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2025 年初正式宣布新增电池科学硕士项目 “Batt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M.Sc.)”,项目于 2025–2026 冬季学期首次招生。
这也是德国首个与电池工程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硕士项目,开启了亚琛在电池专业领域的新篇章。
01、亚琛工大电池工程与技术专业
专业概况
学位:理学硕士学位(M.Sc.)
学制:2 年 | 共 4 个学期 | 全日制
授课时间:2025/26 冬季学期开始
学分:120 ECTS 学分
授课语言:英语
项目定位:聚焦电池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材料、系统设计与寿命预测、动力/储能系统、AI 优化控制等,适用于汽车、新能源储能、移动设备等多个领域。
申请要求
学术背景:
申请该专业需具备工程类或自然科学方向的本科学位,例如: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
语言要求:
英语要求达到B2水平,对标TOEFL iBT ≥ 90, IELTS ≥ 6.0。
GRE要求:
Verbal(语言):≥ 145
Quantitative(数学):≥ 160
Analytical Writing(写作):≥ 3.0
选拔考试:
该专业属于受限招生(NC,Numerus Clausus)项目,为了考试公平与能力评估,申请人必须参加一个名为 dMat(subject-specific aptitude test)的专业能力测试。该测试与本科成绩共同决定录取结果。
评估权重:
dMat 考试成绩占 80%
本科成绩占 20%
课程设置
当前电池产业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每一环都孕育大量工程与研发岗位:
电池科学硕士项目正是围绕以上链条设计课程,融合材料、电气、自动化、控制与回收等多个专业视角,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技术图谱。
02、电池产业黄金赛道,亚琛已先行一步!
从电动汽车到家庭储能系统,从可再生能源并网到工业级备用电源,伴随着能源转型与电动化浪潮持续加速,电池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战略核心部件。
欧洲电池行业正进入高速扩张期,年需求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1 TWh,寻求实现本土生产占比 40% 。
德国电池市场在 2023 年营收达约 35.69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至 140.7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1.7%。
针对电动车领域,德国 EV 电池制造市场预计在 2025 年达 138.9 亿美元,到 2029 年将增至 250.3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 15.9% 。
众多数据表明,电池不仅是一个“当下热门”的行业,更是十年周期级的结构性机会。工程类学生在此时选择该方向,是一个明确的成长型赛道选择。
03、亚琛电池圈:连接产业与就业的“加速器”
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RWTH 亚琛大学设立电池专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德国工程教育重镇,RWTH 正好处于德国—荷兰—比利时交界的核心工业地带。当地政府、RWTH以及本地产业界联合发起的 Battery Circle(电池圆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区域性协作平台。
这个项目依托亚琛市的地理和科研优势,聚集了一系列活跃于电池研发、生产和测试的企业与研究单位。
例如ACCURE Battery Intelligence,成立于 2020 年,是由 RWTH 亚琛大学电池研究团队衍生成立的一家数据驱动型初创企业,专注于电池安全、性能与寿命的预测性分析。
其创始团队包括 Dr. Kai‑Philipp Kairies、Dr. Johannes Palmer 与 Dr. Georg Angenendt 等,均曾在 RWTH 亚琛电池研究领域具有十余年研发经验,是欧洲规模最大的电池研究团队成员。
ACCURE拥有全球部署最广的 AI + 云计算电池分析平台,已支持超过 3GWh / 750 000 电池模块的系统运营与数据监控。
目前,ACCURE 已荣获多个行业重磅奖项,例如 Frost & Sullivan 年度安全产品、Global Cleantech 100 公司等荣誉 ;还获得包括 Blue Bear Capital、Capnamic、42CAP 在内的领先投资机构联合融资(首轮融资数百万美元)。
ACCURE 与 RWTH 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常年为RWTH的学生提供研发实习与工作学生岗位。随着电池专业的设立,类似企业也为学生的实践参与提供了更多可能。
可以说,Battery Circle 就是亚琛电池专业学生的“隐形职业加速器”。
综合来看,电池行业潜力巨大,亚琛的新设的电池科学专业起点高,资源强,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