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作为全球认可度最高的国际课程之一,选课直接决定了未来申请专业的方向、GPA的难易度,甚至影响大学预修学分。
但很多同学刚接触IB时,常陷入 “盲目选HL凑难度”“跟风选热门科目”的误区。
本文从IB选课底层逻辑出发,结合不同专业方向需求、个人能力适配、学校资源限制等核心维度,给出超实用的选课干货,帮你少走弯路。
一、先搞懂 IB 选课的 “硬性规则”:别踩基础红线
IB选课的核心是“6大学科组 + 3大核心课程”,所有选课都要在规则框架内进行,这是避免出错的第一步:
1. 六大学科组选课要求
IB要求从以下6个学科组中各选1门课,共6门学科,且必须满足“3门HL(高阶课程)+3门SL(标准课程) ”的组合(部分学校允许2HL+4SL,但顶尖大学更青睐3HL)。
2. 核心课程不 “选课”,但影响选课策略
EE(拓展论文,4000字)、TOK(知识论)、CAS(创造 / 活动 / 服务)是IB的 “三大核心”,虽不算6门学科,但选课需和它们联动:
EE建议选HL学科(比如HL经济,EE就写经济相关主题),能减少重复学习压力;
TOK更适合擅长“逻辑思辨”的学生,若选了历史、哲学等HL,TOK论文会更易上手。
二、选课的“3 大核心维度”
IB选课不是 “越难越好”,而是要平衡 “申请专业需求”“个人能力上限”“学校资源匹配度”,三者缺一不可。
1. 按 “申请专业方向” 锁定 “必选 HL”
不同大学专业对IB科目有明确偏好,甚至“隐性要求”(比如牛津 PPE专业偏爱HL历史 / 经济),选课前必须先明确目标专业大类:
理工科 / 医科类
必选HL:
数学AA(HL 难度高于AI,理工科几乎都认AA)、对应的实验科学(比如申物理选 HL 物理,申医学选HL生物 / 化学);
推荐组合:
HL(数学AA、物理、化学)+ SL(中文A、英语B、经济);
避坑点:
数学别选AI HL(部分顶尖理工学院不认可);
ESS 虽属科学组,但医科专业普遍不接受ESS代替生物 / 化学HL。
商科 / 经济类
必选 HL:
数学(AA或AI均可,AA更受顶尖商学院青睐)、经济学 / 商务管理(二选一,HL优先级高于SL);
推荐组合:
HL(数学AA/AI、经济、商务管理)+ SL(中文A、英语B、生物 / ESS);
加分项:
HL经济是商科 “万能适配” 科目,覆盖申请高频考点(供需、市场结构等)。
人文社科类
必选 HL:
语言A(文学 / 语言与文学,体现读写能力)、对应人文科目(申历史选 HL 历史,申心理学选 HL 心理);
推荐组合:
HL(中文A文学、历史、心理学)+ SL(英语B、数学 AI、生物);
注意:
数学选 AI SL 即可,避免用HL数学占用过多时间(人文专业对数学要求低)。
艺术设计类
必选 HL:
第六组艺术课(视觉艺术 / 音乐HL,需提交作品集,体现专业能力);
推荐组合:
HL(视觉艺术、中文A语言与文学、地理)+ SL(英语B、数学AI、ESS);
关键:
艺术HL耗时极多(需花大量时间创作作品集),其他科目建议选 SL 降低压力。
“交叉学科”或“未定专业”
若目标是PPE(哲学、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交叉学科,或暂时没定专业,选 “万能适配组合”:
HL(数学 AA/AI、经济、历史)+ SL(中文 A、英语 B、生物 / 物理);
核心逻辑:
覆盖 “文 + 理”,保留未来申请的灵活性,且经济、历史、数学都是 “百搭” 科目。
2. 按 “个人能力” 定 HL/SL:别让 “难度” 拖垮 GPA
IB的 GPA 由6门学科(每门7分)+ 核心课程(3分)组成,共45分。HL难度远高于 SL(比如 HL 数学的知识点是 SL 的 1.5 倍),强行选不擅长的 HL,可能导致 GPA 暴跌。
判断标准:
参考 Pre-IB(或 IGCSE)成绩,若某科常年 80 分以下(对应 IB 5 分左右),不建议选 HL;
典型误区:
“为了申名校硬选 HL 物理”,结果 HL 物理只拿 4 分,反而不如选 SL 物理拿 7 分,GPA 更高;
平衡技巧:
3 门 HL 中,选 1 门 “强势科目”(比如历史常年 90 分)+1 门 “刚需科目”(比如申商科选 HL 经济)+1 门 “中等难度科目”(比如 HL 生物,比物理简单),避免 3 门 HL 全是 “硬骨头”。
三、“选课流程表”:按这 4 步走,不纠结!
第一步:定专业方向(1-2 周)
列出3-5个意向专业(比如 “计算机、电子工程、数学”),查这些专业的 “IB 科目偏好”(去目标大学官网看 “Undergraduate Entry Requirements”),圈出 “必选 HL科目”(比如计算机需要HL学AA、HL 物理)。
第二步:盘点个人能力(3 天)
整理 Pre-IB/IGCSE 成绩、平时作业分数,按 “强势(80分+)、中等(70-80 分)、薄弱(70 分以下)” 给各科分类,确保 3门 HL 中,强势科目≥1 门。
第三步:匹配学校资源(1 周)
找 IB 协调员要 “各科目 HL/SL 平均分、师资情况”,排除 “学校教得差” 的科目(比如学校 HL 物理平均分 4 分,就别选 HL 物理)。
第四步:组合优化 + 模拟评估(3 天)
初步拟定 2-3 个选课组合,比如:
组合 1(申计算机):
HL(数学 AA、物理、经济)+ SL(中文 A、英语 B、生物)
组合 2(申计算机):
HL(数学 AA、物理、生物)+ SL(中文 A、英语 B、经济)
评估哪个组合的 “HL 科目更适配能力 + 学校资源”,且能覆盖专业需求,最终确定 1 个方案。
五、常见 “选课误区” 大盘点:这些坑别踩!
误区 1:“HL 越多越好”
顶尖大学更看重 “HL 科目拿高分”(比如 3 门 HL 都是 7 分),而不是 “选 4 门 HL 但只有 5 分”。IB 的精力有限,3 门 HL 是最优选择。
误区 2:“ESS 能代替生物 / 化学申医科”
绝大多数医学院明确要求 HL 生物 / 化学,ESS 属于 “环境科学”,不算 “硬核科学”,别用 ESS 凑数。
误区 3:“语言 B 选 HL 能加分”
除非申请语言类专业(比如英语文学),否则语言 B 选 SL 即可。HL 语言 B 的写作、口语难度极高,性价比低。
误区 4:“不考虑核心课程,只选学科”
比如选了 HL 历史,EE 却写物理,等于要额外学物理知识,增加负担。EE 必须和 HL 学科绑定,这是节省时间的关键。
秋季开学季,IBDP课程学生开启新学期,那么机构开设IBDP辅导秋季班,包含全学科,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等全学科。
国庆专属旅行攻略
课程设置:IBDP同步培优班、IBDP全程班、IBDP预习先修班、IBDP冲刺班等
上课时间:课程设置分班教学,每周周末上课,校内外同步教学
课程目标:针对重难点科目进行预习先修,补缺补差,提前迎接IBDP课程挑战
机构教育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校区,线上线下培训课都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南京、天津、武汉、合肥、大连、青岛、无锡、成都、郑州、香港、宁波、重庆、厦门、新加坡等多个城市均有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