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扛不住了为与特朗普政府和解将支付2.2亿美元

7月24日,美国藤校哥伦比亚大学宣布,与联邦政府达成2.2亿美元和解协议,以终结特朗普政府发起的民权调查。

哥大扛不住了,为与特朗普政府和解,将支付2.2亿美元

△ 图源 | 哥伦比亚大学官网

根据协议,校方将分三年支付2亿美元解决《民权法案》第六章违规指控,另付2100万美元终止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第七章调查。作为交换,联邦政府将恢复今年3月冻结的4亿美元拨款的"绝大部分"

01、前因:校园抗议愈演愈烈

作为第一个被特朗普政府找茬的名校,哥大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024年4月,美国顶级高校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美的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抗议浪潮,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这次抗议活动的发起地,成为了这场“占领校园”风暴的中心。

抗议浪潮中的哥大,女神雕像被泼红油漆,校园内都是抗议学生的“扎营帐篷”,蒙面的抗议者高呼“解放巴勒斯坦”的口号,到处飘扬着巴勒斯坦的旗帜。哥伦比亚大学的抗议活动不仅导致了校园秩序的混乱,还引发了校方管理层的危机。

2024年8月,哥大校长米努什·沙菲克因处理抗议活动不力宣布辞职,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接任。然而,校方的“默许”和拜登政府“软弱”的应对态度让抗议浪潮愈演愈烈,抗议运动甚至走出哥大席卷全美,这引发了美国保守派团体和共和党国会议员强烈不满。

于是今年年初,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开始用其极为擅长的“经费大棒”与“政治威慑”像哥大施压。

特朗普政府的第一招,是对哥大断粮——冻结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的联邦科研经费。这一举措直接影响了哥大的项目支出,大量资助项目被暂停,研究人员面临招聘冻结和开支限制的困境。

哥大扛不住了,为与特朗普政府和解,将支付2.2亿美元

之后特朗普还准备以同样的方式来威胁哈佛,但是无奈哈佛像一块铁板,将所有攻击都挡了下来。

哥大扛不住了,为与特朗普政府和解,将支付2.2亿美元

02、后果:哥大最终屈服

这个过程中,哥大虽然有所妥协,但是并没有达到特朗普政府的要求。最终,在硬抗4个月后,哥大选择“割权”“赔款”。

哥伦比亚大学不仅需要支付2.2亿美元的赔偿,还需要接受特朗普政府的部分整改要求

01 数据透明化

向联邦提交全体申请者(含录取/未录取)的种族、平均绩点、标化成绩;

公布涉事留学生停学/开除的所有纪律处分记录

02 制度变革

结束违反常识的DEI政策,招生与招聘严格实行"择优原则",禁止利用个人陈述、多样性陈述或种族身份证明进行歧视;

● 10月1日前制定新生培训材料,强化"公民对话、自由探究、开放辩论"等美国高校核心价值;

● 设立中东事务高级副教务长监管相关院系,确保课程设置"全面平衡"。

03 监督机制

● 合规公司Guidepost Solutions负责人巴特·施瓦茨任独立监察员;

● 校方需提交半年度改革进展公开报告。

除了哥大,还有一所藤校也签署了类似协议。

宾夕法尼亚大学男子游泳队有一名运动员,名叫威廉·托马斯(William Thomas),他在高手如云的男子游泳队始终排在第6位上下,全美排名在第500名左右,无缘代表学校参加NCAA的比赛。

从2022年开始,威廉·托马斯改名叫利亚·托马斯(Lia Thomas),改变性别参加女子游泳队,并以绝对性的优势夺得了NCAA女子500米自由泳冠军,就连奥运会银牌得主艾玛·韦扬特都得屈居第二,他也成为第一位赢得NCAA全国冠军的跨性别运动员,并且以此为荣。

这样有失公平的行为居然还得到了校方的支持,甚至连常春藤联盟都颇为自豪,并且发声明支持利亚·托马斯,声称哪些反对利亚·托马斯的人是歧视。

这不正好撞特朗普枪口上了嘛!在川普重新担任总统后,教育部以此冻结了宾大1.75亿美元的联邦教育资金。终于,宾大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以“和解”与“整改”的方式结束联邦政府的调查。

03、哥大扩招超两百人

虽然哥大这两年黑料不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哥大在美国教育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常春藤盟校中以学科均衡、国际化程度高著称的顶尖学府,哥伦比亚大学近年来的本科录取呈现出鲜明的 “高竞争与多元化”并存的特点。

25Fall中,哥大延续了扩招趋势:

哥大扛不住了,为与特朗普政府和解,将支付2.2亿美元

△ 图源 | 哥伦比亚大学官网

共收到59,616人提交申请,低于比上一申请季(60,248人)减少了632人,共录取了2,557名新生比上一申请季(2,327人)增加230人,录取率回升至4.29%。

并且早申优势非常明显,收到5,733份早申请,录取了840人,ED录取率高达14.65%,比RD录取率(约2.8%)高出5倍多!

但聚焦中国学生,想拿Offer着实不算容易!

据官方最新数据,2024年秋季本科在校中国学生人数为312人,平均每届78人,由此估算每年哥大录取中国学生人数最多不过100人。

01 严格的学术要求

学术层面,哥大对基础课程的要求明确且严格:

哥伦比亚学院

英语文学和写作4年;

数学4年(最好学习微积分,尤其对STEM专业感兴趣的学生);

实验室科学3-4年(尤其是想学科学、工程、医学的学生);

历史和社会研究3-4年;

外语3-4年(古代或现代)。

工程学院

英语文学和写作4年;

微积分数学课程4年;

实验室科学4年(包含一年化学和一年物理,最好是在高中后两年修读);

历史和社会研究3-4年;

外语2-3年(古代或现代)。

标化成绩方面,尽管采用 Test-Optional 政策,但2025 Fall中仍然有74%的录取学生提交了成绩SAT中位数区间为1510-1560,ACT为34-35,95%的学生GPA居年级前10%,看来,硬核学术表现仍是基础门槛

02 谨防空洞的完美主义

然而,顶尖成绩仅是 “入场券”。

哥大本科招生主任多次强调,2029 届新生的核心特质在于“决心、智慧、好奇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跨学科思维”

这意味着,除了成绩单上的数字,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长期投入的课外活动、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以及与学校理念的契合度——将成为区分申请者的关键。

被录取的学生往往在活动中展现出对某一领域的深度探索,而非零散的 “奖项堆砌”;他们的文书能清晰传递个人成长轨迹,以及如何利用哥大的资源(如纽约的地理优势、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

从趋势看,顶尖名校越来越警惕 “完美但空洞” 的申请者。哥大明确的扩招与国际化倾向,并非降低标准,而是希望吸纳更多能为校园社区带来多元视角、并能将潜力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的学生。

这对所有申请者而言,意味着需要跳出 “唯成绩论” 的误区:

● 学术成绩是基础,但长期投入的活动更能体现专注力与责任感;

● 跨学科的探索则呼应了哥大对 “复合型人才”的期待。

归根结底,顶尖名校的录取,从来不是对 “优秀模板” 的复制,而是对 “独特个体” 的认可。

扎实的学术基础是底气,而真诚的热爱、解决问题的行动力与对社会的关怀,则是让申请者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全球Top数据科学DS项目大盘点

下一篇

新加坡留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学费、生活费超全汇总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