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岸忠告:一定要多拿几个候补offer!

今年保研上岸,候补将不再是备胎,而是主角!

过去大家眼里,候补只是“聊胜于无”,能拿到当然好,拿不到也无所谓,毕竟要想靠候补上岸,看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

但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候补释放的规模就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候补上岸的人也比想象中的多。

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年的推免录取数据为例,会计专硕录到了候补第3位,审计专硕录到了候补第5位,金融(行业)候补更是录到了第9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亦是如此,国际商务专业录取14人,但录到了优营23名;企业管理专业录取9人,但最后录取到了优营18名,候补了正录取人数的翻倍。

候补上岸的比例开始凸显,更何况今年形势骤变:夏令营取消、优营效力缩水、高校纷纷超发优营、扩容候补,而这必然引发大规模的鸽潮,候补上岸的可能性将比往年更大。

接下来,老师就从今年的候补形势以及往年的候补数据两方面跟大家分析,为什么说今年保研上岸,候补将不再是备胎,而是主角!

01、今年上岸靠候补,何出此言?

老师这就带领大家从现实形势与数据两层入手,详细分析为什么今年候补,反而成了上岸的可行通道~

候补上岸的底层逻辑

01、常规录取顺序上

各院系对于候补er的说法五花八门,有的叫“合格营员”,有的叫“A-档营员”,例如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则以“A-档营员”来代表候补营员。

保研候补效力往往弱于正取营员:正取的同学基本填报即录取,妥妥的“上岸预备役”;而候补er则需要眼巴巴地望着前面的人放弃资格,才有机会被招生老师“翻牌”。

若有优营弃权,招生老师会结合空缺名额以及候补顺序一个个打电话确认,直到名额满了为止。尤其是对于热门学院、热门专业,整个候补过程就像排队买限量款,能不能轮到自己,全凭运气。

今年上岸忠告:一定要多拿几个候补offer!

图源: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官网

http://come.tju.edu.cn/info/1013/10593.htm

02、防止鸽穿,提前预防

这年头,“互鸽互海”已是基本操作,每个保研er都想手里攥着好几个offer,唯有这样心里才踏实。

可对高校来说,这相当于自己只有被鸽的命运,毫无主动权,于是高校也开始“反向操作”:超发优营、狂扩候补名单......

这波操作既是为了保住录取KPI,也是在越来越不确定的招录环境中,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届时即便被鸽,也不至于到开启九推的地步。

03、名额不定,增减未知

每年九月国家推免系统开放前,录取名额都可能面临动态调整,即接收名额有可能增加,而这种情况下,已经经过筛选的候补er往往比九推生源更容易得到院校的青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还有些新设专业由于知名度不高,报考的同学较少,以致于未完成当年的招生指标,此时学院就很有可能从其他专业的候补同学中选取愿意接受专业调剂的同学来填补空缺。

除了常规的录取逻辑,今年形势的变动也在诱发候补er上岸概率的提升——没有夏令营提前锁定生源,很多高校也怕预推免再被鸽穿,于是纷纷选择“提前撒网、广泛囤人”,像上交物院、西交航院今年就明显存在超发优营、扩容候补的情况。

今年上岸忠告:一定要多拿几个候补offer!今年上岸忠告:一定要多拿几个候补offer!

图源:小红书http://xhslink.com/m/aTuspJSPrE

http://xhslink.com/m/3AiNQFXxfWF

理论上,今年候补上岸的可能性的确很大。但光说无凭,现实中的数据到底站不站我们这一边?往年的候补er,最终真的都成功逆袭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往年实实在在的录取数据~

01 、常规候补上岸

大多数保研er认为会放弃优营的人终归是少数,候补上岸也纯纯是小概率事件,“能补上简直是烧高香了”,但现实告诉我们不必太消极,因为不少985高校都有候补上岸的情况,且候补人数较多,例如——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2024年总共录取了22名推免生,其中7人来自夏令营优营候补,且候补到了第28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年总共录取了202名推免生,其中预推免候补达到了41人,占比总录取人数的20%;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总共录取143人,其中直博候补到了最后一名,学硕候补到第138名,专硕候补到第70名......更多数据详见下表 ↓↓↓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年保研亦是如此。往年能候补上岸的院校,今年候补上岸的概率只会更大。

因为高校知道自己以往被鸽很惨,面对今年要么预推免要么九推的情形,院校只能发更多的优营和候补,既保证优秀的生源质量,又能应对更大的鸽潮,同时确保于系统开放后的24小时内完成当年的推免招生工作。

02、 按照排名录取上岸

除了直接设置候补名单,还有的高校采取了更隐形的“压力转移法”:给予所有参营者“优秀营员”称号,却严格按排名先后录取,例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4年总共录取105人,其中国际商务录取22人,最终录取到了第26位,数字经济专业录取21人,最终却录取到了第52位。

这就意味着,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许多看似已拿“优营”的同学,实际上仍处于候补状态。而在今年的波动下,超发优营的院校往往也是做好了被鸽的准备,排名靠后的优营同学上岸概率同样也是在增大。

不过,候补虽然性价比高,但终归没有100%的事情,同学们在拿到候补后,还是要多投递,争取拿到有效力的保底offer。

总结

无论是现实形势还是真实数据,都说明今年的候补有望成为一条潜力巨大的上岸途径。同时,今年很多夏0营、预n拒的同学会提问:“今年的趋势直接等九推行不行”?

对此,老师想说,请务必多多投递,候补的效力再弱,也比没有入营来的好。没有候补,即便后期鸽子链启动,0入营选手想借此上岸也并非易事。

02、候补,也要注意避坑!

候补机会虽多,但坑也不少!盲目等补录、只押一个学校、候补期间彻底躺平……一不小心,就可能从“可上岸”变成“没学上”。

01、候补与排名

候补有时候就像开盲盒,排名靠后不一定就没戏,排名靠前也未必稳稳补位。

所以保研er千万别自己胡乱揣测,一定要积极主动地给招生老师打电话、发邮件,礼貌询问录取进度,及时判断自己的候补可能。

同时,保研er也可以提前关注该校往年的最终推免名额数量及名单。

假如名额数量与优营名额数量差不多,但是优营名单和最终上岸名单匹配度不高,或是最终上岸名单多为候补名单中的学生,那就意味着这个学校候补上岸的几率会比较大。

此外,如果这所学校去年也开放过九推,那今年候补转正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02、候补太少

保研er们要注意如果想靠候补上岸,只拿一个候补offer,基本等于没退路。毕竟候补的本质是概率游戏,非1即0。如果有多个候补offer,一个没补上,还能迅速切换下一个。

tips

老师建议

千万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所院校上,再理想的学校,也可能因为前面的人一个都不放弃而彻底关闭通道。所以,哪怕现在手里已经有了一个候补,也尽量在后续阶段多投多面、多争取几个机会。

03、等候补,也要主动出击

等候补的过程最忌“干等”,以为在虔诚守候,实际是在浪费黄金投递时间。

不管现在手里有几个候补,都只是后备选项,预推免和九推的申请都不能停。继续打磨材料、扩大投递范围、保持面试手感,才是真正明智的策略。

毕竟有很多保研er都是在等候补的同时,又拿到了更理想的offer,更早一步稳稳上岸。

写在最后

保研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候补不代表被动等待,而是一种策略、一次机会,更是一场心态的考验。无论保研er此刻手握几个机会,或仍处于0 offer焦虑之中,都请记住:每一次投递、每一次面试、每一次主动联系,都在悄悄为我们铺就更稳的上岸之路!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26申请季美国大学标化考试政策汇总!越来越多大学要求SAT/ACT考试成绩……

下一篇

帝国理工毕业生收入全英第一!2026fall前十热门专业申请要求速看!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