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DSE放榜,16名状元出自14所中学,创下历届分布最多、最广纪录。
回望过去,状元几乎被传统名校垄断——圣保罗男女中学以22人稳居榜首,拔萃女书院、皇仁书院紧随其后,形成“三大状元摇篮”。
但近年数据透露微妙变化:
2023年仅4名状元,却分散于3校;
2024年10名状元来自7校;
2025年更增至14校,连中国妇女会中学、九龙民生书院等非传统名校也诞生“终极状元”和“超级状元”。
这种“去中心化”趋势,恰是香港教育生态升级的缩影。
名校光环下的新变量
从录取结果上看,传统名校的底蕴仍不可撼动。
圣保罗男女中学除4年空缺外届届有状元,皇仁书院曾创9年连冠纪录。
图源:网络,侵删
但2025年名单中,大埔迦密柏雨中学、保良局董玉娣中学等新界区Band1A学校异军突起。
位于港岛的中国妇女会中学Band1A学校更是产出“终极状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双非港宝”与“跨境学童”的加入,正在打破地域与资源壁垒。
“普娃”的务实选择
尽管状元学校吸睛,但机构提醒家长:
2025年14所状元校集中于港岛、九龙、新界三大片区,清一色Band1A神校,竞争已趋白热化。
图源:网络,侵删
港岛
中国妇女会中学(终极状元)
香港真光中学(状元)
皇仁书院(超级状元)
张祝珊英文中学(状元)
英皇书院(超级状元)
圣保罗男女中学(超级状元,共3名)
九龙
何文田华英中学(超级状元)
九龙民生书院(状元)
拔萃女书院(超级状元)
喇沙书院(超级状元)
协恩中学(状元)
新界
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状元)
保良局董玉娣中学(超级状元)
大埔迦密柏雨中学(超级状元)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状元的分散不仅是学校实力的更迭,更是香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
孩子适合哪些香港学校?
识别二维码20秒查看结果↓↓↓
顶尖中学究竟想要怎样的孩子?
当内地港宝通过机构资深择校老师闯入传统名校,当新界区中学也能产出超级状元,香港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证明:
真正的教育升级,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
从机构上百个成功案例里,我们归纳出四个关键词:
目标感、精准择校、行动力、家庭共识
目标感——“只去这一所”
已经手握Band1女校录取,却仍选择二次择校,家长开口就一句:
“别的学校不考虑,只冲德望。”
孩子雅思6分、舞蹈省奖、游泳市队、钢琴十级——原本的优势此刻成了放大镜下的“加分清单”,短板只剩面试英语。
于是所有时间、课程、练习被重新排兵布阵,像激光二次聚焦,只为击穿德望最后一道门槛。
目标明确,所有资源才能精准投放。
精准择校——“放大长处”
机构的选校逻辑从来不是“哪里热门去哪里”,而是用数据说话。
把孩子的学术画像放进Band1女校大数据模型,立刻筛掉三所“英语权重过高”的学校;
锁定德望——历年录取者英文门槛适中、艺术特长加分明显;
面试前再把舞蹈、游泳、钢琴证书做成“一页故事”,让考官第一眼就看到她的“不可替代性”。
行动力——“错过首轮也能叩门逆袭”
另一个澳门培正的孩子,错过香港培正的直资申请,家长7月才来找机构。
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校长推荐信、作品集、三轮面试模拟,最终成为香港培正中一叩门唯一录取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