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由于业务与技术衔接不够紧密,导致有些功能模块无法完全满足业务需要,信息化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在政策吹风会上坦言。近日,《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提出构建政务领域人工智能服务体系,打造“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
山东并非孤例。今年以来,从深圳南山区的“南小智”到河北承德的“承小i”,从辽宁的DeepSeek-R1全栈国产化模型到山西不动产登记的“刷脸时代”,全国各地政务系统正集体迈入AI深度赋能新阶段。
01 政务服务的AI革命浪潮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这一政策信号迅速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
在深圳南山区,“AI智办”专区于7月7日正式启用。用户通过与AI助手“南小智”的对话,仅需五分钟即可完成房屋租赁登记等高频事项。这一创新服务整合了DeepSeek、腾讯混元大模型等技术,构建起立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在辽宁,移动公司与省数据局携手上线全栈国产化DeepSeek-R1模型,预计将使政务事项办理效率提升70%以上。该模型已在行政审批、民生诉求响应等六大领域开展试点应用,通过智能预审功能将企业开办等高频事项办理时长压缩60%。
02 AI如何重塑政务服务
申报环节的前置把关是AI赋能的第一个突破口。在南山区,申请人上传材料后,“南小智”会自动核验材料完整性与合规性。例如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时,系统自动比对13项核心材料,精准核验印章、识别材料缺失或错误,配合自动表单填充功能,将手动填报错误率降低80%。
窗口受理环节的效率因此大幅提升。南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反映:“过去新员工需不断学习、逐步熟记上千条审批标准,现在AI自动比对上传申请材料的核心要素,30秒内可生成核验清单。”这使得新员工培训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1周。
在部门审批环节,由于申报阶段AI已完成材料标准化核验,审批人员打开系统即可查看结构化的电子材料与智能校验报告,无需反复翻阅纸质文件。无纸化流转与材料精准性形成“双加速”。
河北承德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自主研发的AI应用“承小i”,通过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和建立政务服务知识库,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智能咨询应答服务。个体户王大伟点开“承小i”提出问题后,几秒钟就收到清晰的材料清单和注意事项。
03 数字政府的全国布局
省级层面的系统性改革正在铺开。山东省提出的 “1751”数字政府运行工作体系中,“1”指夯实一体化数智平台支撑,“7”指提升七大领域数智化效能,“5”指完善五项统筹管理机制,最后一个“1”即一体化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价值。
河南省近日印发《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27年)》,聚焦“两高四着力”,提出21项重点任务。方案明确到2027年,要打造3—5个国内一流的综合型和特色型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标杆。
山东省的改革方案特别强调三个“一体化”:推动平台建设一体化,坚持“省市主建、县镇主用”;推动条块融合一体化,实现条块分割向整体协同转变;推动业务技术一体化,以数据流打通业务流。
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已完成534个事项、1388条风控规则的标准化梳理,规范对外服务事项366项,形成业务协同事项99项、全程网办事项303项。这些标准化成果为AI深度应用奠定了基础。
04 AI会取代公务员吗?
随着AI在政务领域的深度应用,一个现实问题浮出水面:AI会取代公务员吗?深圳福田区的情况提供了一些答案。该区基于DeepSeek开发的首批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后,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在执法领域,AI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在民生诉求处理中,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民情周报日报实现初稿一键生成。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7年政府中生成式AI的应用将由任务自动化扩展到决策支持,公民服务响应能力将提高10%,公务员生产力提高15%。
但AI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山东省的改革方案特别强调“业务技术一体化”,要求“强化协同联动,推动业务和技术深度融合”。这意味着技术必须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国务院文件也提醒要“强化统筹规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这表明AI是工具而非替代者。
05 挑战与未来
政务AI的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山东省的改革方案坦承存在“业务与技术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国务院文件也警示要“避免低效闲置、铺张浪费,坚决防治和纠正政务服务中的‘面子工程’”。
各地正在探索解决之道:
- 数据整合:河北承德加快数据筑基,高效完成全市数据资源统计调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在全省率先完成首单公共数据资产出让并实现收益。
- 算力建设:承德市以银河智算中心、微智园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全市9个算力项目成功通过省级“窗口指导”申报。
- 应用深化:山东计划从建设政务大模型服务体系、统筹算力共享共用、打造高质量数据集、打造多元应用场景四方面释放人工智能在政务活动领域的价值。
未来政务AI的发展将更注重实效。山东省的方案提出“加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数据共享、开放水平,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促进全社会开展数据创新应用”。
辽宁省政务云平台上线DeepSeek-R1模型时,项目负责人曾预言“政务事项办理效率将提升70%以上”。但走进任何一家政务服务中心,你仍会看到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只不过他们手中的纸质文件变成了电子屏幕,机械重复的劳动变成了人性化服务。
国际数据公司预测,到2027年政府中生成式AI的应用将由任务自动化扩展到决策支持,公务员生产力将提高15%。AI不会取代公务员,而是将他们从繁冗事务中解放。
未来的政务服务大厅里,AI处理标准化事务,公务员专注复杂个案;机器负责流程效率,人类提供温度关怀。当山东的“1751”体系与深圳的“南小智”、承德的“承小i”共同织就这张智能服务网络时,我们终将明白:技术革命的终点,始终是让人更像人。
06 相关项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