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的世界排名榜单新鲜出炉,帝国理工学院QS蝉联全球第2,香港大学则以QS第11名继续领跑亚洲。
但排名背后,是美国留学政策波动引发的 “英国热”,是香港高校非本地生比例放宽至 40% 带来的申请热潮,更是无数申请者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有些学校看似触手可及,实则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有些院校虽不常出现在 “梦校清单” 顶端,却藏着高性价比的逆袭机会。
今天就带大家透视一下26Fall英港大学的申请格局,用最新排名和招生数据告诉你:哪些是需要 “氪金级” 实力挑战的 “神仙打架区”,哪些是性价比超高的 “潜力股院校”。
01、“慎选区”:这些名校的竞争激烈到超乎想象
LSE:文社科领域的 “学霸绞肉机”
在2026QS排名中位列第56名的LSE,堪称 “小而精” 的典范,但也因此成为了社科类申请者的 “噩梦”。
根据最新申录数据,给大家打个预防针。这两个专业没有中国学生收到Offer!
*除了8个未公布Offer数的专业和1个未公布申请数的专业。
✅人类学和法学
✅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
如果你的梦想专业正是那些Offer数为0的专业,除非是真的真的热爱,不然可以考虑换一个相近的专业申请,至少先保证有offer到手。那么今年的录取者都递交了什么样的成绩呢?我们一起来看
LSE 经济专业
学术成绩:4A*(实考:数学A*;高数、物理、经济均预估A* )
TMUA成绩:8.0
LSE 数学与数据科学专业
学术成绩:4A*(数学、高数、物理、经济均为预估A*)
TMUA成绩:8.9
LSE 国际关系
学术成绩:数学 经济 地理 预估A* 中文实考A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offer holder 成绩
可以发现,大家都用远高于申请要求的成绩向offer发起挑战。除了递交远超官方要求的标化成绩之外,还有实考科目和笔试高分成绩加持,真真是卷上天了。
对比25申请季和26申请季的专业清单,我们发现LSE悄默声发大招了——新增经济学与数据科学(BSc in Economics and Data Science)专业。
LSE官网录取标准是A-Level:A*AA-AAB,IB:37-38分(HL776-666),另外,LSE许多竞争激烈的专业都会要求或者推荐申请者递交相应的笔试成绩,大家也要注意一下。
IC:工科生的 “学术修罗场”
QS全球第2的排名让帝国理工学院成为工科生的 “圣地”,但这里的申请难度同样令人望而生畏。
2024年IC共收到中国学生申请数7331份(上一周期为7078份),同比增长约3.4%,其中发放Offer数仅为1530封(上一周期为1607封),申请热度持续飙高,发放的Offer数量一路走低,Offer率可想而知,比去年略低,仅为20.87%。
一高一低两大数字背后,是IC全球声誉日隆的吸引力,更是万千学子逐梦顶尖理工殿堂的缩影。而Offer率的下降,本质是学校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追求更精准的人才匹配,所以大家不要过分焦虑,认真准备即可。
图片信息来自:IC官网
接下来的申请季,IC也是新动作不断,取消两大专业;六大热门专业提高IB分数要求,将原先的38分提高到39分,包括: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士、地球与行星科学+(一年硕士)、地质学文科学士、地质学理科学士、地球物理学学士、地球物理学+(一年硕士)
*左边25年要求,右边26年要求
实际上在23Fall的时候,IC就已经涨过一波IB的分数:化学工程 IB录取要求从39提高到40分…由此来看,IC提高筛选门槛已成事实,所以想申请IC的同学,文书、笔试、标化等每一环节都要兼顾好。
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梦校” 的申请红海
作为 QS 排名第35名的罗素集团成员,曼大以其悠久历史和广泛声誉成为许多申请者的 “保底梦校”。但2015年以来,曼大的中国留学生翻了四倍左右,这个飞速增长的人数在2023/24申请季迎来了首次回落,比上一申请季减少了100人左右。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26 Fall曼大足足取消了64个专业,凭借此举一跃成为最“狠心”的院校!
可以上下滚动的图片信息汇总来自:曼大官网
总的来看,这些取消的专业多为语言相关的交叉专业,可能是因为相对小众,申请人数少,才被曼大“狠心抛弃”。也再次提醒同学们,注意在招生数据中“百发百中”的专业,要结合申请数的多少等因素,综合选择。
那么26 Fall有哪些新选择呢?
截至目前,曼大上新了一个专业——文化、创意与媒体产业。近日,曼大也更新了该专业的申请要求(A-Level:AAB),对该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哦。
02、“推荐区”:这些高性价比院校值得重点关注
华威大学:“王曼爱华” 中的隐藏福利校
作为罗素集团成员且QS排名第74位的名校,华威大学打破了 “高排名必高难度” 的申请魔咒。2024申请季数据显示,华威对中国大陆学生的 offer 率高达 75.1%,较去年上涨近 7%,在 “王曼爱华” 中堪称最慷慨的存在。
2026申请指南透露,华威大学将电脑系统工程(Computer System Engineering)专业的A-Level要求从A*AA降至AAA(数学成绩为A),IB要求也从总分38降到了总分36(HL数学AA成绩6分)。
图片来自:华威大学指南
此外,华威大学的专业列表里少了不少科目,比如语言学其下的多门语言学与小语种的交叉专业都已不在指南里展示,工科方面,电子工程专业也不见了!莫不是要取消了?这对想要学习这两种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个打击啊!
不过华威也不是只一味的取消专业,2026年还是上了几个新专业的!其中包括只招收本地生的五年制含基础年的国际管理和可持续创新设计两大专业。
图片来自:华威大学指南&官网
对于成绩中上的申请者,华威既能提供名校光环,又能降低冲刺风险,不妨考虑一下哦。
但需要提醒大家:最近几年华威大学的排名降得厉害,U.S.News和软科排名直接掉出英国前10,只有QS排名还勉强维持,如果你重视雇主声誉和实际技能培养,尤其是商科、经济类方向,华威依然有竞争力。但若你更看重国际综合声誉和长期学术积淀,则需要谨慎考虑。
港前三:亚洲顶尖的 “务实新选择”
香港申请正在进入内卷小高峰,申请人数也水涨船高。如果还有人在把港校当做“保底校”,那属实有些轻敌了。而从数据、横向的申请难度对比中,我们可以理性地推导出港校申请的真实难度。
在港前五中,友好程度排名为:港城市>港大>港科技>港理工>港中文。
颠覆认知的是,香港部分高校的录取甚至比牛剑还难。去年,剑桥录了254位中国学生,牛津录取了178位中国学生。港科和港中文的录取人数加起来才196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牛剑申请更多难在笔面试,而香港则真是因为学霸太多太卷。
既然那么卷,为什么那么多学霸还依旧愿意卷香港呢?因为它真的很香。
在英美港加四大留学地中,美国顶尖院校学费高达40万人民币一年,英国每年学费在10~26万人民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部分专业学费飙升至30万一年,相比之下,香港留学费用低廉,10-16万一年学费,生活费则丰俭由人。
此外,香港地区奖学金政策友好,如果有4A*以上的AL成绩,则有机会拿到全额奖学金;港中文则设置了不同的奖学金门槛,1A*2A(除了中文课)以上的成绩,可获得对应奖学金。
图片来自:港科技官网
在专业设置、就业选择等方面,香港高校也有许多优势。大家熟知,香港十分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因此本科针对性很高,高校会开设许多细分专业,比如英国本科少见的量化金融一些专业还与时俱进地融入了AI。
便宜离家近、专业针对性强、校友网络强大、国际化认可度高...也难怪香港会成为家长们的留学“平替”选择。
03、英港同申以下几点真的要注意!
实话实说,英港同申已经是不少同学的首选,虽然英国和中国香港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在申请上,却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这里我们给大家讲一下英港同申要注意的要素,想要offer两手抓,先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学术成绩很重要
英港两地高校的重要共同点就是:看重学术成绩!根据我们的总结来看,港大、港科技和港中文的offer holder通常都有4A*的成绩,而港理工和港城市的offer holder通常都有2A*-3A*的成绩,所以搞好成绩是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面试难关躲不掉
英国需要笔面试的大学就那么几所,但港校这边需要笔面试的情况就比较多了,尤其是面试,港大、港中文、港城、港理工等都有要求。
而面试又是最考察一个人真正积累和学术能力的方式,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才能有好结果,所以我们强烈建议,一旦确定申请港校,就要开始做面试方面的准备和积累。
这里我们整理了需要面试的学校和专业,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第三:时间线要明确
英港同申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时间安排。港校和英国大学申请在重要时间点上有多处重合,港校申请真的不是英本申请“顺带手”的事,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英港同申开始前,就规划好时间线,只要明确关键节点,同申就不是难事!
26Fall的英港申请战场,既是 “神仙打架” 的竞技场,也是 “潜力股” 辈出的机遇。记住!最好的留学选择,从来不是别人眼中的 “名校”,而是既能实现学术追求,又能让你发光发热的 “舞台”。新一轮申请季,愿你既敢挑战高峰,也善发现蓝海,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