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心的问题听听深国交学生怎么说?(第二季·下)

2025年第二场入学考试,在院长介绍会之后的毕业生分享环节,5名深国交2025届毕业生回答了考生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也坦诚分享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与经验。

接上篇:你关心的问题,听听深国交学生怎么说?(第二季·上)

Q9:你们过去四年的学习当中,GPA、标化考试、课外活动还有文书,是怎么排序和安排的?

Charlene:因为我只申请英港,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国际考的成绩,尤其AS的成绩,其次再是文书吧。GPA的话可能美国会更重要一点。

Alexander:对,英国其实也差不多。尤其是我想强调一点,在英国申请的系统上,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地方让你去提交竞赛成绩的,所以很多时候竞赛真的是为了学知识,而不是为了把它写到我们的一个活动list里面,因为他根本没有地方让你去写,除非把它写到文书内。但至于要不要写到文书内,这个就是个有待商榷的事情了。其他方面我想说的和Charlene是一样的。

Michelle:那关于美国方向,我相信很多25届的申美同学都很感同身受,排序的话GPA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无论是你的竞赛还有标化做的多么的好,在学校的表现才是你的第一见证人,它体现了你平时的一个基准水平。

Yulin:针对课外活动,我可能开始会比较早一点,我从G1下半学期就开始做课外活动了。标化的话,我觉得大家还是尽可能早考出来,因为拖到后面压力会非常大。对于GPA,我很同意Michelle的观点,我们申美的同学GPA应该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Q10:想问一下国际学校来的同学,你们以前的学校跟深国交的区别是什么?

Charlene:我之前的学校是城市绿洲,它其实跟深国交是很像的,包括学院制度还有走班制这些,所以我觉得衔接方面不会有不适应。

可能唯一的区别在于之前的学校比较小,而国交很大,有很多学生,可以交到不同的朋友,遇到不同的人,这就是最大的不一样。

Michelle:其实我之前的学校不完全是一所国际学校,我是从香港一所宗教背景的学校转来深国交读书的。

第一个不同就是从一个比较传统的学校来到国交这个比较创新、很多元化的学校,对我来说有很大冲击,对成长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就像刚才Charlene提到的大小对比。

然后就是中文的学习方面,我认为国际学校上来的同学,可能英语相对来说更像他们的第一语言,而语文通常在K12之前的教育当中都会被稍微的忽视一下。

那在深国交前两年我们在学习IGCSE中文时,我们的语文组还有身边的公立学校上来的同学,都能够帮我们很好地重新拾起这种对于母语的归属感,以及一些词汇量的提升,还有对于古典文学的阅读,我觉得无论是以后回国来工作,乃至于对我们整个人的塑造都有很大帮助。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本身不能忘本。这是我感触非常深的一个体验。

Q11:对于你们来说,在深国交这几年的学习中,给你生命带来最深的影响是什么?

Yulin:对我来说,国交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这是一个自由但是又有张力的地方。

刚开始这是让我比较震惊的一点。因为在国交,不再像公立学校一样,你必须得考到多少分、考到多少名才算是一个优秀的人,你可以探索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

而且身边也有这样一群优秀同学互帮互助,这种互相激励的环境下,你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然后你会发现,其实每个人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国交这4年对我来说,最能启发我的一点是,它是一个自由又可以自我探索的地方,所以在这4年的过程中,我是慢慢的更了解我,更了解我每一步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Alexander:其实我想说的点会有点接近,但我想强调的是国交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包容的社区之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性格不同、习惯甚至生活作息都不同的人。

这种环境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的高中生活或许会有成绩,但成绩之外我们也可以做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为后面我们的事业或者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准备。这些都是深国交给我最为珍贵的体验。

Miles:我觉得这个多样性体现的重要程度,在于在深国交,很多人的想法其实是可以落地的,比如说Michelle前几天还讲了一个TEDx的演讲。

在这里我发现,原来我们作为中学生群体,也是可以在社会上发展的。又比如说如果你真的想办一个社团,你真的是可以在国交办起来,募集到很多的成员,并且把你们这个社群组织发展壮大下去;再比如说像我们的毕业晚会,都是我们学长团亲自操刀和组织的,不是学校老师组织,而是我们自发的去落地和实施。

所以我觉得在国交,只要你有想法,你去勇于尝试,你都可以把想象的东西付诸实践,我觉得它真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Q12:如果英美双申的话,文书有什么区别?

Michelle申美和申英两方面的文书写作,因为我经历过,我可以说是很不一样的。包括我的专业选择,还有我想反映出来的在学校的收获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在申美和申英两方面体现也很不一样。

比如说申请英国,我们申请牛剑的同学personal statement更加学术,会体现你对于你自己热爱的专业已经做过的探索,以及一些比较有洞察的观点。

那在申美的文书,我们可能主要体现个人在学校四年当中做的课外活动,得到的一些成长,会比较专注于你个人和与社会之间的一些沟通,而不仅仅停留在学术。

所以我觉得两方面的文书都各有所长,都代表了你核心的一部分,就看你进入深国交之后想做一个怎么样的选择。

Q13:我想问一下,国交有没有那种比较自大、扰乱课堂、喜欢表现自己的同学?国交的老师或同学对这类学生友好吗?

Miles就是我觉得这位家长说的情况,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也不只是深国交。

如果我们把家长说对这个perspective换一换的话,他刚刚描述的这种人格可能就是比较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比较自信的、有主见的,对自己生活节奏有把握、比较喜欢跟别人交流的人,我觉得如果换一种说法来看的话其实也很好。

在国交,我身边的同学都挺nice的,因为国交本来就强调不单是你自己要厉害,你还要跟别人去互动。就比如说我们很多同学在国际考之前,都会把自己的笔记Share给其他同学,大家都是非常善意的。

所以我觉得在国交这个平台里面,我们做的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我们自己厉害的同时,也可以尽量的把自己的爱和善意传递给别人。

国交这个环境很鼓励我们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您不用担心他出现那种(不友好的)情况。

Michelle:我想补充一点,其实我和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社交恐怖分子”。像我本人MBTI测试中我的e值96%。

在深国交四年当中,其实身边有很多看上去比较内向的同学,他们会通过和我这种e人相处,或者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找到自己舒适的学习感觉,去打开自己。

在深国交中我认识的人里面,我找不到任何一个没有好朋友的人,大家都会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像Miles说的那样,一起传递爱,一起传递这种对于未来憧憬和希望。

所以我觉得您和您孩子都不用担心,国交真的是一个很包容的地方。

Q14:深国交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学校,第一年的时候你们怎么分配娱乐和学习的时间?有哪些成功的建议?

Alexander:我G1是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因为我个人能力一般,所以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但是大家的想法有不同,对于时间的分配也不一样。

但有一点各位家长可以安心的是,绝大部分同学——可以说是99.5%以上的同学都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我知道可能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沉迷手机、沉迷游戏,但是我可以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国交的氛围是还是相对不错的,大家有这样一个平台,看到别人都变得很厉害,那么孩子也会被这种气氛感染着跟着去学习。

Miles:在国交你可以找到很多work hard and play hard的人。

就比如像我们这次国际考,很多同学都问我要不要去一块复习,我本来很不情愿,因为我感觉好累啊,都下车了怎么还要复习。然后他们就一直叫我去,我就被裹挟着一起去了。

我觉得这种环境还是挺好的,有很多同学他早上去打球,或者看电影之类的,然后晚上说不行我要学一下,你过来督促我学一下,就真的有朋友去督促他,跟他一起学习。在这种环境下会让人被peer pressure推动着学习。

Yulin:我对这件事也是有亲身经历的。

我从公立到这里,完全可以随意的使用电子产品,刚开始真的是有玩电子产品玩到厌倦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这个东西你玩久了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甚至挺无聊也挺空虚的。

再加上我第一年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吧,在学习上也做的不是那么的好。所以当我看到身边有很多很努力、每天都在学习,把自己时间安排的很好的人,也被他们激励到了。我就会去问他们是怎么平衡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然后根据他们所说的调整自己的作息和时间安排,这对我的自驱力和自控力都有很大提升。

所以我觉得不用太担心,因为自己加外界的因素,是可以让你学会管理时间的。

Michelle:我还想补充一点。

我个人对于电子游戏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但我非常喜欢体育游戏,喜欢踢足球、骑单车。

我G1的时候特别喜欢踢足球,基本每天都会踢。但是在足球队里,可能和大家印象中的体育生不太一样,我们足球队老师们的成绩都非常好,我印象很深刻,当初我们一个后卫和一个守门员分别入读了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

我当时就很受鼓舞,对于学习的追求和对于足球的追求也一直保持到现在。

Q15:我想问一下两位美国方向的小姐姐,你们的GPA在校内是怎么打保卫战的?在活动这一块是怎么慢慢找到自己活动方向的?

Yulin:我个人并不是满绩点,但是我是在G1的时候第一个学期拿了一个B,我当时就是觉得这是天大的事,感觉我没有学上了。但是其实现在往回看,我觉得不用太焦虑。因为G1 G2这两年其实真的是容错率很高的两年。

我觉得在这两年内除了我们要做到的尽可能保持GPA,也是一个给我们探索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很重要的时间段。

我就是在这两年慢慢的大概确定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也结合了自己跳芭蕾的兴趣爱好,大概定下来我整个活动的主线。然后在A1 A2两年就根据围绕着主线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说到A1 A2的GPA,对我来说确实在保持上会有一点困难,但是其实也看孩子自己选的课。比如我身边就有同学对自己的英语比较有有自信,他们就会选择更难一点的课程。

所以我觉得要把控好自己的实力,把控好自己怎么安排时间,这样就尽可能的把GPA保到最好,这是我自己的经验。

Michelle:我觉得Yulin刚刚对于GPA保卫战已经分享的非常充分了,那我想多说一下关于课外活动的事情。

我本人其实和Yulin不太一样,我从G1开始做的活动都比较杂,没有什么主线。我就是看着身边同学做什么,我就跟着学一学,打一个竞赛啊,去一下支教啊这样。我真正的申请美国的文书还有我的主活动,其实是一直到A1升A2的暑假才就是出炉的。

所以我觉得家长们作为刚刚入读G1同学的家长,真的不用太担心,无论是在G1 G2 A1都好,都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的孩子去进行尝试,去试错,去探索自己的兴趣还有以后专业方向。

甚至于上了大学,美国践行的博雅教育就是直到大学二年级,你都有改变专业的机会,包括有双专业或者辅修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对于兴趣爱好这件事情,就是不断进行探索,然后一直发展,这样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拿大皇冠中学Royal Crown School详细介绍

下一篇

低年级考生家长重点关注!12个省市2025本科批投档线公布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