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高一同学的国际部生存指南

这个暑假,新高一的学生们在托福全程班和冲分班的课堂上为托福备考做着努力,而他们的家长也没闲着,在周末来到机构参加我们的线下沙龙,为孩子即将到来的新高一国际部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准备和探索。

在8月份的每个周末,我们都准备了多场各国际部专属的线下交流分享会,邀请高年级的学长老师,用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自己在国际部的学习经历。

刚过去的这个周六,我采访了两位来自一零一国际部的学长老师:L学长刚刚被华大圣路易斯物理系录取,而Z老师则是新高二,在高一取得了托福和AP不俗的成绩,暑假正在努力学习SAT

但在采访和分享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这些成绩单都太单薄,如果只关注这些数字,就仿佛我们只讲唐僧师徒成功取得了真经,却略过他们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而回头看来,恰恰是这些挫折成为了他们高中生活中的记忆锚点,串联起成长的脉络。

高一时一切都是兵荒马乱,我花了一个学期,才找到自己的节奏。

在我问到初入国际部的感受时,Z老师微微皱了一下眉,略停顿了一下,稍微思考才开始回答我的问题。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国际部与初中的学习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课表安排来学习、被动地听老师的安排。

在国际部,一切都要靠自己来主动规划:迎接分层考、选课、保住GPA、选择社团、标化备考......繁重的multitasking(多任务处理)让她有些忙不过来。因此Z老师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她高一上学期的GPA其实并不理想。

但经过了这段有些艰难的适应期之后,她在高一下学期奋起直追,最终在高一下,每一科的GPA都提高了至少5%以上。而L学长在适应国际学校的节奏方面则显得更加从容一些。

从他的分享中,我发现他非常善于主动分析每个老师的授课和考试风格,在遇到小挫折的时候不会内耗,而是向外寻求解决方案。“好心态”,也是在他的分享中屡次出现的一个词。我问他们俩有没有什么发自肺腑的建议,好让学弟学妹们避避坑。以下这几点我总结出来,与新高一的同学们共勉:

过来人发自肺腑的建议

1. 做一个聪明的国际部人:研究每门课的GPA占比,比如是考试占比更多还是作业占比更多?课堂参与度占比多少?知道了这门课它的重点是在哪个方向,就尽量在这个重点上多花时间。

2. 积极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们非常愿意给学生们解答问题,在平时经常与老师沟通,也会让老师了解到你对这门课的重视。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还能了解到在这门课的考试中,老师更重视的是什么方面,也是帮助我们考出高分的秘诀。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忌:如果你只是在考试成绩不理想之后才去找老师,通常结果不会很好,老师会认为你只是在乎成绩,而不是真正关注课程内容。因此沟通要发生在平常。

3. “成长”才是关键,高一GPA不理想也不用焦虑:从申请角度来看,美国大学希望看到你的成长,看到你的GPA一点一点在变高。这说明你对科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越来越强。所以哪怕一开始GPA很低也没有关系,提分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所以,一开始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太放大,因为有的时候你焦虑情绪一旦加重,你就会更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图片为上周末线下活动沙龙现场学长老师们与家长和新手分享过来人经验

第一次做托福模考53分,我整个人懵了。

我们接着又谈起了美本申请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标化考试。Z老师的托福备考开始得比较早,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她报名了我负责的托福首考全程班,正式开启了托福备考学习。第一次模考只有53分,而到三个半月之后首考斩获101分,这期间提升了将近50分,是火箭升空般的速度。当然只看数字的话,仍然很容易忽略她在备考中所付出的努力,在这三个半月中,她进行了7次模考,并且阅读一度遇到了瓶颈,在20分上下徘徊,怎么都上不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当时畏难情绪非常非常的严重,甚至于对托福考试产生了一种非常恐惧和厌恶的情绪”。

回头来看,她做得最正确的事,并且也适用于其他任何类型学习中,就是赶快去和一个专业、负责任、且耐心的老师去沟通。“我的阅读就是全程班的阅读凯丽老师挽狂澜救回来的”。而在托福继续冲高的时候,新的问题和新的瓶颈又出现了。这时她已经加入了美本精英计划,她的规划师李玮祺老师一直在为她保驾护航,在冲高阶段灵活地安排了一对一课程来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而现在回顾与托福分手的过程,Z老师也给了我们几条宝贵的建议:本周六李玮祺老师将在线下交流会与大家见面【实验国际部专属规划】欢迎扫码预约本次活动

Z老师的建议

1. 在初学托福时,全程班对我的帮助非常非常大:很多同学初学托福时并没有语言环境,在托福全程班里,同学们之间互相促进,也有老师进行系统的带领,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英语学习环境,这是我初学托福快速提分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充分利用好学校内的计划和资源:在升入高中以后,学校内的课程大部分都是英语授课,我也有了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平时我会积极和外教进行沟通,所以经过了一年的校内学习,虽然我中间有一段时间并没有进行托福练习,但当我又回到托福备考时,我感觉到自己的英语能力真的进步了。这点在听力上尤为明显,虽然首考和三考我的听力都是29分,但实际上这两个29分的含金量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次的29分,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在第三次考托福的时候,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真的听懂了。

点击图片查看学习轨迹

最后,给学弟学妹们的叮嘱

1. 要主动地对自己全方位的事情负责。全方位指的是:首先校内,其次标化,还有活动竞赛,甚至还有科研项目等等。要做出全面规划,记住自己是第一责任人。

2. 高一上要勇敢去探索,才能发现新的机会。但不要跟风,比如说跟风报名某一个课、打某一个竞赛、做某一个活动。如果发现不合适自己的活动,在经过探索之后,一定要及时止损。

3. 关注自己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情况,不要长时间处在压力过载的状况下,因为高中是一个持久战,就算是在ED就拿到梦校的offer 也需要坚持两年半左右的时间。要细水长流,不要在某一个阶段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

4. 美国大学是非常综合性的考量,并不是一切以成绩论。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在申请季,很容易把自己逼到情绪爆发的边缘,但事实是,你会遇到非常多与你预期不一样的结果,可能是好结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记住美本申请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有“玄学”的,这样能帮你管理好自己的心态。

最后,原定半个小时的分享,我们聊了一个半小时,家长们还意犹未尽,就很多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提问,而两位同学也一边说着一边勾起了更多回忆。家长们说,希望这样小型而热络的线下活动能多举办,我们接下来的几周也会继续安排更多学校的专属分享沙龙:实验、四中、80中、二中、二附、首师附。我们不只分享光鲜亮丽的成功案例,在这些线下沙龙中,能看到孩子们遇到的真实挫折和挣扎,而这也正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财富和宝贵经验。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B课程怎么学才能拿到7分?IB辅导- ib数学/ib化学/ib生物/ib物理/ib经济先修预习班

下一篇

全美TOP6美国西北大学适合什么样的学生申请?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