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争议许久的关于“香港本地生定义”终于尘埃落定了!
最终结果是:通过高才通等人才计划来港的,他们18岁以下的孩子想要享受“本地生”待遇读香港八大,必须在香港通常居住满两年。
不管是DSE、IB还是Alevel,都得过去那边住两年,如果是临时身份。永居不影响,只对临时身份有影响!香港本地生定义“变相”收紧,将影响2027/2028届学生!
原文如下👇
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507/31/P2025073100288.htm
下面是对以上政策的内容进行重点概括
1.香港政府将设立两种学费模式:一类为可获得政府补贴的“资助学费”,另一类为“非资助学费”,需考生自费缴交。
2.从2028届开始,持有**受养人签证(LS5)**的学生,如希望申请政府资助学额,必须在课程开课前连续居港满两年。两年的居港要求可通过:
在港就读本地全日制课程;
或提交入境处出入境记录,证明每年在港时间不少于275天(即每年离港不超过90天)。
3.政策设有过渡安排:
2026届学生不受新规影响,仍可按现行条件申请资助;
2027届学生则需在港连续居住满一年(以2026年10月起算),才符合资助资格;
不符合居港年限的考生,将无法申请JUPAS系统中的资助学额(大约15000个名额),意味着他们将以“非资助生”或“国际生”身份被分类处理。
🎓DSE考生影响简析:
政策表面上未修改“本地生”定义,但实际上通过“资助资格”进行划线——
一些居港不满年限的 LS5 学生,虽然身份上仍属本地生,但无法申请资助,形同被边缘化为“国际生”群体。
特别是2027届起的LS5 DSE考生,若居港未满一年,有极大可能被排除在政府资助体系之外。
✅解读建议:
尽早来港、尽早就读本地学校,是未来 LS5 家庭获得资助资格的关键;
对于尚未入港或居港时间较短的港籍学生,升读香港八大、申请奖学金等路径将面临更高的门槛与成本;
政策调整重点不在身份,而在资格认定,提醒家庭要将“资助资格”与“港籍身份”区别看待。
政策内容重点
1,设立两类学费类别:
第I类:获资助学额(政府资助学费)
第II类:不获资助学额(学费自付,与国际生一致)
2,资助申请资格新规(受养人签证 LS5):
需在港居住满两年才可申请资助学额;
两年居港认定标准包括:
在港正规学校就读全日制课程;
或由入境处提供出入境纪录,每年离港不超90天。
从2028届起(即2026年10月开始申请)
3,过渡安排:
2026届:完全不受影响;
2027届:只需居港满一年,仍可申请资助;
2028届起:需满足居港两年标准。
4,其他延伸政策同步修订:
政府奖学金、研究生资助、学费豁免等将按新定义执行。
对DSE考生的影响与解读
🎓 主要受影响群体:
持 LS5 身份、就读 DSE 的学生(港籍内地生)
📌 核心影响:
年届 | 居港要求 | 可否申请资助学额 | 是否影响JUPAS报读 |
---|---|---|---|
2026届 | 无要求 | ✅ 可申请 | ❌ 不受影响 |
2027届 | 居港满1年 | ✅ 可申请 | ⚠️ 未满者或无法申请资助 |
2028届起 | 居港满2年 | ✅ 满足才可申请 | ⚠️ 未满足者将视同国际生,或需缴非本地学费 |
🔍解读要点:
政府未明言修改“本地生”定义,但以“资助资格”划线;JUPAS名额(约1500
持LS5签证但居港不满标准者:或被归为“本地生”身份,但缴费标准按“非资助类别”处理,等同国际生;
成本和入学机会双重影响:学费显著提高、竞争身份改变(与非本地生同池竞争)。
✅建议给LS5家庭
若目标是2027/28入学,务必提前安排孩子入港读书,确保达标;
及时准备好在港就读证明或出入境纪录;
考虑成本变化和JUPAS资格变化,提早部署升学路径。
最后提醒,在这波政策影响到来之前,2026届DSE学生务必要抓住机会一击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