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JUPAS最后一轮改选已于7月19日结束。近日,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陆续公布了其竞争程度最激烈的学科。
以首三志愿(Band A)计算,竞争最激烈的课程为岭南大学社会科学(健康及社会服务管理),约51人争1学额;最多人报读的课程为都大护理学(普通科),共2,503人申请。
下面一起来看下今年各大院校哪些课程最多人报读?哪些课程竞争最激烈?
香港大学
文学士最多学生报读,有1047人;教育学士(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竞争则最激烈,131人争16个学额,平均约8人抢一个学额。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
理学士最多学生报读,有1424人;竞争最激烈的课程为健康与体育运动科学,363人争16个学额,平均约23人抢一个学额。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
理学B组(专为对化学和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学生而设)为最多人报读,有925人;竞争最激烈的为理学士(定量社会数据分析),139人争26个学额,平均约5人抢一个学额。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三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香港城市大学
最多学生报读工商管理学士(会计),共1030人报读;竞争最激烈为工商管理学士(商业决策分析),747人争24个学额,平均约31人竞争。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香港理工大学
护理学理学士成为最热门课程,有1332人报读;中国历史及文化文学士竞争最激烈,302人竞争16个学额,平均约19人争一学额。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香港浸会大学
理学士成为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共1,309人申请;竞争最激烈课程为环球萤幕演技艺术学士,223人争夺8个学额,平均约28人争一席。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香港教育大学
最多学生报读心理学社会科学学士及幼儿教育学士,共998人;竞争最激烈的课程是运动科学及教练理学士及体育教育学士,889人争25个学额,平均约36人竞争。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岭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士(市场学与社交媒体)最多学生报读,共718人申请;竞争最激烈课程为社会科学学士(健康及社会服务管理),407人争夺8个学额,平均约51人争一席,是9间大学中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最多学生报读的课程:
以BandA(首三志愿)申请计算,首五个竞争最激烈的课程:
2025 JUPAS改选数据趋势分析
整体来看,今年的报读趋势呈现出医学护理、理科科技、商管数据、教育人文等四大方向,各有侧重,考生策略趋于明确,热门学科竞争进一步加剧。
✅医学护理持续热度不减,专业选择更为分化
医学及护理类课程依然是传统热门。
- 港大及中大的医学与护理学课程分列校内第二至第四大报读课程,申请人数持续走高。
- 理大护理学(荣誉)理学士达1332人申请193个学额,为该校内最热门。
同时,也有更多考生转向医疗相关的交叉学科,如浸大的「创新医疗及社会健康社会科学/理学士」课程,共有824人申请,仅设35学额,反映出考生对公共卫生、医疗管理等新兴领域的高度关注。
✅理学类稳居大热,量化分析方向尤为突出
理学相关课程持续成为焦点,特别是在中大、科大、浸大等院校最受欢迎。例如,中大理学课程报读人数高达1424人,为全校最多。
值得留意的是,以数据分析、AI及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理学分支成为焦点。港科大的「定量社会数据分析」课程为本校竞争最激烈专业之一,显示DSE理科高分段学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理学,转向具备就业导向及跨学科能力的选项。
✅商管课程热度居高不下,竞争强度直线上升
商科一直是学生及家长期望高、就业前景广的选项。今年城大、岭大均显示工商管理类课程报名人数及竞争率双高。以城大为例,其工商管理课程包揽竞争最激烈前两名,分别是「商业决策分析」(1:31.1)与「环球营运管理」(1:30.5)。
而岭大的「社会科学(健康及社会服务管理)」虽然属社会科学学科,但融合了管理学与公共健康元素,成为全港竞争最激烈课程,达到近51人争一席。
这些数据显示,考生不仅看重传统商科,更倾向于选择结合数据、决策与社会议题的新型商管课程。
✅教育与文史类科目竞争集中于特定领域
教育类课程竞争也不容小觑,尤其是语言教育与幼儿教育方向。港大「教育学士(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131人争16学额,平均8人争1位;语言教育课程如「文学士及教育学士(语文教育)─英文教育」亦有接近7人争1位。
文学及社会科学课程方面,港大文学士申请人数达1047人,为全校最多之一;中大的「日本研究」「中国研究」课程也分别达1:13及1:10的竞争率。
岭南大学文史相关课程(中文、心理、历史)在报读及竞争双榜中均高频出现,显示出考生对人文教育及社科思辨能力的重视。
此外,跨学科课程成为新趋势。如浸大社会科学学士(荣誉)(欧洲研究/政治及国际关系等)以及各大学中融合理科、社会科学与管理学科的综合型课程,皆显示出DSE学生在选科上已不仅追求传统热门,而更倾向具备未来发展潜力、专业结合度高的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