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高时,面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与中国学校偏重笔试成绩不同的是,美高更看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软实力,而面试正是招生官了解学生英语沟通能力、思维逻辑、个性特长和学校匹配度的关键机会!
因此,在面试前需要提前了解高中的学校特色,整体气质和对学生的期待,以此作出相应的准备。此类信息一般都可以在学校官网的Mission & Philosophy(使命与理念)或者Core Values(核心价值观)中找到。
今天,我们将从面试流程、常见面试问题、准备建议、家长角色四个方面,为大家系统梳理美高面试的要点与应对策略。
面试形式与流程
美高面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学校自主面试(In-house Interview)
通过Zoom或Skype在线进行(也有极少数安排线下)。
一般由招生官或教师主导。
通常包含:学生面试 + 家长问答(视学校而定)。
2. 第三方平台面试(比较少见)
常见平台包括:Vericant、InitialView。
形式为:视频自我介绍 + 问答环节 + 写作(Vericant)。
面试录制后发送给多所学校,适合申请多个目标校的学生。
3. 招生活动中的面试(Open House)
在学校组织的开放日、体验营等活动中进行的即场面试,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校园氛围,同时接受简短评估。
学生常见面试问题
面试的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考验的是学生的表达逻辑、内容深度和个性呈现。
因此,回答时应避免空洞和模板化,要尽可能结合自身经历,用具体例子说明观点。例如讲述一次你在科学实践中遇到挫折又如何解决的过程,或一次你组织课外活动,展现自己的领导、沟通、协作或个人能力的经历。
常见问题举例:
Tell me about yourself.
用1-2分钟简洁介绍自己的背景、兴趣、优势与目标,突出你的核心亮点。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in the U.S.? Why our school?
展示对学校的研究与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或者个人价值观(也可以是你最喜欢的偶像/虚拟角色~)谈与学校的匹配点。
What are your favorite subjects? Why?
回答要有“因为”,尽量结合具体课堂体验、老师互动、实际项目或者这门课为你的个人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展示课你的个人爱好,以及各种课外活动,如阅读、运动、音乐、植物昆虫(如何亲近大自然)等。
How do you deal with failure or conflicts?
体现你处理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反思能力,避免“我从来没失败过”的空泛答案。
What will you contribute to our school?
强调个性、技能与团队精神,可以提及特长项目或领导经验。
建议:所有回答尽量具体、生动、有例子,避免模板化语言,这样才能帮助你塑造人设。
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家长在美高申请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有些学校会安排单独的家长面试,也有的学校希望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视频对话。
常见问题包括:
- 你的家庭教育理念
- 对孩子个性、习惯的描述
- 对孩子赴美读高中的支持程度与期待
- 对学校的了解与选择理由
建议家长:避免过多关注升学结果与排名,应突出孩子在成长中的自主性。也可以突出自己对贵校的欣赏,落脚到为什么支持孩子去到贵校学习。
如何准备一次出色的面试?
✅ 英语表达训练:
加强英文口语训练,尤其是围绕常见面试问题进行模拟演练,提升思维和表达的连贯性。找熟人、机构或平台做模拟面试,及时记录并改进。
✅ 研究目标学校:
深入研究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准备2-3个具体问题用于面试末尾反问,是展示你对学校的理解的重要环节。
✅ 梳理个人经历:
展示自己的学术成绩、兴趣发展、社团/义工活动、比赛经历等。尝试从中提炼出“成长故事”和“个人标签”。
✅ 仪态和态度管理:
着装得体,保持微笑和眼神交流。一定要提前调试设备,营造安静背景,避免突发状况。
常见误区提醒
误区1:以为英语流利就能通过。
——逻辑、真实、个性更重要。
误区2:套用模板回答每个问题。
——这样的回答很容易被招生官识破,不如结合自身经历和招生官来一次畅所欲言的交流,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误区3:家长主导面试准备。
——孩子的真实想法、对自身和事物的理解最重要。
误区4:不重视反问环节。
——提前准备你研究这所学校时产生的好奇和疑问,这是展示你“研究过学校”的关键机会。
美高面试“提升秘籍”来啦
综上所述,美高面试既是一场语言能力的考核,也是一场个性与思维的展示,更是学生与学校之间“双向选择”的过程。
充分准备、诚实表达、自信从容,是脱颖而出的关键。如果你正在准备申请,建议从现在开始系统规划,逐步练习,为面试积累素材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