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府对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及资助申请资格进行了修订,此消息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系列疑问也随之而来,例如此次修订是否在回避对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定义的明确界定,仅仅是在含糊其辞?
另外,高中插班的难度问题也不容忽视,表面上看似只需两年时间。
实则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功插班,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复杂情况?
政策调整背景与内容
近年来,随着人才计划来港人员的增加,以 “受养人” 身份申请大学联招资助学额的“人才子女”人数急剧攀升。
从2020/21学年的200人骤升至2024/25学年的1048人,在过去5个学年急升逾4倍。
图源:网络,侵删
这引起了外界对于部分人可能并未实际在港居住却占用公帑资助学额的关注。
有见及此,政府参考了英国及新加坡的做法以及本港的实际情况,对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及资助申请资格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规定 “人才子女”必须在港居住满两年,方可以本地生身份获资助学费。
图源:网络,侵删
且此次政策调整将从2028/29学年开始全面实施,并设有过渡安排,2025/26学年及 2026/27学年不受影响,2027/28学年则要求受养人居港满一年。
学界反应
学界对于政府的此次修订普遍持欢迎态度。
包括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在内的8间本地资助大学均表示欢迎。
香港大学强调会继续按照择优而录原则,根据既定机制及程序,甄选及录取学生;
香港城市大学称理解政府在制定相关修订时,已充分听取社会不同意见,取得适当平衡;
香港理工大学表示会就实施细节与教育局和大学联合招生处保持紧密沟通,以作相应行政安排;
香港浸会大学预计新政策对非本地生录取工作影响不大。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朱国强表示,新安排兼顾了不同持份者利益,期望能有效杜绝 “考试移民”,善用公帑。
教联会主席黄锦良认为政府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并作出修订,批评过去有个别人士滥用制度,未曾在港居住却以本地生身份申请资助学额,影响本地生入读大学机会。
银河择校老师相信本地中学学额足够,只是家长可能要接受比较易插班的大多是组别较低、收生不足的学校。
银河建议家长及早安排子女来港入读,例如重读中四、初中即来港等,以便早日适应香港教育。
津贴中学议会主席李伊莹称,目前难以估计来港插班高中的学生是否会增加。
但相信学界愿意配合政府政策,各校也会视乎学位供应、收插班生要求等,适当地提供插班机会予 “人才子女”。
中四及以上插班相关问题
对于“人才子女” 插班读高中这一问题,存在诸多复杂情况。
一方面,部分家长反映难以安排子女入读高中,且很多学校不愿取录高中插班生。
另一方面,银河择校老师认为本地中学学额是充足的,只是家长可能需要调整期望,接受一些相对容易插班的学校。
如果您对香港中小学插班感兴趣,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限时免费线上测评(原价5000港币)!
同时,他建议家长提前规划,例如让子女在初中阶段就来港就读,或者考虑让子女重读中四等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香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插班的难度相对较大,表面上看似需要两年时间。
实则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功插班,这一过程充满了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明年插班情况及建议
据分析,明年春季或者秋季插班时,名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提前做好规划。
建议家长们积极联系银河择校老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择校和插班计划。
银河择校老师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家长们提供精准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到有限的插班名额,为孩子的教育发展赢得先机。
综上所述,政府对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及资助申请资格的修订,旨在确保公帑用得其所,回应社会关切。
学界对此反应积极,但也面临着高中插班等实际问题。
家长们应及时关注政策动态,提前规划,为孩子的教育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香港政府此次对“考试移民”问题的整治力度空前,政策的调整将对未来的教育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新来港”或者准备赴港的家庭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提前做好规划,以适应这一重大政策变化,为子女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