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2所学校停招停办!

9月28日,上海奉贤区教育局正式批复,同意风险织梦幼儿园注销办学许可证。这所幼儿园的退出,其实只是上海教育生态调整中的一个小片段——自2025年以来,上海已经有72所学校陆续停招停办了。

上海72所学校停招停办!

(截图来源奉贤教育局官网)

在这72所学校里,幼儿园基本都是民办的,像宝山哈贝、云畔欧莱、枫叶交响、东泉大地、汇之星、悦荟城这些,都在名单里。而停招停办的小学和初中,大多是公办学校,比如淞滨路小学、吴中路小学,还有民办双江小学等。

上海72所学校停招停办!

(图片来源网络 仅做分享)

停办潮背后

原因深扒

上海这72所学校集中停招停办,绝不是偶然的市场波动,而是政策监管、人口结构和市场竞争这三股力量拧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严格落实,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学校,退出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尤其是学前教育领域,之前存在的过度资本化问题,现在得到了有力遏制,那些没什么扎实教育理念、只靠营销吸引家长和学生的机构,最先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上海出生人口的变化,也慢慢传导到了教育领域。有数据显示,上海的出生人口从2016年的21.84万,降到了2023年的11.9万,七年时间里减少了将近一半。

这种人口上的波动,现在已经在学前教育阶段显现出来,接下来还会逐步影响到小学和初中阶段。

上海民办摇号

没那么挤了

学校停办潮已经开始引发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上海很多家庭的升学规划和路径。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公立学校的竞争变激烈了。

随着一批民办幼儿园和学校退出,原本打算选这些学校的学生,只能转而去找公立学校,这就让优质公立学校的学位竞争更激烈了。

特别是那些教学质量不错、性价比又高的公立学校,接下来会面临更大的入学压力。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区域平衡也被打破了。

停办的学校往往集中在某几个特定区域,这就导致这些区域的教育资源供给不够,原本就存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区域间的教育分化。

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今年上海民办学校的摇号竞争没那么激烈了。

以前很多民办学校得靠摇号才能进去,今年却出现了“报名就能上”的情况,多少有些窘迫。而且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传导下去,未来几年,可能会有更多民办学校不用摇号,学生报名就能入学。

这背后其实是民办学校的招生人数已经小于报名人数了,照这个趋势,未来不少民办学校会面临生源紧张的问题。当然,公办的小学和初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写在最后:

72所学校停招停办,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不光是上海,估计其他城市也已经出现类似的苗头了。

生育浪潮退去,在校生源不断减少,这不是某个城市的个别情况,而是放眼全国,很多城市都会遇到的问题。

在不少人看来,部分学校黯然退场,是教育行业进入“寒冬”的预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其实正是教育品质回归的黄金转折点。

因为当教育行业从“学位紧缺”的卖方市场,慢慢转向“价值竞争”的买方市场时,一场深刻的变革已经在悄悄发生:过去那种靠生源红利就能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现在能站稳脚跟、不被淘汰的,一定是那些真正有教育内核的学校——有扎实的课程体系,有稳定的师资团队,还有经得起检验的升学成果。它们不靠花哨的营销话术,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教育实力说话。

而且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些坚持下来的学校,也必须不断创新:课程要更精准地匹配学生需求,活动要更丰富多元,师资培训也要更系统、更专业。

说到底,教育正在从“有学上”的将就选择,变成“选好校”的讲究匹配。

未来,家长们不用再为抢学位焦虑,可以从容地比较不同学校的课程特色,细致考察师资配比,深入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为孩子选到更合适的学校。

这场教育行业的“大浪淘沙”,其实正在帮我们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金子”。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别让语言成绩拖后腿!美本TOP30托福/雅思要求汇总!

下一篇

VCE生物怎么学?考试结构、知识点与备考策略全解析!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