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号,在香港城市大学的官网上公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从2026年9月入学的内地本科招生开始,香港城市大学将更改在内地的招生录取模式,从原来在内地高考志愿提前批填报,改为自主独立招生,各省不再设录取名额限制,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考虑,其内地本科招生申请系统将于2025年11月中旬开放。
1、独立招生VS统招
港校针对内地高考生的招生模式主要分为统招和独立招生两种:👇👇
👉统招:优势在于流程简单,分数透明,考生只需在高考出分后通过提前批次填报志愿,学校依据高考裸分(不含加分),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独立招生:这种模式选拔灵活,不占统招志愿,考生可以在冲刺内地高校的同时,向这些港校提交申请,多一次升学机会。
学校在录取时除了参考高考成绩,还会综合考虑面试表现、竞赛奖项、社会实践等因素,为综合能力强、希望多路径冲刺的考生提供了更多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统招的话每个省份都有固定的招生名额;但独立招生的话,各省市不设名额上下限,全国择优录取,这对于来自高考竞争激烈省份(比如河南、山东等)的优秀学生尤为有利,只要足够出色,录取机会将更大。
2、为什么要改为独立招生?
1️⃣多元选择与灵活选拔:
统招录取完全依据高考裸分,遵循分数优先原则,高分者即获得入场券。而独立招生则采用综合评价模式,其选拔视野是面向全国的,不再局限于某个省份内的分数排名,旨在更全面地衡量学生的潜质。
事实上,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近年招收的内地高分学生后续发展来看,部分学生入学后的表现并未完全达到预期。尽管他们的高考总分不俗,英语成绩也普遍在120分以上,但距离应对全英文学术环境的要求仍有差距。一些学生甚至在入学一年后,仍难以完全适应全英文授课。
不可否认,高考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多项能力——无论是逻辑思维、记忆力、分析能力还是观察力,顶尖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通常显著优于其他批次的学生。
然而,当学习场景转换至一种更强调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模式中,原有的分数优势未必能直接转化为适应优势。我们观察到,不少内地高分考生在赴港求学初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挑战:适应能力强的学生能逐步调整,但也有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
因此,香港城市大学退出高考统招,实质上是希望突破单一分数标准的限制,通过独立招生获得更大的选拔自主权,从而更灵活、也更精准地遴选出与其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的学生。
2️⃣打破省份名额限制:
在统招模式中,每个省份对港校的招生名额通常有限。而单独招生取消省份固定名额上下限,有助于优秀考生不受省指标限制影响,只要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无论来自哪个省份,都有平等机会被录取。对于某些高考分数虽高但所在省名额很紧张的考生尤其有利。
3️⃣强化国际定位,吸引多元人才:
统招在全国的每个省都有投放录取名额,而且必须要招满,因此学校未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再加上全国范围内,中西部,南方北方教育的差距,直接造成了全国各地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度不均衡的情况。
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一直致力于吸引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学生。独立招生模式更接近海外高校的申请制,有助于学校选拔出更适合国际化教育环境的学生,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国际化定位。
4️⃣降低报考风险,增加录取机会:
对于考生而言,报考港城大将不再占用其内地高考的志愿名额,相当于额外增加了一次被顶尖名校录取的机会。即便未被港城大录取,考生的统招志愿依然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申请风险。
3、26年高考生如何应对?
面对港城大招生政策的重大调整,有意报考的考生应提前做好规划:👇👇
⭐关注官网信息:及时关注港城大官方网站公布的招生资讯和申请要求。
⭐提升英语能力:港城大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良好的英语能力是录取的重要考量因素。建议考生高中阶段加强英语阅读和口语训练。
⭐准备申请材料:个人陈述、推荐信等材料需要时间精心准备。建议考生提前规划,确保材料完整且贴合港校的选拔偏好。
⭐平衡高考与申请:在准备港城大申请的同时,不能忽视高考复习。高考成绩仍是录取的重要依据。
香港城市大学的招生改革,既是港校招生策略的主动调整,也为内地高考生打开了“分数 + 能力”双轨竞争的机构道。对于 2026 届及以后的考生,需尽早了解独立招生规则,针对性提升综合实力,同时关注官网信息,避免因流程不熟错失机会。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