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之间冲突不断:特朗普政府指责哈佛大学纵容“反犹主义”,削减哈佛大学数十亿美元研究资金;哈佛大学则控诉政府试图破坏学校的独立性。
继哥大支付2.21亿美元和解金后,一直挺直腰杆的哈佛也被曝出最终斥资5亿美元“求和”,以结束与特朗普政府的法律战。
事情的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由要挟哈佛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整改”,而哈佛大学选择了带头“硬刚”。
政府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取消DEI(多元平等包容)项目• 提交详细招生招聘数据(含种族)• 全员学术诚信审查
哈佛强硬拒绝,引发政府系列反制:• 冻结22.6亿美元科研经费• 威胁取消免税资格• 限制国际招生权限
时间线
2025年4月
哈佛校长艾伦·加伯4月14日发表公开信,拒绝遵守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政府随即冻结该校约22亿美元联邦拨款资金。4月21日,哈佛大学提起相关诉讼。
2025年6月
6月4日,特朗普签署公告,以所谓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限制哈佛大学国际学生签证,暂停在哈佛大学学习或参加交流项目的外国公民入境。
6月30日,特朗普政府向哈佛大学发出一份“违规通知”,指控该校处理校内涉嫌歧视犹太学生的方式不当,并威胁称,若该校不按要求整改,将失去所有联邦资金支持。
美国高校的妥协
哈佛妥协:支付5亿赔偿
在和政府的这场角力中,一直硬刚的哈佛,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特朗普政府正在敦促与哈佛大学达成协议,要求哈佛支付罚款。而哈佛已经同意了政府的要求,斥资5亿美元来结束这场和政府的斗争。
不过5亿美元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哈佛似乎并不愿意直接向特朗普政府付款,具体的财务条款事宜,双方还在谈判中。
和解协议的详细条款没有公开详细说明,但可以确定的是:哈佛不会像哥大那样同意政府允许外部监督机构来监督大学的协议落地执行问题,哈佛认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大学的学术自由,也是校方的红线底线。
在和政府谈判和解的同时,哈佛也同步在法庭上争取重新获得那些被政府终止的数十亿美元的联邦研究经费。
布朗和解:同意跨性别运动员规定
最近,布朗大学校长在一封全校电子邮件中官宣:布朗大学已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将恢复近5000万美元的研究资金,并结束相关的联邦调查。
和哥大、哈佛不同,布朗和特朗普政府之间的协议,并不要求大学承认任何不当行为,也不涉及任何经济处罚,且协议中明确政府无权规定教学、学习和学术言论的相关内容。
但根据交换,布朗承诺将在接下来的招生和校园项目中不进行任何歧视行为,允许联邦官员访问其招生数据;不会对未成年实施性别确认手术或开具青春期阻滞剂;此外,布朗还同意执行特朗普政府对女子体育、学生项目、校园设施和住房的男性和女性的定义。
哥大滑跪:支付2.2亿和解金
哥大向特朗普政府支付2.2亿美元和解金,结束了持续数月的“反犹主义”调查风波!这笔钱分3年付清,换来联邦政府解冻部分科研资金。
哥大这波谈判而非起诉的策略,在学术界受到了广大批评,认为是一种妥协和投降,也是对学术自由和学生权益的侵犯。
其他深陷漩涡的高校
普林斯顿大学被暂停发放2.1亿美元的研究资金。
宾夕法尼亚大学被削减了1.7亿美元的资金。
西北大学也被特朗普政府冻结联邦经费7.9亿美元。
布朗大学虽然在达成和解协议后,恢复了5000万美元的科研资金,但在此前特朗普一口气冻结了5.1亿美元的联邦资助合同和拨款。
那么,哈佛、布朗、哥大这些顶尖名校接二连三向政府“求和”,是否会对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对留学生的影响
不管美国高校和政府之间如何,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对我们切身利益有何影响?
藤校的接连妥协,不免让不少留学生开始焦虑。不知道自己留学生活是否会受到政府的钳制。
那么这些事件究竟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呢?
签证审批
签证审批可能会更严格:基于高校态度上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政府对高校监管加强,间接影响签证审批,最近的改革免面签政策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目前总体来说对留学生影响还没那么大。
研究受阻
部分领域学习计划可能会被打乱:对于个别专业和研究组的同学来说,部分高校的科研项目(如DEI、中东等相关项目),可能会因为政府的干预而受阻,那些正在参与这些项目的留学生可能会面临研究中断的问题。其他相关领域的课程,也不排除高校会为了合规而作出课程调整。
学校招生
学校声誉受到影响: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一事件而重新考虑是否申请这几所学校。但从长远来看,它们的学术实力仍然很强,影响可能不会太大。
未来美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又会如何调整,大家持续关注即可。对于我们留学生而言,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