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研的学生中除了美本毕业的同学,陆本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相信陆本的同学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自己的本科院校在梦校眼里含金量到底如何?
“老师,申研的时候学校会给学生的本科学校划三六九等吗?”
“老师,我是末流985,还能享受到985的红利吗”
“老师,我家孩子学校不是985/211,能申到美国前50的学校吗?”
今天就来聊一聊申研时美国高校如何看待各个中国大学以及985/211/双非的同学,到底该怎么合理定位目标学校?
分层一定程度确实存在
学校 | U.S.News排名 |
清华大学 | 11 |
北京大学 | 25 |
浙江大学 | 45 |
上海交通大学 | 46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4 |
复旦大学 | 7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71 |
中山大学 | 85 |
南京大学 | 86 |
武汉大学 | 90 |
华中科技大学 | 91 |
中国高校在U.S.News世界排名中的表现
顶尖985:冲击藤校的黄金跳板
在2025QS和U.S.News排名中,北大、清华、复旦、上交、浙大上榜全球前50。
GPA 3.6以上配合科研经历,就可以获得申请TOP 30项目的入场券。清北学生还会被豁免语言成绩,如哥大EE项目,申请优势确实明显。
接下来一起看看顶尖985的美研申请状况,供大家参考~
清华大学的学生每年都有成功申请到哈耶普斯麻等顶尖大学高难度项目的同学。
北京大学和清华并驾齐驱,申请上的实力也很强,拿到哈耶普斯麻offer的战绩可查。
复旦大学因为实施绩点改革,使得大家的绩点更加亮眼,因此与以往相比,复旦申请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申研结果再进一步。
上海交通大学同样每年有同学成功冲刺到哈佛、耶鲁、斯坦福等高难度项目。
由此可见金字塔尖的高校上限很高,本科学校已经不是申请者要考虑的问题。
中上211:精准定位斩获高回报录取
可能会因为学科特色受青睐,比如普渡ECE非常信任西电通信工程的学生;华理化工系与德州农工长期合作,推免成功率超30%。
这一层级可能就要避免盲目冲综排前20的热门项目,优先选择专业排名前30的更加稳妥。
双非院校:差异化路径突围
双非院校同样也有冲击顶尖名校的案例,但更多需要聚焦差异化路径突围。
不是美国高校不愿意录取双非的学生,而是顶尖高校和热门项目竞争太过激烈,申请池藏龙卧虎,在其他各项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985的同学就是会比双非的同学更有优势。
但这也不意味着双非的同学毫无机会!
首先大家要厘清美国大学看重什么?
美国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确实会看你本科是哪儿的,但不像英国那么“死板”。他们主要看三样东西(重要程度递减):
• 你GPA高不高?水分大不大?(非常重要)
• 你的实习科研怎么样?(很重要)
• 你本科学校名气如何?(不太重要)
那么双非院校申研的表现如何呢?
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内最年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尤其一所双非院校,分数却赶上了一些985。确实是双非中的“天之骄校”。
学生收到的offer不乏南加大、NYU、CMU、耶鲁、哥大、杜克等名校。
深圳大学同为双非,甚至不是双一流,但深大由顶尖高校援建,加之资金雄厚,也是双非中的佼佼者,学生收到的名校offer包括宾大、康奈尔、CMU等。
虽然这两所院校都是双非的头部学校,但还是可以管中窥豹,985/211/双非绝不是一杆子打死的硬性标准,更多还是综合各项条件择优录取。
如何提高竞争力?
对于本科背景稍弱的同学,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呢?
GPA
GPA的重要性无需多说,不管申请哪里,GPA都是一个核心指标。
高的GPA能极大程度拉高申请学校的上限,所以大家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握好学校的课程,争取保持高绩点。
美国TOP30的学校,GPA基本要求达到3.5+。因此,尽量把自己的均分拉到越高越好,才能更有资本冲刺更靠前的院校。
标化成绩
除了语言成绩之外,GRE/GMAT成绩基本都恢复强制要求,一般文理科考GRE,商科考GMAT,但有部分商科专业只接受GRE,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这些考试也不能懈怠,分数当然是越高越好,所以也得提前拿到高分。建议大家可以尽早制定备考计划,避免因为没有出分耽误了申请。
软背景
美国大学同时也看重申请者的实习以及科研经历,所以建议同学可以多在寒暑假的时间去补充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或者课外活动。
文社科的学生可以参与到政府和一些非盈利组织的活动当中以提升自己的背景经历。
把自己整体综合素质提高,最大程度给与自己申请的底气和选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