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公,是指被上海家长称之为“神仙学校”的三所上海名校。也许光看三公的高考成绩,并不属于上海名校中最拔尖的那一批,那为什么三公在上海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依旧那么高呢?
今年Grace老师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上海三公的优劣势,只有把优劣势都搞清楚,才知道孩子是否适合报考上海三公。
01、上海三公优势分析
全市招生,不限户籍和学籍
上海三公除浦外对生源地有倾向外,其他两所学校都是面向全市招生,不限制学生的户籍以及学籍。而且招生也是公开招生,招生信息透明公开,不用家长四处打信息差,费力占坑位。
一贯制升学,避开中考升学压力
三所学校都是一贯制直升的学校,上实和上外的直升率基本在95%以上,浦外的直升率会稍微低一些但是也是能够达到75%以上。孩子不用经历中考的“厮杀”就进入到一个不错的学校,轻松了家长,也轻松了孩子。
升学成绩亮眼,升学路径多元
三公学校虽然不算是上海高考成绩最拔尖的那一批学校,但也绝对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上实一本率能达到100%,上外和浦外的一本率也能够达到90%以上。此外上海三公每年有很多学生是被保送的,有一些学生会选择出国深造,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
具体各校2025年高考情况可以参考我的往期文章,都帮大家汇总好了:985录取率74%!从高考数据看,“三公”还值得报吗?
教育成本降低,性价比拉满
上海三公都是公立学校,收费标准也都是按照公立标准收费,这在上海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教育成本中,真的不值一提。而且学校综合实力也非常不错,可以说性价比拉满!
02、上海三公劣势分析
竞争激烈,上岸率低
伴随着诸多优点而来的就是三公上岸难度。上海三公每年报名超万人,最终仅录取900多人,上岸难度非常大。光是拿到面单就已经是优中选优的过程了,2025年上海三公各校的录取率如下:
上外附中:录取率20%
(1800人面试、录取360人)
上实:录取率14.58%
(960人面试→录取140人)
浦外:录取率28.67%
(1500人面试→录取430人)
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从报名到拿面单再到面试,三公每一轮都在筛选,不像一些民办学校可以考运气摇号进入,三公录取流程透明,需要通过初筛,然后考试,最后才能录取。每个环节都考验孩子的综合能力,都是硬实力的PK。
对理工科学生助力相对较弱
上外和浦外每年保送的人数近百人,但是都是保送到外语类专业,如果学生未来想要学其他专业,这条路径就走不通,只能通过高考。
不过,三公这两年也越来越重视理科培养了,例如这几年上外附中在高中五大联赛中拿的金牌数,稳居第五,仅次于四校。
03、上海三公的面单录取偏好
那么对于想要报考三公的同学和家长而言,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够拿到上海三公的入场券?因为三公是学校自主选拔,所以其实每个学校的选拔标准都会有所不同。
上实:学科均衡,特长优先
学科均衡:偏重校内成绩稳定(如全科全优)、无短板的学生。
特长加持:部分学生凭借科创、艺术等差异化能力突围,如机器人竞赛获奖或市级乐器展演经历。
随机性较强:有AMC8高分但无校内荣誉的“偏科牛娃”可能落选,而二星章+校优的“综合型”学生更受青睐。
上外附中:星级章+英语
核心指标:大队长/三星章几乎是“标配”,2024年上外面单中54.9%学生拥有一二星章。
英语成绩:小托福850+是隐形门槛,超23%录取者达到此分数,同时注重口语表达,如FreeTalk和听译能力。
数学门槛放宽:AMC8不再是硬性要求,部分无竞赛成绩但逻辑思维强的学生仍能入选。
浦外:英语+科创双驱动
语言能力:小托福850+或PET优秀是基础,浦外面单中28.3%学生有AMC8成绩,但更看重英语实际应用(如跟读、翻译)。
科创差异化:青创赛、机器人竞赛等证书成为加分项,尤其是浦东生源中科创背景学生占比显著。
04、机构KET课程
针对上海三公备考,机构开设面单专项辅导和完备的AMC8+小托福三公培训课程,帮助孩子数学+英语两手抓,还有语文素养提升孩子竞争力。我们的教研团队经过多年授课经验打磨,助力同学们提升!
◾班级设置:3-8人小班
◾课程类型:三公数学/三公英语/专项辅导
◾课程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开课,课程可回放,反复学习
◾授课语言:面向国际/国内学生,双语授课/纯英文授课
◾线上授课:采用classin教学,可以和老师实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