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冷风暴。美国学生签证大幅减少,不少人眼看拿到录取,却因为签证办不下来而被迫放弃。一时间,留学美国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不确定。
与此同时,香港、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迅速走红,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眼中的新首选。
一场悄然发生的转变,正改变着全球留学的方向,也让越来越多家庭开始重新思考:留学,到底去哪儿才稳妥?托福+高考成绩上岸澳门大学分享↑F-1签证暴跌22%国际学生无学可上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仅在5月,全球F-1学生签证的发放量比去年少了12,689份,减少幅度达到22%。
另一类J-1访问学者签证也下降了7000份,降幅13%。这意味着,今年秋季能顺利进入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将大大减少。
签证数量下跌和前段时间的签证面试暂停有关,5月27日至6月18日,美国国务院突然暂停了全球范围的F-1签证面谈。而这段时间恰好是学生们准备秋季入学、敲定出行计划的关键时点,很多学生无法及时完成签证申请,行程被打乱。
即便之后面谈恢复,美国政府又推出新规,要求签证官逐页审查申请人过去五年的社交媒体内容,很多人因此遭遇额外审查、补材料,甚至被拒签。一位印度学生在网上吐槽说,自己删了200多条Instagram的旧帖子,结果签证官还是问到三年前转发的一条环保新闻。
同时,想预约签证面谈也变得非常困难,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等主要留学生来源国家的学生纷纷表示,预约系统一开放就秒没,有人连续刷屏几天也抢不到。
业内专家透露,今年5月中国F-1签证发放量已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2%,而6月的下降幅度可能超过了80%。这种下滑并不只是偶然,根据全球留学搜索平台Studyportals的数据,现在国际学生对赴美留学的兴趣已降到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点。
学生和家庭越来越看重留学目的地的签证、留学政策是否稳定而不再只盯着学校排名。越来越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政策更稳定、签证更友好的国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场签证风暴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留学生来源国影响最严重。
印度媒体预测,今年赴美留学的印度学生人数可能会暴跌70%。而目前在美就读、持有效F-1签证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从巅峰时期的41万人下降到25.5万人,减少了足足37%。国际学生减少美国大学撑不住了?
国际学生人数的减少,不只是签证数量下滑那么简单,它已经对美国大学系统造成了一连串的冲击。根据国际教育协会NAFSA的调查,78%的美国大学都预估,2025年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国际学生人数都会下降;其中有40%的本科院校、49%的研究生院校已经开始准备减少招生的应对计划。
这种变化让美国高校面临巨大的挑战,更直接带来了财务和科研上的压力。首先,从经济上讲,国际学生是美国高校收入的重要来源。2024年的数据显示,国际学生为美国带来了高达46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支撑了近40万个就业岗位,包括校内的研究助理、校外的房东、中介、交通、生活服务人员等等。
如果国际学生减少10%,光是学费就会流失9亿美元,总体损失将超过30亿美元。对于很多本就资金紧张的公立大学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雪崩式的危机。受影响的不止是学费收入,还有学校的正常运转。
不少依赖国际学生高学费来补洞的学校,现在不得不考虑冻结教师招聘、减少课程数量、合并院系,甚至削减奖学金。
这不仅在校学生的学习质量收到影响,也逐渐削弱了美国高校原本强大的竞争力。科研领域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尤其在人工智能、芯片、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美国60%的优秀论文都由国际学生或学者参与完成。
国际学生减少不仅是表面上的人数变化,更会在未来几年内让全球学生对美国大学的信任度下降。而一旦失去了信任,要重新建立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与此同时,政治问题也在给高校添乱,哈佛大学因为反犹言论被联邦政府调查,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政策被批歧视本土学生,而更多高校甚至收到了如果不配合移民审查就会被冻结联邦经费的警告。
在这种政治分裂和政策夹击的局面下,美国高校就像被挤在两堵墙之间,寸步难行。美国失宠港新英澳成热门选择在美国签证门槛不断提高、政策变动频繁的背景下,全球留学生的选择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学生开始避开美国,把目光投向香港、新加坡、英国和澳大利亚等替代目的地。根据留学平台Studyportals 的数据,2025年前半年,美国大学的搜索咨询量跌至新冠以来最低点,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搜索量则同比增长了三倍。国际学生,正在用脚投票。
其中,香港和新加坡因为地理位置近、文化环境熟悉、签证政策宽松,成为不少中国家庭首选的避风港。比如2025年,香港大学申请人数激增,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也大幅扩招。这种港新双保险的策略,成了很多中产家庭的标配,先拿下一个稳妥的学位,再看是否还有机会赴美。相比之下,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因为性价比高签证稳定工签好拿而受到追捧。
UCAS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英国18岁国际学生的本科课程申请人数达65010人,同比增长9%,创下七年来最高年增幅!澳大利亚允许毕业生获得2至4年的工作签证,也让它成了就业导向型家庭的首选项。澳洲八大名校的中国申请人数,也比去年多了38%。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也加快了非美转向的趋势,很多家长不愿承担签证被拒+学费打水漂的双重风险。
越来越多家庭选择美英澳一起申请,甚至明确把英国、澳洲放在首位。对于计划出国的学生和家庭来说,在2025年这个寒冬期,最理性的策略是提前准备多个国家的申请方案,密切关注签证政策走向,保持灵活与清醒。当然,选择国家只是留学准备的一部分,真正决定机会多少的,还是自身的语言与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