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比拼学历更有价值的几件事

很多人把留学当成一种投资,那么很容易就会进一步想到如何收回成本。接下里的选择也就比较明确了,找一个“性价比”高的院校,QS排名和就业前景都不能太差,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事实上大部人都是这么做的。

但这也容易陷入一种误区,更加注重眼前能够获得的东西,从而忽略更加长远的价值。就像择校时大多依赖QS排名,只看QS排名的高低,忽略的专业性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所以留学除了“追求回报”以外,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事情。

首先就是培养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语言一直是留学生绕不开的“痛”,就算想尽办法考过雅思,留学后发现还是融入不了环境。特别是一些留学生只申请一年制英硕,毕业后就回国了,平时还有繁重的课业,语言提升就更有限了。

然而在英国留学,相当于“泡”在一个真实的英语环境中,这是国内任何语言机构都给不了的。但要想真正提升语言能力,还需要敢于跨出舒适区。主动创造使用英语的机会,多参加本地社交活动,更要在日常场景中勇敢张口。

其次是要规划自己的职业,利用身边的资源。职业规划这件事想必大部分留学生在择校时就开始了,但很多人只停留在择校阶段。选一个职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然后就等着毕业后找工作了,在入学后其实还有大量资源可以积累。

最简单的就是利用好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里面有很多求职相关的服务,可以进行职业咨询,以及部分大企业的实习招聘都在里面。很多英国院校跟大企业都是有合作的,还可能会提供一些专属内推,直接摆脱毕业后的求职焦虑。

高学历只是一张通行证,能否成功入职自己理想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工作能力和经验。如果能在入学期间为自己找到一份高质量的实习,未来求职也会更有竞争力。谢菲尔德大学、伯明翰大学的职业发展中心服务都不错,推荐多咨询。

人脉搭建与资源积累同样重要,很多人执着于申请伦敦的院校,除了丰富的资源以外,接触的圈子也不一样。还有的人不愿意申请中国留学生多的院校,就是不想“反向留学”,想结识世界各地的人,跨文化交流会开拓自己的思维。

当然中国学生多的院校也有优势,就是可以拥有“校友力量”,曼大、格拉和UCL这样的院校,遍布全球的校友也会为求职带来助力。而且中国学生更容易抱团交流,对于申请一年制硕士的人来说也能更快建立联系。

很多人申请的院校QS排名并不高,但毕业后依然混的不错,就是利用好了留学的这段经历和资源,收获了远超预期的回报。通过留学,让学生拥有独立和自主创造的意识,拥有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这些更重要。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IG化学A*难度解析:考什么?如何冲A*?这篇全说清楚了!附IG课程培训安排!

下一篇

大胆预测:今年必是美硕捡漏年...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