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们一票难求的英国名校凭什么为双非学生敞开大门?

相信留学圈很多人听过这样的例子,同样申申请UCL,国内某双非背景学生顺利拿到了offer,而周围某985学霸却收到拒信。他成绩比我还差,怎么会被UCL录取的?现在学校的招生逻辑,早就不是只看“出身”了。

双非背景并不意味着就被名校拒之门外,就算是G5院校,至少UCL还是非常“亲民”的,除了教育理念的不同,UCL自有一套运作逻辑。对于双非学生,只要能给自己带来流量,能证明不是来混日子的,就会给你入读UCL的机会。

UCL推出了很多复合型专业,名字里带上了数据、计算机、商业,一些人看到专业里的这些关键词,立刻就被吸引过去。其实懂的都懂,说好听点叫“跨学科创新专业”,说难听点就叫“缝合怪”,真正入读之后才发现跟自己理解的不一样。

曼大在这一点上做的更完善,甚至完全能推出一套商业逻辑,顺便在留学圈打响了名气,还能收获一波“校友力量”。差异化申请是被曼大玩明白了,上面有G5、爱丁堡,下面有布大、华威,曼大就是能吸引数量庞大的双非学生。

不是曼大降低门槛,而是对一大批教育焦虑的学生进行的“精准招生”,核心专业保持在该有的水准,其他专业只要你愿意来,并且达到符合要求的成绩,曼大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你一张入场券。

布里斯托大学也差不多是这样,只不过布大的节奏更快,成绩达到要求直接下offer,财经类双非申布大商科反而更有优势。就连你的王KCL,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冷。不然这两年也不会备受留学生欢迎,QS排名还一路高歌猛进。

KCL把中国院校分成两类,一类是Prestigious,也就是知名院校,另一类是Recognized,也就是所谓的认可院校。双非院校基本在第二类,商科、计算机、法学这些专业很难进,但其他专业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此外KCL虽然学校规模没有UCL和曼大那么大,专业设置也没那么多,但适合双非学生“镀金”的专业还是有的,比如市场营销、国际发展等等。KCL这两年竞争激烈,双非学生想拿offer,最重要的不是出身,而是成绩。

很多人说留学申请存在“鄙视链”,英本海本背景站在最顶端,下面是国内985/211背景,再往下是双非院校。英国名校可能不接受“低分高录”,但从没说过双非就不能上名校,真正的鄙视链只在学生自己的想法。

名校的大门,只要你认真规划,找准方向,并且把成绩刷到标准线以上,就会为你敞开。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level 4门比3门更有申请优势吗?牛剑G5大学2026fall政策更新!

下一篇

顶尖美本2029届新生数据出炉!哥大、布朗等校录取偏好全解析!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