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最近不少人问我对市面上的一些原版教材的看法,作为带娃接触过、且行业相关的人,分享些对于这些教材(包括Power Up, Oxford Discover, Our World, Think, Reading Explorer, Great Writing, Unlock)的个人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哈)。

(一)Power Up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先说整体印象:这套教材现在学的人不少,设计上有点像传统的新概念青少版,但确实有进步。比如每单元会列单词、配对话,课后有语法练习,还穿插唱歌和补充阅读,不过比新概念青少版“活”很多——活动形式更丰富,尤其配套的白板软件里有很多互动游戏,能帮孩子在玩中练,趣味性强了不少。

它的框架是覆盖听说读写的,但实际上从身边的朋友的学习情况来看,我觉得有几个点值得留意:

1. 词汇量起步低:第一册全是简单词,第二册也偏基础,直到第三册词汇和阅读量才明显上来(图1是第一册,图2是第三册,可以看到对比)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2. 对“写”的要求偏早:整套教材从一开始就涉及写的练习,但对真正的“原版娃”来说不太适配——原版娃通常是听说先行,积累大量输入后再过渡到阅读,最后才碰写,而《Power Up》在词汇还很简单的时候就要求写,对刚接触英语、基础弱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所以我的判断是:

这套教材更适合英语启蒙晚、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用来积累听说词汇。但学习时一定要放低对“写”的要求。毕竟语言学习讲究“听说读写”的顺序,先拉听说、大量阅读,再碰写才合理。像我们家娃启蒙4年,阅读已经进入初章-中章的阶段,这个暑假才刚开始尝试写,对于词汇基础本身就很弱的孩子,一上来就逼他们写单词,反而容易打击兴趣。

总之,把它当听说积累的工具挺好,别太早纠结“写”,效果会更顺~

(二)Oxford Discover

再聊聊《Oxford Discover》(OD)这套教材——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我们家娃5岁时上过一段时间,聊聊实际体验(纯个人感受)。

当初选它,是看中它“全科启蒙”的特点:不光教英语,还穿插数学、科学启蒙内容,活动形式也多,对低龄娃来说不容易枯燥。我们从第二册开始学的,当时娃的听说词汇量已经不错,第二册一上来讲动物相关的内容,正好适合给她做科普启蒙。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比如刚接触就学到了“mammal”“amphibian”这类不算简单的词,但因为她听说基础好,外教上课用全英文讲,她理解起来没什么障碍。这也是OD的一个优势:话题能拓展知识面,像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简单的科学概念,搭配讨论、歌曲、视频,学起来兴致挺高。

课后练习设计也挺值得一提,整体偏有趣,不枯燥。比如会让孩子根据动物特点猜名称,或者用维恩图(Venn diagram)对比不同事物的异同,这些形式对低龄娃很友好,既能巩固知识点,又不用费太多力。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而且它对“写”的要求很低,练习大多能用打勾、画圈、连线来完成,几乎不用动笔写句子。这一点特别适合还没有写作基础的原版娃——既能在练习中接触科普知识和基础语法,又不会因为“写不出来”而有压力,完全可以配合孩子的语言发展节奏,先专注输入和理解。

不过我们在学到第三册时遇到了瓶颈:内容里加入了更多语法,还出现了信件写作、诗歌这类超出她认知范围的内容。当时的外教比较按部就班,没跳过这些部分,娃慢慢就失去兴趣了,上课不配合,最后只好停了课。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整体来看,这套教材其实可以长期学,整体比较综合,听说读写都覆盖,阅读内容也兼顾虚构与非虚构(比如科普文、信件),写作训练也有涉及。但对比后面会提到的RE和GW,OD在写作系统性和学术深度上稍显不足——比如高阶出现的信件、诗歌写作,更多是浅尝辄止,不像RE和GW那样有针对性的学术读写训练。

另外,低龄娃学的时候要注意灵活调整:比如三册出现的信件、诗歌写作,可能超出认知范围,直接跳过即可,重点抓科普、互动练习和基础语法,不用纠结内容完整性。毕竟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保持兴趣、积累输入更重要。

总的来说,OD作为一套综合教材,适合原版娃拓展词汇量和知识面,在科普启蒙和基础语法方面有优势,尤其适合想在英语学习中融入科普启蒙的原版娃,只是在高阶学术读写方面,需要搭配RE、GW这类更专项的教材来补充。

(三)Our World

接下来聊聊《Our World》这套教材——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这套国家地理出品的教材,不少国际或双语幼儿园在用。我们没上过,但身边有朋友家娃在学,聊下来大概有这些感受:

作为低龄向教材,它也配套有白板软件,互动性不错。难度上,总共就6个级别,哪怕是最高的6级别,阅读长度也就一页纸(图1),难度大概能衔接《Reading Explorer》(RE)的Foundation级(RE的最低级)(图2)甚至比蓝思值600+的文章(比如Reading Eggs里的内容)还要短、难度低一些。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不过它的优势也很明显:话题特别丰富,比如第6级别里会涉及sports、ancient mystery、chocolate等,同样是美国国家地理出的教材,和RE的选题思路有点像,能让孩子接触到多元主题;活动形式也多,有话题讨论、阅读、简单语法和词汇练习,很适合用来积累基础词汇。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但局限性也挺清晰:如果孩子已经能独立阅读章节书(“阅读入章”),这套就偏简单了,满足不了进阶需求。

总结来说,《Our World》更适合需要打基础、积累核心词汇的低龄孩子,尤其适合阅读刚起步的阶段;但对阅读能力已经过关的娃,可能就显得太浅了。

(四)Think

再来说说《Think》这套热度不低的教材——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很多家长把它当作KET、PET的备考教材,这点其实不难理解:它的题型设计和KET/PET考试比较像,部分题目的设置也贴近考试思路,对有一定词汇基础、想通过系统练习备考的体制内孩子来说,确实能针对性提升听说读能力。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但作为原版娃的家长,我不太推荐把它当主线教材:

•练习量大且偏机械:翻开书能看到大量重复的语法题、听力填空,缺乏原版学习强调的“沉浸式输入”,对习惯通过长文本、真实语境积累语言的原版娃来说,容易觉得枯燥。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内容深度有限:作为青少年教材,话题多是日常向(休闲、饮食、运动、旅行等),阅读材料也偏简单、零碎,满足不了原版娃对内容深度和广度的需求。

•写作训练薄弱:输出部分以“说”为主,写作任务多是简单对话,远不如专门的写作教材(比如后面会提到的《Great Writing》)系统实用。

其实对能力达标的原版娃来说,若需备考KET、PET,与其花大量时间刷《Think》,不如直接通过真题熟悉题型——听说读能力到位的话,刷题就能应对,唯独写作需要专项练习,这时候选《Great Writing》这类专门的写作教材,效果会好得多。

所以,《Think》更适合体制内备考需求明确的孩子;对原版娃而言,除非为了短期应试,否则不是最优选择。

(五)Reading Explorer

接下来重点聊聊我们目前正在学的两套教材:《Reading Explorer》(RE)和《Great Writing》(GW),重点先说说RE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作为美国国家地理出品的精读教材,RE最吸引我的是它的话题延续性和深度。比如我们在REF(RE最低级别)里读到的“killer plant”(图1,REF的)“King Tut”(图2,RE2的)等内容,和国家地理其他系列(比如之前提到的《Our World》)有重合,但难度和深度完全不同:OW到最高级6级才出现图坦卡蒙的主题,且阅读长度、复杂度仅接近REF甚至更短;而REF的文章对孩子的要求明显更高,一般建议阅读蓝思值600L以上的孩子来学,如果是用全英文授课,对听说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它的精读设计是亮点,我认为是用学语文的思维学英语:不只是理解单词,更注重引导孩子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意图,比如通过拆解段落逻辑,思考“事件的因果”“作者的观点是否有依据”等,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每篇文章后都有专门的“reading skill”板块,系统教孩子略读找主旨、扫读查细节、用图表分析因果关系等实用技巧,这些能力对学术阅读太重要了。

课后练习也很有料:单选、填空、词汇练习(包括词根词缀、词组搭配)都围绕阅读内容展开,不是像Think那样的机械刷题,而是为了强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此外,每单元配套的相关主题视频,能通过“文字+影像”双重输入拓展认知,让学习更立体。

补充一点我特别看重的:RE的内容和原版娃日常接触的阅读素材高度适配,这点太重要了。娃日常读的国家地理分级读物、各种科普绘本里,也满是太空、动物、自然、科技、视觉错觉这些话题——RE里的内容和这些日常输入高度重合,对孩子来说完全不陌生,甚至会觉得“哇,这个我之前见过!”

就像我女儿,因为平时接触的科普内容多,看到RE里熟悉的主题会特别兴奋,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完全没有“跨度过大”的压力。这种“教材内容”和“日常阅读”的呼应,既能巩固已有的知识储备,又能通过精读把碎片化的认知系统化,对原版娃来说,相当于在熟悉的领域里“深耕细作”,接受度和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总的来说,RE是一套对孩子要求高、但收获也大的精读教材,适合想提升学术阅读能力、习惯深度思考的原版娃。它的阅读深度和思维训练,远非侧重基础的教材能比,搭配GW进行读写联动,效果会更显著。

(六)Great Writing

再聊聊和RE搭配的《Great Writing》(GW)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这套写作教材堪称原版娃的“写作启蒙神器”,我们目前学的是GW Foundation,体验特别好

机构里常把GW和RE搭配,这点很合理:RE侧重高阶精读,阅读难度高;而GW同级别(比如Foundation)的阅读素材难度很低,完全服务于写作训练,两者互补性很强。

它最打动我的是“从零开始”的系统性,特别适合听说阅读积累不错、但写作基础几乎为零的原版娃,可以看得出我家写是完全零基础(图1从字母开始学着写,图2单词拼写一堆错误)。但是它的内容设置很很合理,循序渐进,比如GW Foundation的入门内容,从最基础的“大小写规则”“标点符号用法”开始,一步步教孩子抄写简单句子、给打乱的单词排序、练习基础拼写,完全贴合低龄写作的认知节奏(图3-5)。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我们学第一单元时,写作任务是“写自己的家庭”,整个过程设计得水到渠成:先学句子规则,再练单词拼写,接着做写作填空、改错,然后仿写范例,最后才能独立写出关于自己家庭的内容。这种“拆解步骤、循序渐进”的模式,让孩子不会觉得写作难,反而能在成就感中慢慢建立信心。上了五节课之后她已经能写出一个简单的段落了(最后一张图)。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GW的进阶路径也很清晰:

• Foundation级:聚焦单词拼写、简单句子和基础段落;

• 1级:学习写更复杂的段落(如过去、现在、将来时态的表达);

• 2级:练习有特定目的的段落(定义、对比、分类、观点等);

• 3-4级:进阶到论文写作。

这种从“句子”到“篇章”再到“学术写作”的梯度,完美匹配原版娃的能力成长,和RE的精读训练形成“输入-输出”闭环。所以对原版娃来说,RE+GW的组合真的很适配——用RE夯实阅读和思维基础,用GW系统提升写作能力,两者搭配,学术读写能力能稳步进阶。

(七)Unlock

接下来聊聊Unlock,我认为它是学术英语进阶的“全能选手”。在我女儿学完REFGWF之后,我会让她衔接Unlock 1。下面聊聊为什么。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作为综合性教材,Unlock能衔接基础学习,平稳过渡学术英语,助力提升综合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以下说其亮点与使用逻辑。

一、定位:比RE更学术,综合能力全覆盖

Unlock优势在“学术性”与“综合性”。若RE侧重阅读专项,Unlock则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话题、练习更贴近学术场景,兼顾四项技能。

教材按难度分级,Level 1话题日常(如家庭、社区),Level 2、3延伸至环境、科技伦理等深度主题,难度递升,助学习者适应学术语境。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二、设计逻辑:以读促写、以听促说

Unlock的“输入输出闭环”亮眼:

• 读写册:每单元围绕核心话题,借2篇阅读(第二篇常为范文)积累素材;经讨论梳理思路,再学写作所需语法(如连接词),最后完成写作,输入输出自然衔接。

• 听说册:与读写册话题呼应,借听力材料输入,设计讨论、陈述练习,实现“以听促说”。

三、亮点:批判性思维+实用练习

1. 重批判:满是开放式问题,如“想在大公司工作吗?优缺点?”“退休后做什么?科技能否改变老年生活?”,倒逼分析论证,这是学术英语关键能力。

2. 练习扎实:有“判断正误”“词汇匹配”巩固基础,也有“逻辑排序”“观点概括”提升高阶能力。

3. 写作设计优:逻辑类似GW,重“过程性”(审题、提纲、初稿、修改),比Think更系统。

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浅谈市面上的英语原版教材

四、使用建议:和RE、GW同级穿插

Unlock常作RE、GW“平行拓展教材”,同级互补:

比如Unlock2可配RE2+GW2,学完一套再学另一套:RE补阅读素材,GW磨写作语法,Unlock充听说练习,四项技能均衡提升。之后再进阶到Unlock3、RE3+GW3,形成“专项+综合”闭环。

想从“日常英语”升级“学术英语”又不偏科,我认为Unlock值得一试,能培养课堂、论文、演讲核心素养。

最后我想说,无论选用何种教材,核心都在于扎实培养听说能力,以此为基础平稳过渡到阅读,并且将阅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这才是提升语言能力的关键所在。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澳门大学人文学系全奖博士招生 | Prof. Groom

下一篇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好的电池”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