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政府向9所美国大学发布了一份“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的备忘录,要求这些学校在招生、录取、学费等方面进行调整。
在契约所有条款中,与国际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两项:
💥 本科国际学生比例不得超过15%
这一新政的推出,预示着美国大学的招生政策或将迎来重大调整。
对于正筹备赴美留学的中国申请者而言,这波政策变动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又该如何提前布局、做好应对?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
01、“学术契约”的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卓越学术契约”共涵盖10项核心条款,涉及录取标准、校园管理、师资招聘及资金监管等多个方面,核心内容包括👇
- 禁止在招生或财政援助决策中考虑性别、种族、民族、政治观点、宗教等因素。
- 要求所有本科生申请者参加标准化考试,如SAT或ACT。
- 推动学术自由政策,废除那些“故意惩罚、侮辱并甚至煽动对保守主义思想的暴力行为”的机构。
- 反对任何破坏学习环境或骚扰学生及团体的政治示威。
- 所有大学员工需避免在官方身份下发表与政治相关的言论或采取相关行动。
- 严格打击因非学术原因导致的成绩膨胀或下滑。
- 确保保持“单性别空间”在浴室和更衣室。
- 捐赠额超过每名本科生200万美元的大学,对就读“硬科学”(例如STEM)的学生,免除学费。
- 本科国际学生比例不超过15%,任何单一国家学生不超过5%。
- 公开披露所有外国资金来源。
目前,范德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南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德克萨斯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布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等多所院校已收到该提案文件。
这些院校被列为“首批签署方”,可在11月21日前反馈意见。
02、对中国留学生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
👉 风险
从上述契约中可以看出:美国即将针对国际学生实施“双上限”规定:本科国际学生比例不超过15%,任何单一国家学生不超过5%。
而根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Report)公布的数据,2023/2024学年美国国际生接近113万,占全体在校学生的5.9%。中印两国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占总国际生人数的54%。
如果这一限制全面实施,中国留学生必然会受到不小影响:整体录取名额的收紧,会让本就激烈的申请竞争更趋白热化,顶尖名校的 “僧多粥少” 现象将更突出。
👉 机遇
长期以来,亚裔(含中国学生)在美本顶尖院校申请不仅不能作为“少数族裔”而被“优待”,反而可能会有更高的要求。
若契约中的第一条:“禁止招生中考量种族、性别”落地,中国学生的学术成绩优势将更易凸显,有望获得与其他少数族裔平等的竞争机会。
而契约中提到的第二条:要求所有本科生申请者参加标准化考试,如SAT或ACT。
其对于这对数理基础扎实、学习态度严谨的中国学生而言,反而是一种利好。标化成绩的重新纳入,有助于以客观指标展示学术实力,从而提升在申请中的竞争地位。
目前,美国八大藤校已有六所明确表示:2026 Fall申请必须提交标化成绩。而在藤校之外,也有多所名校已恢复强制提交标化成绩,如MIT、斯坦福、约翰霍普金斯、佛罗里达大学等。
想要申请顶尖名校,优异的标化成绩将成为“硬性门槛”。
03、面对新规留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提前规划/备考
更早开始规划提前制定备考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最后时刻仓促准备。
深入了解目标院校
尤其是目标院校的标准化考试政策及成绩要求。如果拥有亮眼的标化成绩,无论学校是否需求,都可以进行提交,展现自身实力💪
若标准化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大家可以考虑优先申请接受可选标准化考试成绩的学校🏫,或是通过其他方面的优势(如竞赛奖项)来弥补这一短板。
重视标化成绩
标化回归浪潮来袭,SAT/ACT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分成绩单已成为冲击名校的“必需品”而非“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