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学、家长开始知道,升学并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路,参加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年班、高校专项等特殊类型招生的学生越来越多,各高校也十分重视自主选拔,只靠裸考想上名校已经越来越难。
而作为这些政策核心最受高校认可的学科竞赛,也开始步入更多人的视线。那么学习学科竞赛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优等生都开始学习竞赛,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学竞赛!
有更大机率进入名校
以清华、北大为例,2025年通过高考统招(普通批+提前批)进入清北的学生约占50%,而另外50%左右的学生则是通过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竞赛保送等特殊招生渠道获得录取资格。
很多对升学路径并不了解的家长或许还认为,高考才是进入清北的唯一机会,但当这份升学数据摆在面前时,一定会令不少家长感到非常震惊。要知道,纯裸分或许只能上一本,但若是有了竞赛降分傍身,一本线也有机会上清华北大!
五大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是被官方认可的,升学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目前参与面最广,竞赛选拔考试公平公开的升学途径之一。竞赛不是升学的捷径,而是一份保险。竞赛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理想大学的敲门砖。
强基计划入围
在强基计划的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各校校考的成绩占比为15%。表面上看,高考成绩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但是在强基计划招生的模式中,高考成绩在折算成百分制后,它们的分数级差将被进一步缩减。
折算百分制的计算方式为(高考分数/750)*100X85%。
以此计算,700分折合后为79.33分;690分折合后为78.2分;680分折合后为77.06分。这也意味着,如果依靠高考分数入围的话,折算成百分制后,绝大多数考生的分数差距在1—2分之间,高考在顶尖选手之间几乎不再具有区分度。
很简单的道理,报考清华或北大强基计划的学生,他的高考成绩有可能是700分,也有可能是680分的,但不大可能是650分、630分的学生。传统高考模式下,690分比700分低10分,可能相差了几百个排名;但在强基计划模式折算成百分制后,仅仅是相差了1.11分,而这1.11分,完全有可能在校考环节被逆风翻盘。
由于校测的考试更偏向于竞赛题(无论题形、难度皆是),因此在这校测上,学科竞赛生的优势将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提升考试技巧和学习能力
学习竞赛不仅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需要热情、兴趣和对生物的好奇心。任何一科的竞赛学习都需要克服许多挑战,甚至要沉下心做一些也许一开始不能带来明显快感的事情。但也正是这一过程磨练了大家的毅力、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好奇心驱动”是许许多多最后成功走完竞赛之路,上岸清北的同学们的共性。
培养竞赛思维,反哺高考
每一门学科都有相应的思维方式,参加赛事活动可以锻炼学科思维能力,拓展学科素养。看问题会更通透,知识学起来比较容易。
高中参加生物竞赛培训对于备战高考也能起到一定帮助,竞赛可以加深你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如果没有在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迅速提升对高中生物知识的理解。
总之学竞赛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新的体验以及新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课内生物无法教会的。并且参加赛事活动要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同领域的高手较量,经历挫败后的成长过程可以磨练心性,也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且还可以提前探索到前沿的学科知识!学竞赛无论是升学还是对于思维的养成都是超有帮助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