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Foxnews,侵删
今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心惊的事。
31岁的保守派媒体人Charlie Kirk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遭遇枪击,子弹打中了他的颈部,人当场就被送去医院抢救。
特朗普很快在社交媒体上确认了Kirk的死讯,整个美国政坛与媒体圈为之震动。
图源:nytimes
枪击发生后,犹他谷大学4.4万名学生接到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就地躲避。警方开始逐栋楼排查,学生们都得在警察护送下才能离开校园。学校马上宣布,9月11日到14日期间,所有课程和活动全部取消,整个校园完全封闭。原本充满朝气的大学校园,转眼间就变成了让人心惊胆战的危险地带。
但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这在美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CNN一直在追踪美国校园枪击案的数据,结果看了让人直皱眉头,不忍卒睹。这就是传说中大美利坚的“自由空气”吗?
美国的校园枪击案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社会病”。截至 2025 年 9 月 10 日,美国今年已经发生 47 起校园枪击案,其中 24 起发生在大学校园,另外 23 起发生在中小学。这些枪击案夺走了19条生命,至少77人受伤。
CNN统计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在校园里(包括教学楼、操场、停车场、校车这些地方)发生的枪击,哪怕只有一个人中弹都会算进去。就算是枪支走火也会统计在内。当然,如果开枪的是警察或保安,那就不算了。
图源:CNN,侵删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趋势正在恶化。
- 在2020年疫情初期,由于学校停课,校园枪击曾一度大幅下降。
- 然而,自2021年起,案件数量逐年攀升,2021、2022、2023、2024 连续四年刷新纪录。
- 2024 年至少发生 83 起校园枪击,为 2008 年以来最高。
- 而 2022 年则被称为“最致命的一年”,共造成 47 人死亡,其中包括震惊世界的德州尤瓦尔迪 Robb 小学枪击案(19 名学生与 2 名教师遇难)。
这一切都让人不得不追问:
在美国这个教育资源顶尖的国家,为什么学生和教师却要时刻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如果学术机会与个人安全同样重要,那么除了美国,还有没有同样顶尖、却更加安全与稳定的留学选择?
安全与社会环境的对比
在美国,校园安全已经成为教育之外无法回避的现实。虽然美国的学术资源确实强大,但对于留学生家庭而言,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相比之下,英联邦国家的社会氛围与校园安全水平,确实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心的学习环境。
- 英国:校园安保做得很严,学校和社区配合得也好,枪支基本是禁止的。伦敦、剑桥、牛津这些大学城,虽然也会有些小偷小摸的治安问题,但大规模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乎没听说过。
- 加拿大:整个社会氛围都很友好,移民多,国际学生融入起来也容易。根据加拿大政府的数据,校园暴力事件的比例比美国低太多了,特别是涉及枪支的事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教育和生活结合得很好,政府对国际学生的保护很到位,有专门的留学生服务热线和心理辅导,支持体系做得相当完善。
对于想读博士的同学来说,这种稳定和安全不只是保护身体,更是做研究必需的心理保障。本来科研压力就够大了,如果连基本的生活安全都没法保证,哪还有心思搞学术?
学术制度与培养优势
英联邦教育体系还有个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硕博培养方式。
- 研究导向: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博士项目基本都是纯研究型的,不像美国那样要上一堆课程。如果你已经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种模式会更适合你。
- 学制更短:英国读博一般3-4年就能毕业,澳大利亚也差不多;美国动不动就要5-7年甚至更久。对国际学生来说,这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差别可太大了。
- 国际化氛围:英联邦国家的国际博士生比例普遍很高。比如牛津大学有一半的博士生来自英国以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更是汇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
图源网络,侵删
代表性院校与优势学科
既然谈到留学选择,就不得不落到具体学校和学科。
下面这几所英联邦院校,在全球硕博申请者中都特别受欢迎:
英国 –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一直强调“个性化”和“研究导向”的教育理念。对研究生来说,牛津有很多授课型和研究型的课程可以选:
- 硕士:MSc in Social Data Science、MPhil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这些项目在学制上一年到两年不等,适合希望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人群。
- 博士:牛津博士通常为 3-4 年,最突出的学科领域包括政治学、法律、医学和古典文学。博士生在导师制的引导下,很早就能独立发表论文,并参与跨院系合作。
牛津的独特优势在于,它不仅是学术殿堂,更是全球人脉的交汇点。从政策制定者、诺奖得主,到跨国公司高管,牛津校友网络覆盖全球,极大地提升了硕博毕业生的流动性与影响力。
英国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LSE)
LSE 是全球社会科学的标杆,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影响力比很多综合大学都强。
- 硕士:MSc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MSc Finance、MSc Human Rights and Politics 等课程,几乎每年都吸引来自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课程设计紧贴现实问题,学生常有机会直接参与联合国、IMF 或世界银行的项目。
- 博士:LSE 的 PhD in Economics、PhD in Law、PhD in Sociology 极具国际声望,博士生不仅要在学术上做出原创贡献,还会被鼓励将研究与公共政策结合,产生实质社会影响。
LSE最大的优势是把“理论—政策—实践”结合得特别好,所以毕业生在国际组织、智库和顶级高校都很吃香。
加拿大 –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作为加拿大最大、科研实力最强的大学,多伦多大学的硕博教育覆盖面很广。
- 硕士:热门项目包括 Master of Engineering (MEng)、Master of Information (MI)、Master of Global Affairs (MGA)。这些硕士项目与多伦多的产业和政策环境紧密结合,适合想在北美直接就业的学生。
- 博士:多伦多大学的 PhD in Computer Science、PhD in Neuroscience、PhD in Education 在国际学界都占据强势地位。博士生常常参与 Vector Institute 或 SickKids Hospital 等顶尖研究平台的合作项目。
UofT 的优势在于它是北美最具国际化的研究环境之一。博士毕业生如果选择留加,受益于宽松的移民政策,很容易在学术或产业界找到稳定发展路径。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
ANU一直是澳大利亚硕博研究的领头羊。
- 硕士:Master of Climate Change、Maste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aster of Public Policy 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课程。ANU 的硕士课程偏研究导向,常常是博士申请的前奏。
- 博士:Ph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PhD in Political Science、PhD in Astronomy 具有突出竞争力。博士生不仅有校内资源,还能借助堪培拉的地理优势,直接接触政府与政策机构。
ANU的特色是科研和国家战略结合得很紧密。如果你想进入国际政策或环境治理领域,这里几乎是最理想的起点。
新加坡 –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虽然新加坡不是传统的英联邦国家成员,但它沿袭了英联邦教育体系,同时有强烈的亚洲特色。
- 硕士:NUS 的 MSc in Computer Science、MB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吸引大量国际学生。硕士学制紧凑,通常 1-2 年,性价比极高。
- 博士:PhD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PhD in Computing、PhD in Public Health 是 NUS 的王牌项目。凭借新加坡政府的科研资金支持,博士生常常有机会参与国际级科研大项目,科研硬件与经费支持都非常优厚。
NUS 的优势在于:亚洲中心+全球舞台。博士毕业后既可留在东南亚发展,也可以轻松进入欧美学术圈。
中国香港 – 中国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HKU 的教育模式深受英联邦传统影响,但同时兼顾中西文化。
- 硕士:HKU 的MSc in Finance、Master of Journalism、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在亚洲影响力巨大,尤其在国际化就业上优势明显。
- 博士:PhD in Law、PhD in Education、PhD in Medicine 都有强烈的国际竞争力。博士生不仅能享受英语科研环境,还能与亚洲区域研究紧密结合。
中国香港的博士生资助体系完善,大部分博士都有机会获得全额奖学金或生活补助。对于希望在亚洲立足,同时保持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学生,这是一个极佳选择。
教育本该是最安静的事业,但在美国,太多次的新闻让我们看到,即使是最神圣的校园,也挡不住社会的枪声和撕裂。那些年轻生命的逝去,成了无数家庭心里永远的痛。
安全感、学术深度和未来发展,如果这些能够完美结合,那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托付青春和理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