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 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为推动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教育中的赋能作用,9月23日,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委会、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体育教育专委会于上海万科双语学校召开“体育赋能教育,运动点亮成长”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不仅标志着上海首个民办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正式落地,更将以联盟为载体,聚合联盟各学校体育特色项目,打造“百校千品”的校园运动风尚,助力其成为上海优质教育新的名片,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会长姚期,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体育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校长盛雅萍,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体育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德英乐教育总校长许青川,及联盟校各校长、体育教育相关教师近百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前,参会同仁参观了万科双语学校的滑雪、赛艇、攀岩、棒球等王牌课程场馆,与对上海民办学校体育教育的实力与发展潜力充满期待。

研讨会现场全记录

01、授牌启新程:上海首个体育教育联盟,定义育人全新内涵

擘画蓝图

专委会 2025 年下半年工作聚力特色品牌建设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会议伊始,盛雅萍副会长全面解读了体育教育专委会 2025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专委会将通过专题研究、科普视频制作、优质资源整合、强化宣传推广等举措,持续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推动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实现新突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上海民办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品牌。

01、专题研究

驱动实践

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开展《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专题课题研究,构建科学、系统、可推广的支持体系;举办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融合式培训专题沙龙,实施学生科学体质健康干预计划,筹备体育嘉年华活动。

02、科普视频

普及知识

围绕青少年科学运动习惯养成、运动干预方法、运动损伤预防等主题,制作科普视频,普及科学运动知识。通过学校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广泛传播,普及科学运动理念与健康生活方式,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03、资源整合

赋能特色

联动高校、研究团队、运动队,及社会体育场馆、俱乐部等资源,夯实理论基础,拓展学校体育教育空间、丰富课程供给,满足学生多元化体育需求,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向特色化、专业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04、完善机制

强化服务

健全专委会内部工作机制,构建成果交流与协作体系,提升工作效能与服务能力;依托协会和各校宣传平台,系统展示民办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成果,加强优秀案例和研究成果宣传推广,助力联盟学校高质量发展。

正式授牌

联盟校携手守护青少年健康 共筑上海体育教育崭新面貌

姚期会长、盛雅萍副会长、孙学文副会长、许青川副会长为与会联盟校正式授牌,首批49所学校正式成为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联盟学校

作为上海首个正式的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此次授牌不仅是资源整合的起点,更肩负着 “打造沪上体育教育新风尚、成为上海优质教育新名片” 的使命,将携手联盟校共同守护青少年体质健康,推动民办学校体育教育迈向新高度。

02、畅享经验:各校亮特色,彰显体育育人价值

德英乐教育

以王牌项目立标杆,成联盟体育教育先行者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上海德英乐教育总校长许青川分享了德英乐旗下学校 “体育育人,乐化英才” 的特色体育教育模式。该模式既高度契合国家《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6)最新政策导向,又融入德英乐教育文化与生态,践行 “激发无限潜能” 的育人目标。

目前德英乐覆盖学生超 5000 人,构建起K12 一体化、三段进阶、全景赋能、全面育人的特色体育课程框架—— 幼小阶段侧重启蒙普及,初中阶段注重发展提升,高中阶段聚焦融合超越,依托四大王牌体育项目(滑雪、赛艇、攀岩、棒球),搭建学生从赛场通往未来的桥梁。

优质课程背后,既有大量硬件投入,更有世界冠军级教练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且在实践中形成了极具价值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材料。同时,德英乐坚持体育与心育双轮驱动,让学生在运动中历练身心,培养抗挫能力、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力。这不仅助力学生斩获优异赛事成绩,更塑造其坚毅人格、改善其亲子关系,还为学生开辟了双通道体育升学路径,助力其通过体育实现未来发展。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以体育核心为基,筑五育并举之路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上海民办立达中学的体育教师顾文经、班主任金津津从不同视角分享体育教育经验。顾文经老师介绍,学校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注重系统化设计与跨学科融合,明确各年级体育教育阶段性目标,以大单元教学深化课程建设,并通过月度、季度、年度品牌赛事,推动体育与德育、智育深度融合。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金津津老师自豪表示 “在立达,人人都是体育工作者”。她曾带领学生备战足球联赛,邀家长共设计战袍与吉祥物以拉近亲子距离;日常中,即便中考班级也坚持夜跑计划,有效缓解学生压力、提升学习效率。

此外,立达中学还创新时间空间配置、强化安全保障、融入数智技术,为体育核心素养培育与 “五育并举” 提供支撑,助力学生提升体质、增强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上海市民办交大南洋中学

体艺融合育特长,适性发展筑通途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上海民办交大南洋中学常务副校长张莉,分享了学校以体育赋予教育温度的实践。该校有25年办学历史、80%学生为寄宿生,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将体育作为兼顾学生需求、家长认可且具未来价值的切入点。

学校推行体育与学习双轨并行,避免学生“二选一”,事实证明体育优异者学习效率更高,学校既保持亮眼升学率,也为体育特长学生提供优质平台。此外,学校特邀国家队总教练周燕、女足裁判刘思彤驻校指导,坚持“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凭“专业人做专业事”保障资源,探索出可复制、可持续、开放交流的发展路径,让体育照亮学生独特未来。

微论坛

百校千品,解锁校园运动活力生态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在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熊莉娜主持下,特色体育教育微论坛围绕“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活动开展”展开交流。

德英乐实验学校金悦校长介绍,学校构建“体育课+大课间+特色课程+体育社团与校队+体育课后服务”五维体系,实现学生每日运动2小时,还以双师模式、AI数据平台赋能体质健康管理。宏星小学季翌丽校长分享“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互补”的“拼图式”策略,课内设“基础+专项+特色”课程,课后搭“学—练—赛”平台,借AI系统记录运动情况,落实运动目标。燎原双语学校王浩校长表示,学校以体育实现 “减压不减质”,拓宽课程维度引入新兴项目,以“三教一体”保障师资,并建保障评估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王攀副秘书长,则从科学角度,分享了专委会接下来的体育嘉年华将以“玩”为核心,让联盟校师生都能享受运动的快乐。他也表示专委会将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以体育为纽带赋能联盟校协同发展。

03、所有的教育都是“体育”:无体育、不卓越

研讨会尾声,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会长姚期为所有分享学校点赞。他坦言,自今年 6 月上任以来,已走访 20 所学校,每所学校的体育教育实践都令他震撼。“我对体育情有独钟,中学、大学时是足球队队员,至今仍在感受到体育的独特魅力。”

姚期会长向与会同仁分享了他对体育的深刻理解:体育是一种精神,能培养良好意志品质,传递 “更强、更快、更团结” 的信念;体育是一种生活,能愉悦身心、增进人际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体育是一种优质教育途径,为学生提供 “另一条跑道”,不仅对学习有积极助力,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走得更远。体育关乎个人未来、家庭未来与国家未来,是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我们的这项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德英乐教育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始终坚守 “激发无限潜能” 的初心,前瞻性地打造四大王牌体育项目,以系统化、专业化的体育教育体系,在联盟校中形成示范效应,为行业探索 “体育赋能未来成长” 提供了优质样本。

此次上海首个民办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的成立,意义深远。它不仅打破了民办学校体育教育的校际壁垒,构建起 “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协同发展” 的协作网络,更为区域民办校园体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体育从 “单一学科教学” 向 “赋能全面育人” 升级,助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与核心素养培育,彰显“为了每一个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本原。

都知道阅读重要,但让孩子爱上阅读真难!

上海首个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启新,打造沪上优质教育新名片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袋鼠数学竞赛vs奥数】适配人群、升学价值全对比 帮娃选对赛道!

下一篇

文科也能+数据/AI?交叉量化硕士成2025Fall“黑马” 2026Fall如何准备?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