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商留学 “回本” 困局:宣传口径 vs. 就业现实

开篇故事

小 Z 毕业于法国头部高商的 MiM 专业,毕业那年,他幸运地拿到了巴黎一份咨询助理的 offer,年薪约为€32k。然而,当他想要转为长期居留时,却遭遇了两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其一,岗位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其二,月薪需≥1.5×SMIC(约€2,702.7 / 月)。

由于薪资 “踩线”,且合同还是 CDD(短期合同),他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努力争取 CDI(长期合同)。与此同时,他的同学们却有着不同的职业轨迹。

同学 A 去了伦敦投行担任 Analyst,base 折合成欧元约为€69k;同学 B 飞去迪拜从事咨询工作(MBB/Tier2),base 折合成欧元约为€80k,而且个人所得税为 0%;同学 C 回到上海大厂,总包折合成欧元约为€35k。

同样是毕业三年,FT 榜单上的 “加权薪资” 数字动辄€90k +,但这些数字既不是 “首份工资”,更不是 “在法收入”。至此,小 Z 第一次认真思考并计算:花掉€50 - 60k 的成本读 MiM,究竟要多久才能回本?

标题背后的逻辑:错位缘何产生

FT 榜单在 MiM 排名中采用的薪资数据,是毕业 3 年后的 “加权薪资(Weighted salary)” ,样本来自全球分布的校友,其中不乏前往伦敦、迪拜、香港、新加坡等地发展的人,并非学生的首份工资,也不是在法国第一年的工资。例如在 2024 年 MiM 排名中,HEC 的加权薪资为$129,806,ESSEC为$108,393,ESCP 为 $102,362,这些都不能等同于在法国的起薪。

而法国本土对于 “首份工资” 有着不同的统计口径。Grande École 管理类毕业生在法国境内工作的平均税前年薪(不含奖金)约为€40,241;所有学科平均为€38,419。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起薪段,与 FT 所采用的 “3 年后” 薪资口径截然不同。

将 FT “3 年后全球薪资”、“法国本土第一年起薪” 以及 “移民与工签薪资线(≥1.5×SMIC≈€2,702.7 / 月)” 这三件事并列呈现给读者,便能直观地发现:在法国高商毕业后的起始薪资并不高,且要达到移民与工签薪资线存在一定难度,这无疑拉长了留学成本的回本周期。

就业现实(尤其国际生):关键指标解读

从宏观层面来看,就业形势总体仍保持稳定,但较去年有所降温。CGE 2024 数据显示,6 个月内净就业率约为 85.8%(管理类约 86%),CDI(长期合同)占比约为 84.2%,与 2023 年相比出现了回落。管理类在法平均起薪约为€40.2k,全部专业平均为€38.4k。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签证和居留方面存在着硬性约束。国际生常用的 “Recherche d’emploi – Création d’entreprise”(RECE)居留有效期为 12 个月且不可续期。在转为工签或长期居留时,岗位必须与所学相关,并且税前月薪需大于1.5×SMIC(€2,702.70)。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国际学生即便拿到了 offer,也未必能够成功转签。

关于 “留法比例”,虽然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统计口径,但抽样调查显示,约半数国际校友第一份工作会选择留在法国。例如 Sciences Po 对外披露,近 50% 的国际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法国工作。这一数据虽并非 MiM 专业专属,但仍可作为重要参考。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要将 “宏观好看” 的就业率、CDI 占比等数据,与 “微观门槛”,如签证薪资线、岗位相关性、法语及行业匹配度等放在一起分析。实际上,很多同学并非没有工作机会,而是无法满足 “转签条件”,这才是 “留法难” 的结构性根源。

三种薪资路径:深度剖析

路径一:留在法国本土

起薪:管理类专业起薪约为€40.2k,全部专业平均起薪为€38.4k;CDI 合同占比约为 84.2%,6 个月净就业率约为 85.8%。

签证线:从 RECE 居留转为工签,通常要求岗位与专业相关,且月薪如前文所说大于1.5×SMIC(€2,702.70)。部分年薪€35 - 38k 的岗位可能无法达到这一薪资线。

行业去向(管理类):咨询行业占比 20.6%、银行保险行业占比 14.4%、信息服务行业占比 11.8%。法语水平以及行业匹配度,会直接影响薪资能否 “达线” 以及是否能够成功 “转签”。

策略点:Aternance 学徒制能显著缩短回本期,通过学徒制转为 CDI 的比例约为 86.6%。

路径二:去海外高收入市场(伦敦 / 迪拜 / 新加坡)

伦敦:咨询(Big4/MBB)行业起薪约为€38 - 60k;投行 Analyst 岗位起薪约为€69 - 81k base(奖金视年景而定)。然而,前往伦敦工作面临担保 / 签证政策随周期波动的风险,且竞争极度激烈。

迪拜:咨询(MBB/Tier2)行业起薪约为€70 - 85k(常见 AED 25 - 30k / 月),个人所得税为 0%;金融 / 区域总部前台岗位起薪≥€80k。但迪拜存在房租与生活成本上升的问题,且岗位集中,竞争也较为激烈。

新加坡:咨询(MBB/T2)行业起薪约为€52 - 83k;金融 / 科技行业起薪约为€48 - 76k。值得注意的是,本地 “应届月薪中位” 约为 S$4,500(全专业口径,折合成欧元约为€34k / 年,仅供参考)。

总体而言,这些海外高收入市场的首份工资 “地板价” 更高,三年后的薪资增长也更为可观。但同时,签证 / 担保风险以及竞争强度也相应更高。

路径三:回国(北上广深:外企 / 大厂 / 金融)

外企 / 管培 / 运营 / 供应链:起薪约为€24 - 36k;

大厂(产品 / 数据 / 算法 / 开发):起薪约为€42 - 72k;

金融(投行 / 资管 / 外资行):起薪约为€30 - 54k。

需要注意的是,校招和实习转正依然是回国就业的核心,能否 “过简历池” 的工具栈 / 项目经历,将决定薪资区间的具体落点。以上区间数据来自 2025 年 Michael Page / Hays / Robert Walters 中国大陆薪酬指南口径。但是,什么?你是打算毕业后选择回老家考公,拿个 ¥5 - 6K 的月薪?那么出国读高商干嘛?思路惊奇。。。。

三种途径总结(全部以 €、税前年薪)

注:海外区间折算按ECB 2025‑07‑29参考汇率(€1=£0.865;人民币参考 €1≈¥8.278,仅作阅读便利)。

场景 典型行业/职能 首年薪资区间 (€) 合同/签证要点 典型入场路径 三年后上升通道
法国本土 咨询/运营/管培 38–40k RECE→工签:岗位相关 + 月薪>€2,702.7;CDI ~84.2% 校内招聘、alternance、实习转正 内转/跳槽巴黎圈,语言到位后提速
伦敦 咨询(Big4/MBB)、IB 38–60k / 69–81k 雇主担保,政策周期性波动 海外交换/实习、Target firm 校招 IB/咨询两跳提薪,跨区机会多
迪拜 咨询(MBB/T2)、区域总部 70–85k+ 个税 0%;房租成本高 中东项目/实习、区域校友内推 经理线提速、转湾区/欧亚总部
新加坡 咨询/金融/科技 52–83k / 48–76k EP 体系成熟,岗位集中总部 校招/暑期实习、SEA 区域轮岗 横跳银行/科技、转亚洲区总部
回国一线 外企/管培/运营 24–36k 校招为王 海外背景 + 实习闭环 二线城市管理岗/外企晋升
大厂(产品/数据/算法) 42–72k 竞争强;看项目产出 实习-暑期-返聘闭环 P 级/TC 阶梯晋升
金融(券商/资管/外资行) 30–54k 前台线落点高 夏季实习(投行/资管) 转 FO 或跨市场

学费与机会成本:精打细算自己的账

头部 MiM 专业的学费区间(两年合计常见€45k - €60k):HEC MiM 约为€55,800;emlyon PGE 约为€19,900 / 年 ×2 + 管理费;ESCP 两年约为€50k 左右(含注册费)。这些数据以校方 / 项目页与第三方招生测评为参考。

在生活费方面,巴黎地区的生活成本可参考校方指引,大约为€1,200 - 1,600 / 月。

粗略计算回本年限的公式为:回本年限 ≈(学费 + 杂费 + 生活费 − 在读实习 / 学徒收入)÷ 入职后 “可结余”。

如果选择 alternance 学徒制,一年就能大幅削减费用,并且提高获得 CDI 合同的概率;若在三年内能够成功跳到伦敦 / 迪拜 / 新加坡等高收入地区工作,回本速度将显著加快,但这一步存在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法国高商留学的 “回本” 之路充满挑战与变数。有意向留学法国高商的学生,需全面权衡学费、就业薪资、签证政策等诸多因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谨慎做出决策。

法国高商留学 “回本” 攻略:选校、计算与现实应对

在探讨法国高商留学 “回本” 困局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选校与赛道选择、回本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现实困境转化为可突破的局面。

选校与赛道:从宣传到落地的抉择

目标 = 留法:优先挑选具备规模化 alternance / 学徒制渠道,且与目标行业有深度合作的项目。同时,要高度重视学校 Career Service 的影响力,以及在法校友网络的密度。现实参照线为在法平均起薪约€38.4k、管理类约€40.2k、CDI 约 84.2% 。比如,某些学校与当地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大量 alternance 机会,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积累工作经验,还更有可能获得长期工作合同,从而缩短回本期。

目标 = 高薪市场:重点关注学校的海外校友分布、多校区设置或交换项目,像 ESCP 的多地校区,以及通往目标市场的实习与校招通道。伦敦咨询 / 投行、迪拜咨询与总部岗、新加坡咨询 / 金融,是通向跨国高薪的三大 “跳板”。拥有广泛海外校友网络的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海外实习与就业机会,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这些高薪市场。

预算敏感:IAE(大学商学院)体系提供了 “低学费 + 稳定就业” 的替代路径。据报道,其 3 个月就业率可达~85%,而年费仅在千欧级别。对于预算有限但又希望在法国获得稳定职业发展的学生来说,IAE 体系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个人维度(“能否回本” 前的四问)

语言:到岗时法语水平是否达到可工作标准(B2+/C1)?能否通过实习将法语提升至 “工作状态”?良好的法语能力是在法国顺利就业的基础,无论是日常工作交流,还是深入的业务探讨,都离不开流利的法语。

签证与薪资:目标岗位是否满足≥1.5×SMIC 且与所学相关,以便顺利从 RECE 过渡到工签?否则即便获得工作机会,也可能因无法满足签证要求而无法续签。这是留法工作的重要门槛,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法国长期发展。

行业与周期:关注自己所瞄准的赛道(咨询 / 银行保险 / 信息服务 / 奢品 / Tech / 制造 B2B 等)当前是否处于扩招阶段?以管理类专业为例,其就业去向中咨询占 20.6%、银行保险占 14.4%、信息服务占 11.8% 。了解行业动态,有助于选择更具就业潜力的赛道,提高就业成功率。

实习 / 学徒位:能否反向根据目标公司与岗位要求,提前准备语言、工具栈以及满足签证线要求的 “三件套”?许多处于 RECE/APS 阶段的同学,正是卡在这三个关键因素的交集上。提前规划并准备,能增加获得理想实习与工作的机会。

回本怎么算:实用的 ROI 框架

统一以欧元为计算币种,回本年限计算公式为:回本年限 ≈(学费 + 杂费 + 生活费 − 在读实习 / 学徒收入)÷ 入职后 “可结余”(可用税后净薪)。

学费:头部 MiM 专业两年学费约为€45k - €60k,如 HEC MiM 约€55.8k;emlyon PGE 约为€19.9k / 年 ×2 + 管理费;ESCP 两年约€50k 左右。

生活费:以巴黎地区为例,€1,200 - 1,600 / 月可作为预算基线。

税后净薪:法国社保负担较高,而伦敦 / 迪拜 / 新加坡等地的净收入相对更可观,尤其是迪拜个税为 0%。

最后总结:

你面对的是“宣传口径 vs. 可实现理论 vs. 眼前现实”三者错位的困境:

宣传口径(学校 / 榜单)

学校和榜单喜欢引用 FT “毕业 3 年后全球加权薪资”,该数据反映的是学生的跨国流动潜力以及三年后的职业平台,但并不等同于在法第一年工资。这一宣传口径容易给学生造成薪资预期的偏差。

可实现理论

如果学生能在读期间打通语言、实习、签证线三件套,并在毕业后成功完成 “第一跳”,如进入伦敦 IB、迪拜咨询、新加坡总部岗等,那么三年后的收入确实有机会接近榜单口径。这需要学生在留学期间积极提升自身能力,把握各种机会。

眼前现实

法国本土首薪大多只有€35–40k,岗位数量减少,竞争激烈,很多机会质量也不高。行业整体在降温,咨询、Tech、奢品等原本吸纳国际生较多的领域都在缩招。结果是,大量同学即便全力找工作,也只能拿到低薪或短期合同,无法稳定留下来。找工作难、工作不好,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回本周期被无限拉长。

那么,你又该如何做:

提升语言能力:将语言水平提升至 “能工作” 的程度,面试时能够进行专业对话,工作中能够独立输出,而不仅仅停留在 B1/B2 的 “课堂听说” 水平。语言是融入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的关键。

优化简历:按照目标岗位的 JD 反向推导所需的项目与作品集。例如,咨询岗位看重案例分析与沟通能力,投行关注建模与实操能力,品牌 / 奢品行业注重渠道与复盘,数据 / 产品岗位则强调 SQL、可视化、AB 测试等技能。精心准备的简历能增加获得面试与工作的机会。

关注签证薪资:在规划留法路径时,一开始就瞄准薪资≥1.5×SMIC 的岗位与公司。若无法满足,可提早考虑切换到学徒制、外省就业、外派或海外等能满足签证薪资要求的路径。确保薪资达到签证要求,是实现留法工作的重要保障。

充分利用校友与在校资源:提前打通校友 coffee chat - 内推 - 实习的闭环。像 ESCP 的多校区、ESSEC/HEC 的全球网络等资源,要转化为具体的人脉、岗位以及时间规划,而不仅仅停留在宣传册上的概念。校友和学校资源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职业机会和指导。

定期复盘调整:在入学后 3 个月、第一段实习结束、毕业前 6 个月这三个节点,按照语言、实习、签证线三个指标进行复盘,及时调整城市、行业赛道或回国计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职业目标。

以上可能就是你所梦想的和你所面对的。一本留学经济账,算好了再行动。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国立大学又新增热门硕士专业!

下一篇

香港大学WONG LOUIS N.Y.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