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生入学返校请注意!这份防控指南请查收

各位同学注意啦

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流行季节

我省持续高温多雨

蚊媒密度快速上升

随着秋季开学的临近

新生报到、老生返校即将陆续开展

为切实保障同学们身体健康

与校园正常教学秩序

现将入学返校相关防疫要求告知您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并积极配合!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1、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

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

2、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

3、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潜伏期1~12天,常为3~7天。

新老生入学返校请注意!这份防控指南请查收

1、发热:

急性起病,发热以中低热为主,部分患者可为高热,可伴畏寒、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热程多为1~7天。

2、关节痛:

为基孔肯雅热的显著特征,可为首发症状。初始为单个或两个关节疼痛,常在24~48小时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可呈对称性分布。主要累及远端小关节,如踝、指、腕和趾关节等,也可累及膝和肩等大关节。疼痛随运动加剧,关节僵硬,可影响活动。受累关节周围肿胀、压痛,少数大关节受累者可出现关节腔积液。

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在发病数天内恢复,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超过12周,有的甚至持续18个月以上,个别患者遗留关节功能损害。

3、皮疹:

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4、其他:

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和肌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淋巴结肿大伴触痛,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部分患者出现结膜炎,少数出现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和葡萄膜炎等眼部表现。

极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脑炎、脊髓炎、心肌炎、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如何有效预防-

基孔肯雅热的防控关键在“防蚊”,按照“返校前返校途中返校后”三个阶段,不同场景有不同侧重点。

1、返校前

健康自检别偷懒:出发前3—5天,每天监测体温。如果出现“高热+关节痛/皮疹”,千万别硬撑,及时去医院就诊,等症状完全消失后再返校,避免带病出行。

防护物资备齐全:

✔物理防护:蚊帐(尤其是住低层宿舍的同学)、密纹纱窗贴(可备用)、电蚊拍;

✔化学防护:含避蚊胺(DEET)、驱蚊酯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派卡瑞丁刺激性更低,适合敏感肌)。

2、返校途中

返校途中做好防蚊措施,穿着尽量覆盖手臂和腿部的浅色长袖衣裤,暴露皮肤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的驱避剂,途中及时补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避免在绿化带、草丛等长时间逗留。

3、返校后

1.减少暴露:在蚊虫活动高峰期(早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2.穿着防护: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3.驱蚊防护:正确及时使用驱蚊液、驱蚊贴等驱避剂,减少被叮咬几率。

4.宿舍防蚊灭蚊:(1)安装蚊帐并确保完好无损。(2)科学使用电蚊香片/液。(3)及时清理宿舍内积水,如空调冷凝水、饮水机托盘、花盆托盘、废旧容器等。(4)高频次开展宿舍灭蚊。

5.持续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突发高热、严重关节疼痛等症状,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并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等待安排临时隔离就医。切勿自行前往教室或公共场所。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康莱德五大领域解读|脑洞大开 这些中学生的创新点子也太酷了吧!

下一篇

香港插班选“英中”还是“中中”?“新来港”家长的教育抉择难题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