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26fall还有个把月要全面开放了,又是一个轮回,又是新一个赛季。2026fall这个赛季的英国大学,整体申请门槛会收紧,不会像25fall这么宽松,又是降低门槛,又是给你更高的argue机会,又是给你放奖学金,又是拒信后把你捞回的。26fall可能就没这么好的待遇,毕竟eu的生源要部分回归了,港新又接不了这么大的申请量,还得往英国回流,澳洲本身搞配额制度,学校没办法多招生,英国大学的命就是好,瞌睡了有人给送枕头。今天聊下,英国大学热度复苏在即,但最适合捡漏的几所学校。
No.1 已经确定降bar的Warwick!
华威华威这个学校今年整体门槛被打下来了,这个黑手主要来着QS的无差别攻击,毕竟QS前50是个门槛,你王曼爱华喊了那么多年,但华威好几年不在前50,你说学生会不会有意见?且是很大的那种?其他国际学生不去说,反正中国学生已经意见很大了,前些年,华威这个学校是帝国理工IC这种的最佳备胎学校,不少学生IC这边最后落榜的基本多被华威给接受了。
今年不一样了,不少学生录到华威了,临阵还能反戈了,accept率方面,今年直线下滑。学校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都在明显调低收取学生的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放水中,没之前那么严格了。而且比较好调剂,学校愿意给你机会。
这种状态会在申请季刚刚开始的时候会持续的,因为学校还没反应过来,会觉得前期招生估计今年也比较难,给自己的预期没那么高,毕竟今年排名还在继续掉,没有稳住。所以,华威这个学校,今年申请季的时候,可以打一波反向申请的路线。这个学校今年前期来说,对很多背景相对没那么优秀的学生会有很多机会,容错率会给你拉高。
尤其是非商学院这种偏热门的学院,比如wmg以及教育类还有传媒类,很多双非学生可能都有机会。当然,前提还是需要你在他们list范围内。
No.2 最亲民的UCL!
说到捡漏,其实绕不开UCL这个学校,毕竟放眼前百这么多学校里面,不绝对卡list的学校,现在只有ucl和kcl了,双非和三本都可以申,只是你分得足够高才行。UCL这个学校了,本身也和其他G5几个不混一个圈子的,其他几个学校各有个的傲娇,比如ic只要985或211的学生,而且喜欢面试刷人。
LSE这种了偏爱英本和海本,对中外合作的学校都没那么感冒,虽然不要面试,但录取偏好更喜欢那种学术型的,本身也是绩点控。牛剑就更不用提了,大多中国留学生和牛剑就存在信息差和认知差在里面,你连信息都不对称,的确就很难申。
只有UCL是念着你的,首先就是学校规模大,目前招收国际学生规模最大的就是ucl。光这点,连曼大都得低头,喊UCL一声带头大哥。其次就是专业设置极其丰富,全英专业最全的学校当属ucl无疑了。
你要申的专业,ucl基本都有,如果没有,学校也会给你匹配到缝合的专业,而且数量甚多的那种。这个学校真的是每年都在开新课程,而且开设的新课程名字都很长,而且极其喜欢去和热门专业擦边。说通俗点,ucl开课也是懂蹭热度的,就说最近data science这种专业火爆吧,UCL这边和ds相关的专业最起码有不下10个,其中有一半都是好捡漏的。
对于这点,无论是作为留学机构还是留学生本人来说,都是大为欣赏的。再有就是门槛难度方面,ucl是当下前百学校里面保留2.2专业最多的一个学校。
2.2意味着即使ucl针对双非的学生大部分专业是90的门槛,但如果你申2.2的课程,一样也可以87+左右就可以拿offer。在list的话其实80就行。
对于很多英本拿2.2学位的学生来说,ucl就是他们最终学校,毕竟没有其他学校在捞他们了。英国就是这点不好,对绩点的要求是贯穿本硕的,不像美国,你搞点有的没的综合经历,学校也给你offer了,英国不是,绩点是先行条件。
综合这几点,就问你申请季开始的时候,你要不要先来一波捡漏。外加UCL本身是那种先到先得的学校,这种机制下,学校就不会像lse或ic那样,申请周期拉的很长,搞择优录取。ucl这种快的话,其实一周就出offer了。
属于好学校里面,相对快的一个学校了,基本你背景差不多够门槛线了,就捞你了。被捞的感觉,别提有多酸爽了。
总了个结:其实申请季开始,最适合捡漏的学校还不止这两个。以26fall开局来说,像更靠后点的南安以及格拉,也属于好捡漏系列。建议早申。至于Bristol,这个学校属于快节奏的行情,本身也无所谓捡漏不捡漏的,背景到了也差不多好申到。
只不过,布里斯托今年肯定申请量会更大,位置会分发的更快,offer差不多满位的时候,会把学生丢hold pool里面,什么时候放出来,也不好说的。还是得早攻。
至于其他学校,说实话,你早晚都一样,尤其是曼大,lse,ic,kcl,Edinburgh这几个老资历学校,不要问,你快没用。反而慢就是快,你慢慢的把材料准备扎实了,可能下结果到时候还稳定点,等于是快了。你只能等他一轮一轮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