围内,咨询、金融和科技是法国高商毕业生最常见的三条职业路径。
根据《Financial Times 2024年管理学硕士排名》(FT MiM 2024),法国的几所高商——HEC Paris、ESSEC、ESCP、emlyon——在就业领域表现非常亮眼,尤其是在咨询和金融板块。
咨询:HEC 和 ESSEC 的学生中,约有 30% 进入了麦肯锡、贝恩、罗兰贝格、EY-Parthenon 等战略咨询公司;
金融:投行、私募和资产管理仍是热门去处,尤其是在巴黎、伦敦两地的金融部门;
科技:ESCP 和 emlyon 的数据分析、产品经理、初创项目运营岗位明显增多,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了 Amazon、Doctolib、Qonto 等公司。
从薪资来看,根据FT 2024年数据,MiM 项目毕业生的三大方向年均薪资如下:
金融方向:约88,518美元
咨询方向:约85,000美元
科技方向:约84,000美元
这三类职业的“起点”不同,但发展空间都相对良好,且具有较强的跨国流动性。
学校 | 咨询占比 | 金融占比 | 科技/Data占比 |
---|---|---|---|
HEC Paris | ~35% | ~30% | ~15% |
ESSEC | ~28% | ~25% | ~20% |
ESCP | ~20% | ~15% | ~30% |
emlyon | ~15% | ~10% | ~40% |
二、留在哪国工作?法国不是唯一答案
很多人以为法国高商的毕业生基本都留在法国,但数据告诉我们,情况要复杂得多。
以HEC Paris 2024年就业报告为例,其 MiM 毕业生中:
61% 在法国本土就业;
另有25% 前往英国、德国等欧洲市场;
剩下的部分流向中东、亚洲或北美。
ESCP 的跨国校区制度则带来了更多样化的流向:不少学生选择毕业后留在柏林、都灵、马德里,甚至有一部分人回国创业或进入国际NGO体系工作。
emlyon 和 SKEMA 则更体现“转型型学校”的特色。SKEMA 在2025年的就业报告中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回到原籍国或转往中东/亚洲市场就业,尤其是在科技、数字、市场研究等方向。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在法国长期留任并不容易。
除非你在毕业前就找到稳定的 CDI 合同,或获得 Tech 企业的 Blue Card 工作签证,否则你很可能在毕业后一年内选择离开法国。
三、中国学生去哪了?
中国学生是法国高商国际生中比例极高的群体之一,尤其在ESCP、SKEMA、emlyon等校的硕士项目中,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印度学生人数。
那么,他们的就业路径是什么样的?
一种典型路径:“留法找不到、回国不想混、最后去新加坡”
比如一位SKEMA老师,读的是MSc 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vestments。她努力做了两段巴黎实习,也考了B2的法语,毕业后依然没能拿到法方企业的长签offer。她最后选择去了新加坡的一家中资券商,起薪不高,但环境相对友好。她笑说:“也不算失败吧,法国是过渡站,最后路还是得自己走出来。”
这种“法国过渡、新加坡/香港/国内变现”的路径,其实在很多中国学生中非常常见。法语能力强的,也会留下进入L’Oréal、BNP Paribas 等法企,但毕竟是少数。
另一种路径:“直接回国,做不一样的自己”
也有越来越多学生认清现实,选择毕业即回国,并利用“海归”标签和法商背景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是消费品牌、公关传媒、投融资机构,还是教育、政府或创业项目。
这些学生的优势在于语言切换灵活、国际视野强,但劣势也很明显:法国高商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远不如英美高校。
四、这笔“高商投资”,值不值?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先看一组数字:
HEC Paris 2024届毕业生平均起薪为 109,487 美元,三年后中位薪资达 140,000 美元;
ESCP MBA 三年后平均薪资约 151,000 美元;
MiM 项目的平均起薪在 40,000–60,000 欧元之间,取决于行业和地区;
两年项目的平均总花费为 3–4 万欧元(不含生活费)。
如果能进入上述高薪赛道,“三年回本”不成问题;如果未能“顺利变现”,你也获得了语言、视野、国际背景、实习经验和一张不可替代的简历。
关键在于,你来法国读高商,到底是为了“镀金”,还是“转轨”?是要找一份安稳工作,还是开启一场不确定的冒险?你的答案,将决定这段经历是否“值得”。
五、结语:你会走出怎样的地图?
每一个法国高商毕业生,最后的地图都不一样。
有人直奔巴黎香街大厂,有人漂洋过海去了迪拜或东南亚,还有人回到老家县城开了一家创业公司。
高商不是一个光鲜的结局,而是一次“增配”:给你更大的国际资源池、更强的转型能力,也给你一段珍贵的人生交叉路口。
你最终去哪儿——巴黎、北京、上海、伦敦、柏林、还是别处——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