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大新闻刷爆朋友圈,国家终于在鼓励生育上直接发钱了~
简单来说:2022年起出生的娃,都有钱领。新生娃给钱,存量娃也给钱!!!
8月下旬已经陆续开放申领内地育儿补贴怎么领?
新闻一出来,粤省事都被挤爆了。
有许多家长关心:如何提交育儿补贴申请?什么时候可以申领育儿补贴?
✅补贴对象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补贴标准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图源:央视新闻
✅申领金额对照表
育儿补贴按年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
(1)对于202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婴幼儿,可连续申领3年补贴,共计10800元。
(2)对于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且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补贴金额。具体算法见下表。
✅如何申领和发放
香港:生一个奖2万
推多项政策鼓励生育
香港在支持育儿和家庭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和社会服务。
一、每名初生婴派发2万港币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新生婴儿奖励金计划,自2023年10月25日起,为每名符合条件的#新生婴儿提供2万元现金奖励,助力家庭育儿发展。
该计划为期3年,目前已累计发放超过8亿元。
✅当前申领条件:
1.婴儿须于2023年10月25日至2026年10月24日期间在香港出生;
2.在递交申请时,父母其中一方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满足要求即可同步申请2万元现金奖励,无需额外资产证明!
二、在职家庭津贴(职津)计划」
在香港,许多家庭面临着育儿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为了解决这一困扰,香港特别推出了「在职家庭津贴(职津)计划」,旨在鼓励家庭自力更生,减轻代际贫困的问题。通过这个计划,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不同额度的津贴,帮助他们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
✅当前申领条件:
申请「在职家庭津贴」的基本要求相对简单:
只需满足工作时数、收入及资产的相关规定,便可以顺利申请到津贴。
具体来说,津贴的发放额度根据家庭的收入情况,可能是全额、四分之三或者半额。
在申请时,家庭成员需如实申报在香港及海外的所有收入和资产。
1. 住户资产
土地、房产(自住物业除外)、车辆/船只、的士/公共小型巴士牌照、投资、股份/经营业务以及银行存款/现金等。
2. 收入包括
工资(扣除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的雇员强制性供款)、提供服务的报酬、业务盈利、以及租金收入等。
了解不同津贴对应的收入和资产上限也是关键。
以一个四口之家为例,父亲全职工作,母亲则在家照顾孩子。
如果父亲每月工作200小时,家庭收入为18000元,拥有的资产总值为300,000元,那么在2024年4月或之后的申请月份,这个家庭每月就可以领取4830元的津贴。
✅补贴申请官方入口:可以在【HK银河港教育】公众号,聊天对话框内回复【育儿补贴】关键词,即可获取相关申请指南及入口不过对于这些政策,舆论的反应并不热烈,大家普遍觉得2万港元太少了,犹如“劳斯莱斯5元优惠券”。
实际上,香港的生育补贴只是现金给得少,其他形式的福利可一点也不少。
15年免费义务教育
养育小孩过程中,最大的开销来自教育。香港目前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义务教育,比内地的9年义务教育多出了整整6年。
另外港府每年还会给给每名学生发放2500元津贴,等于变相把书本费也给免除了。
每名子女是有13万的免税额
另外香港每生育1名子女,当年薪俸税可以获得13万港元的免税额度,同时每养育1名子女,每年薪俸税可以额外获得13万港元的免税额度。
而目前内地每养育1名子女,每个月的个人所得税只能获得2000元的免税额度,一年下来也就是2.4万元。
其实这些隐性福利加起来,香港政府给予小孩的财政投入远多于内地。只不过因为香港的物价水平过高,生活压力过大,所以仍然无法调动起年轻人生娃的积极性。
事实上,这个问题同样是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遇到的棘手难题,尤其是经济越发达的大城市,人们的生育意愿越低,不管政府怎么奖励都刺激不起来。
揆诸世界各国,往往是:
穷国家比富国家爱生孩子。
农村地带比城市地带爱生孩子。
人均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群比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群爱生孩子。
没啥钱的人比有点小钱的人爱生孩子。
不信,可以看看这些证据:列举的是世界生育率靠前的国家,基本都是目前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
前几年在微博有个很火帖子,问大家:“给多少生育津贴,你才愿意生孩子?”
评论区里,网友们开价基本都在百万以上。
有说500万的。
有说每月补贴50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