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万人挤爆美本申请系统!留美降温是谎言?

美国签证收紧,最近不少家长带着这样的焦虑来咨询,可翻开最新的申请数据才发现 —— 所谓的 “留学寒冬”,更像是 “焦虑滤镜” 下的误判。

Common App 刚开放 4 天,就有 37.9 万名学生注册账户,比去年同期激增 13%;哈佛、普林斯顿等顶尖名校的国际生比例不仅没降,反而创下新高,耶鲁、斯坦福还官宣扩招……

37.9 万人挤爆美本申请系统!留美降温是谎言?

数据打脸 “留美寒冬”

别再被 “签证收紧” 的消息带偏,真实的美本申请市场,其实是 “热度不减、机遇增多”:

1. 申请人数逆势激增

Common App 作为美本申请的核心平台,数据最能反映真实趋。2025-26 申请季刚开放 4 天,注册学生数就突破 37.9 万,同比增长 13%。要知道,这还是在 “签证政策收紧” 的讨论声中实现的增长,足以说明美国高等教育对全球学生的吸引力没减,尤其是中国家庭,仍将留美视为提升学术视野的重要选择。

2. 顶尖名校国际生比例稳中有升

此前在美国国际教育协会(NAFSA)此前预测国际新生人数可能下降30%-40%,但名校的实际数据却截然相反:

哈佛 2025 级新生入学率达 85%(历史新高),国际生占比 15.8%,和往年优质区间持平,意味着想进哈佛的国际生,依旧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普林斯顿更明显,国际生比例从去年的 12.1% 涨到 14.1%,亚裔学生比例也从 23.8% 升至 27.1%。这背后不是 “门槛降低”,而是名校更看重 “多元化学术背景”,而扎实的学业基础,正是多元背景的核心支撑。

3. 多所名校官宣扩招,名额变多但学业标准没松

耶鲁宣布每年新增 100 个本科名额,斯坦福新学年多招 150 名本科生,加州大学系统、莱斯大学也跟着释放更多名额。但别以为 “名额多了就好申”,招生官在访谈中明确提到:“扩招是为了寻找更多‘学术潜力足、能适应高强度学习’的学生,不是降低标准。”

比如斯坦福新增的名额,主要面向 “STEM 相关专业”,而这类专业的申请,AP 微积分、物理等核心课程的成绩,仍是重要筛选依据。

扩招机遇下,

学业硬实力才是 “通行证”

很多家庭觉得 “扩招 = 机会变多”,却忽略了 “申请人数也在涨”。37.9 万申请者抢新增的名额,本质是 “竞争维度更聚焦于学业实力”。尤其是想冲击顶尖名校,这 3 个学业关键点必须提前做好:

1. GPA 和核心课程成绩

不管是哈佛还是普林斯顿,录取生的 GPA 普遍在 3.9+,AP/IB 核心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文学)几乎都是 5 分 / 7 分。

2. 学术适应力

很多学生能考出高分,却在入学后跟不上。美国大学的课堂强调 “批判性思维”“学术写作”“小组研讨”,比如普林斯顿的文科课程,每周要读 200 页以上的文献,还要写 3000 字的分析论文,若提前没练过学术写作,很容易 GPA 滑坡。

去年有个学生托福 112、SAT1550,顺利进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但因为不适应 “学术论文的引用格式”“课堂辩论的逻辑表达”,第一学期 GPA 只有 3.2,不仅影响后续的奖学金申请,还让研究生规划变得被动。这也是为什么 “提前培养学术适应力”,比单纯刷分更重要。

3.学业规划的 “连贯性”

名校不仅看 “高中成绩”,更看 “成绩背后的规划逻辑”:比如高中修了 AP 生物,大学想申生物工程,那高中阶段是否有 “基于 AP 知识的小科研”?修了 AP 计算机,是否尝试过 “简单的编程项目”?

这些 “连贯性” 的学业经历,能证明 “你不是为了刷分而学习,而是有明确的学术目标”。

抓住留美机遇,

学业准备要 “提前踩准节奏”

2025-26 申请季是 “扩招 + 热度不减” 的特殊时期,想在 37.9 万人中突围,学业准备不能 “临时抱佛脚”,而是要分阶段做好衔接:

1. 申请前:搞定 “核心课程 + 学术能力” 双基础

9-10 年级:打好 GPA 基础,同时确定 1-2 个目标专业方向,比如想申 CS,就提前学代数、几何,培养数学思维;

11 年级:集中攻克 AP/IB 核心课程,比如申工科的学生主攻微积分、物理,申商科的主攻经济、统计,同时开始练学术写作(比如写短篇分析论文);

12 年级:利用申请前的时间,把 “学业经历梳理清晰”,比如 AP 课程对应的小项目、课堂论文,这些都能成为申请材料的加分项。

2. 入学前:做好 “学术衔接”,避免开学后掉队

拿到录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很多学生忽略了 “入学前的学业过渡”,比如:

提前适应美国大学的教材阅读节奏(每天读 50-100 页英文文献);预习核心课程的基础知识点(比如用 AP 教材衔接大学微积分);练学术写作的格式和逻辑(比如 APA、MLA 引用规范)—— 这些准备,能帮你在开学后快速跟上课堂节奏,避免 GPA “开倒车”。

最后想说:

37.9 万人挤爆申请系统,名校扩招又提标,其实在告诉我们:留美依旧是优质选择,但 “靠侥幸就能上岸” 的时代早已过去,扎实的学业硬实力,才是抓住机遇的核心。不管是申请阶段的分数冲刺、学术经历打磨,还是入学前的课程衔接,每一步都需要精准规划。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朝阳义塾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下一篇

秋招已经开始!应届生如何应对0工作经验问题?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