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通过非升即走的青年教师都去哪了?你绝对想不到

随着高校非升即走状况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已注定无法留校。就在前不久,某知名高校特聘副研究员因项目申请接连失败,发生坠楼事件,非升即走竞争,极其惨烈。

这种现状也迫使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无奈大龄转岗,重新选择岗位甚至职业。TA们的现状如何呢?这部分被迫“走”的“青椒”们应当何去何从?

没有通过非升即走的青年教师都去哪了?你绝对想不到

图源:知乎

01非升即走的“青椒”们有话说

985非升即走,转战西部双非一本

A博士

基本情况:2020年博士毕业后与南方某985高校签订为期三年的特聘副研究员合同,任期内能够带硕士生,无编制,但基本享受职工待遇。同年学院共入职12名博士,最终只能留下一名。三年期满竞争不过,无奈转战西部某双非一本,最后拿下副教授岗位顺利入职。

发展现状:目前已经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定居。学校整体待遇不错,虽然是副教授,但是好在学校有对口学科博士点,并且也有团队,研究方向在全国也算是排得上号。工资方面比985特聘副研低,但整体福利待遇较高,子女教育甚至家属医疗都有相应的配套。现状非常满意。

想对大家说的话:接受非升即走政策在当前可能是并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大部分高校都会通过各种手段逼走TA们不想要的人,所以这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博士可以选择做海外博后,回国后单位选择更多,条件也会更好;或是选择低一层次的学校,无需非升即走会更加安心。

东部某211非升即走,海归再归海

B博士

基本情况:2021年英国某Top100高校博士毕业,回国后无编制入职东部某211,两年考核期未成功,思索再三决定回到英国重新求职。目前在英国某政府机构下属单位工作。

发展现状:和国内相比,英国的整体工作环境相对轻松。与高校有所不同,政府机构的研究部门通常需要政策制定,因此工作的重心并非做科研,而是更加强调应用。从工资水平绝对值来看,是国内期间的三倍左右,但是生活舒适度上远不如国内,甚至时常是月光族。但总的来说英国的环境相对较为快乐,目前第一阶段目标是落实永居身份,确保后续顺利升迁。

想对大家说的话:由于本硕博一直在英国就读,所以其实对国内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当初回国也是考虑父母年龄大了,希望能够留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于是几乎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顺利入职。

但由于在英国学习生活太久,实在低估了国内职场的复杂环境,刚入职现实就给了我下马威。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上级欺负下级的情况时有发生。最终竞聘长聘岗位也是因为同事之间打分相对较低而遗憾失败。在思考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回到英国,最坏的打算就是时常两边飞。

没有通过非升即走的青年教师都去哪了?你绝对想不到

同城985到双非一本,年轻人不要直接入职双非

C博士

基本情况:博士毕业后导师让我尝试留校,经过几年努力之后顺利留下,但是只能给普通准聘教授,具体什么时候转正还要等学院老教师退休,并且需要经过新一轮两年考核期。果断拒绝后到同城双非一本应聘,顺利成为长聘教授。

发展现状:工资待遇虽然不如当时留校高,但是生活状态轻松很多,压力也变小了。因为自己的学科偏向应用,所以在辞职之后项目也跟着过来了,但唯一的弊端就是要重新组建团队和买设备,导致入职的前两年并没有什么产出,只能带着几个硕士做横向。这两年才稍微有所起色。

想对大家说的话:很多博士认为逃离非升即走就能顺利“上岸”,实际上如果以讲师身份直接入职双非一本,暗藏的“坑”更多。如果真的想要躺平,就需要积累够实力之后直接以教授或者副教授身份入职

否则入职之后就会让你以各种理由做助管、班主任、辅导员等等,有的甚至还需要一定的考核期,通过了才能去教师培训中心拿教师资格证。还有的规定了明确的授课时长,想要升职就必须要拿到青基。不仅如此,这期间你必须单打独斗,没有足够的生源,这也是双非一本当中往往拥有大量高龄讲师的原因。

985非升即走,离开学术圈,转向研发岗

D博士

基本情况:海外博士毕业后联系985高校特聘研究员,考核要求为三年发表两篇一区拿到青年基金。最终由于青年基金申请三年没有拿到,被迫非升即走。现在在同城某国内头部公司做研发岗。

发展现状:工作时间早九晚五,基本没有加班,而且日常工作和在高校内完全一样,但是工作重心转向了研发和应用。企业工作的一个好处是不需要带研究生,但是会有一些校企合作的项目。工资方面是高校的3倍,但是公积金和其他社保方面交的会比较低。所以综合看下来我觉得条件和高校差不多

想对大家说的话:很多博士生和我当初一样,非常害怕离开学术圈,离开高校和研究院。这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大家这么多年的求学之路一直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突然换一个环境,意味着要重新起步、重新打拼。

但事实上,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同学来说,进大型企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企业招聘博士的起薪很高,并且工作内容与高校科研基本一致。所以综上来看,如果不喜欢高校的非升即走或勾心斗角,可以尝试选择大企业入职。不过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实习经验,确保能够胜任工作。

02加入“非升即走”的赛道,要注意些什么?

确定合同一致性

很多青椒反应,目前有些高校在招聘特聘副研究员等无编制岗位时采取“阴阳合同”。为保证考核要求的一致性,在入职前要和学校确定好合同的具体细则以及考核规定,防止临时加码。

没有通过非升即走的青年教师都去哪了?你绝对想不到

图源:《知识分子》

在读博期间就要留好后路

非升即走看似是卷三年,实则需要用更长时间积累的成果来打赢这场硬仗。很多博士会在成果达到足够毕业并且满足找工作的要求之后,开启“囤”成果模式。即使在读博期间有新的工作和产出,也会留到入职之后再来发表。这样一方面给自己留够了后路,另外一方面也给自己争取了入职后更多的空余时间。

打破信息差

如果真的不幸在非升即走赛道当中落入下风,也要努力打破信息差,找到合适的落脚点。现在很多城市正在布局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为广大博士提供了诸多求职的机会,可以重点关注。

没有通过非升即走的青年教师都去哪了?你绝对想不到

图源: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写在最后

在“非升即走”日益常态化的背景下,青年教师面临的不只是去留问题,更是一场关于生活抉择的深度考验。从南下求稳到再归海外,从体制内周旋到企业研发的转身,那些“走”的“青椒”正在用各自的经历,重新书写学术之外的广阔人生

不论你是正在赛道中奋力一搏,还是准备转换方向寻找新岸,关键在于看清规则,提前布局,保持自我。因为不论前路几何,始终有另一种可能,值得你去追寻。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牛津VS剑桥学院怎么选?选学院比选专业更重要 各学院申请数据大揭秘!

下一篇

2025 年 GCSE 成绩:今年英格兰成绩最好的地区是哪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