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的一纸裁决,为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撕开了最后一道口子。
特朗普政府雄心勃勃的“解散教育部”计划,扫清了关键的法律障碍。几乎在裁决落槌的瞬间,过千封冰冷的解雇通知邮件飞入了美国教育部员工的邮箱。
8月1日,将是他们为这个联邦机构工作的最后一天。
对于希望赴美求学的中国家庭与留学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政策新闻事件,更是需要被认真解读的制度信号:美国教育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而这些变化正在影响每一个学生、学校。
▍解散教育部对留学生有影响吗?
作为一个商人,没有人比特朗普更懂投资。
他主张把权力下放给各州,减少联邦拨款,但问题在于,美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化已经走得够远了,公立大学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私立大学学费节节攀升,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富裕阶层倾斜。
各州自主权扩大可能加剧地区教育的不平衡,富裕州拥有雄厚的实力实行精英教育,而贫困州教育资源进一步萎缩。
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有教育部的支持,公立大学很可能更依赖企业赞助,甚至让企业在教育决策中占据更大话语权。
美国教育部从1979年成立至今,其职责覆盖从K-12基础教育拨款、学生联邦贷款发放,到反歧视法律执行等诸多核心任务。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关闭教育部”一直是其核心政治议题之一。
随着教育部预算被冻结、职责外包,公平资助机制将遭到破坏。从表面上看,这场围绕美国联邦教育部的风暴似乎是美国的“家务事”。
但对于数大量在美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其引发的“蝴蝶效应”正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比如,不少美国公立大学的财政预算,严重依赖于联邦助学金的顺利发放,如果教育部被解散,一些高校可能会:
- 削减课程;
- 提高国际学生学费
- 缩减国际事务办公室人员;
- 削减国际学生奖学金项目;
- 限制兼职岗位,以及研究机会,来收紧预算。
甚至,这些变化意味着可能留学生的学费进一步升高,但校园资源获取变得更难,就业机会也将减少。随着特朗普对美国各高校资金的削减和限制,大学只能想各种办法自保。
所以,不仅是留学生想获得更多资源开始变得困难,就连美国高校自身也因缩减开支导致连老师都不招聘了。
如今,历时大半年,美国教育部终于被解散。
另外自今年三月份起,美国众议院共和党还在推动立法,想要禁止中国公民获得美国学生签证。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了留学生,美国高校还能正常运营吗?
▍离开留学生,美国高校难以运营
过去20来年少子化在全球上演,导致整体入学率下降。从2010年到2021这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大学入学人数从2100万下降到1800万。
倒闭和合并的院校出现了不少。比如:
- 费城艺术大学在过去十年入学人数下降了44%。去年,该校只有1149名学生,比费城地区大多数高中的学生都要少。
- 卡布里尼大学2022年秋季录取率已达78%,但入学人数仅有1500人。而十年前,该校的秋季招生有2448名学生,入学率下降了60%以上。
另外,我们还分享过多所美国大学关闭校区的信息,比如:这所美国名校将关闭多个校区,中国留学生何去何从?
由于美国大学95%是依靠学费生存的。当学生减少,学费收入下降,固定开支如教职工工资、校园维护等居高不下,许多高校的财务状况因此日益紧张,运营面临巨大压力。而如今特朗普政策要求各大学缩减经费,很多大学只能说难上加难。
最近有媒体报道,布朗大学已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其教务长Francis Doyle发布的公开信显示,布朗大学面临4600万美元的结构性预算赤字,如果不调整运营模式,明年赤字可能扩大到9000多万美元。
芝加哥大学也面临财务危机,早在2023年11月,芝加哥大学古典文学教授Clifford Ando就公开透露,学校浮动利率债务已高达4.81亿美元。
这种顶级名校一般有能力度过危机,但对于大部分普通的学校来说,可能就麻烦了。比如,伯明翰南方学院曾竭力通过一项3000万美元的国家贷款计划,但没有成功,所以在去年就彻底关闭了校区。
如今在特朗普多次提议削减教育支持,美国各州也都在削减对公立大学的经费支持。并且冻结了一批私立名校的资金,导致各大学不得不大幅缩减开支、暂停教职员工招聘,并且紧急举债备战“饥荒”。
总之,没有财务健康的保障,再好的学校也可能“断供”。
而在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38亿美元,支持了超过37.8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特朗普政府执意对国际生这个“金主”动手,那对美国高校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美国学生签证将限制有效期?
最近根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一项关于学生签证的提案,该提案可能会重新定义国际学生和交流访问者在美国的停留期限。目前,该提案正在由白宫信息与监管事务办公室进行最终审查阶段。
按照现在持有F-1签证的国际学生,和持有J-1签证的交流访问学者的签证政策来看,每位签证持有人所享有的“身份期限”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可以在大学就读期间或文化交流项目期间一直留在美国,中途无需重新申请延期。
如果新政策发布,那么所有的F类和J类签证都将被限定固定期限,一旦过期,则签证持有人需重新申请签证。
除了这个政策之外,美国签证费用也上涨了。
随着《大而美法案》的正式实施,自2025年10月1日起,针对所有非移民签证申请均加收$250的“签证诚信费”,新增申请费用签证的类型包括旅游/商务签(B-1/B-2)、学生签(F/M)、工作签(H-1B)以及交流访问签(J)。
这些签证费用将根据每年通货膨胀进行调整,性质属于押金性质,签证持有人满足特定条件可申请退还。否则,签证申请者缴纳的$250将不予退还,并被直接划入美国财政部的一般基金账户。
对于学生来说,这笔钱属于长期被冻结了。
除了所谓的“签证诚信费”之外 ,《大而美法案》中还新增了EVUS费用。申请人每次进行EVUS登记时,都需要缴纳$30。和“签证诚信费”一样,美国同样有权每年根据通货膨胀调整EVUS费用。
总之,特朗普政府的作妖政策还在继续,政策变化太快,如果你想要打算到美国留学,就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申请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多考虑:
- 申请时提供足够的资金证明,减少对入学后获取奖学金/助学金的依赖。
- 强烈建议同步申请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地的院校。
- 留美择校策略需要调整。谨慎选择严重依赖联邦拨款的公立大学,尤其是州财政状况不佳的州立大学。优先考虑捐赠基金雄厚、资金来源多元化的私立大学。
- 主动了解院校对联邦政策变化的应对措施及其对国际学生的承诺。关注学校管理层关于维护校园多样性、公平性和国际学生支持服务的公开声明。
在当下这样的局势下,美国留学还算是最优解吗?
首先要明白的是,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是独立的存在,他们有足够的话语权。
并且,虽然政策在变动,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留学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资金雄厚的私立大学,依然是全世界学生向往的目标。虽然这些大学面临捐赠基金征税提高,但凭借着丰富的资金储备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学校运营、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受到影响的范围肯定可以控制。
另外,从教育水平来说,美国留学依然是最顶端的存在,美国留学依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只不过现在需要考虑的细节和事情更多,更需要在选择时理性筛选,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经济状况、职业规划等方面,提前做出适合自己的留学方案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