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伯明翰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招收全奖博士
揭示种子植物中“雌性”减数分裂的进化起源
关于本项目
与动物类似,植物通过由减数分裂形成的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进行繁殖。现代种子植物在雄蕊中进行“雄性”减数分裂(产生携带精子的花粉),在种子中进行“雌性”减数分裂(产生携带卵子的胚囊)。二者对种子的产生以及我们的粮食安全均至关重要。许多控制雄性减数分裂的基因已被发现[1],但雌性减数分裂与之差异显著,且人们对其仍知之甚少。
像蕨类植物这类更古老的无籽植物,只有一种类似于种子植物雄性减数分裂的原始减数分裂类型。那么,雌性减数分裂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通过研究蕨类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richardii),我们首次发现,“雌性”减数分裂基因可能源自植物生命周期中另一阶段(配子体阶段)基因的重新利用[2]。SHUGOSHIN基因是验证这一假设的关键基因,该基因在种子植物的减数分裂中具有特异性,但在水蕨的其他部位也有发现。
本项目旨在通过以下实验,揭示雌性减数分裂最初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利用显微镜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水蕨中的原始减数分裂进行特征分析。
采用分子方法(RNA-seq)确定蕨类植物减数分裂期间表达的基因。
绘制雌性减数分裂基因在蕨类植物生命周期中的表达图谱(RT-PCR、qPCR)。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用蕨类植物基因替换拟南芥基因,检验这些原始基因是否能在雄性或雌性减数分裂中发挥作用。
通过在水蕨中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确定SHUGOSHIN基因的原始功能。
资助说明:
本项目为米德兰兹综合生物科学培训合作项目(Midlands Integrated Biosciences Training Partnership)提供的博士生奖学金项目,由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资助,并与华威大学、阿斯顿大学、哈珀亚当斯大学、考文垂大学和莱斯特大学合作开展。
更多详情,请访问:
https://warwick.ac.uk/fac/cross_fac/mibtp/ 或 https://www.birmingham.ac.uk/about/college-of-life-and-environmental-sciences/midlands-integrative-biosciences-training-partnership
申请方式:
如需申请,请点击此链接,注册账号,并通过大学在线招生门户提交申请:
https://sits.bham.ac.uk/urd/sits.urd/run/siw_ipp_lgn.login?process=siw_ipp_app&code1=FR167D&code2=0005。此链接为MIBTP项目专用;请勿使用其他链接申请本项目,否则您的申请可能会被拒绝。
参考文献
1. Osman J, Higgins JD, Sanchez-Moran E, Armstrong SJ, Franklin CH (2011). Pathways to meiotic recombination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New Phytologist 190: 523-544. https://doi.org/10.1111/j.1469-8137.2011.03665.x
2. Plackett ARG, Catoni M. Gene networks are conserved across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fern Ceratopteris richardii and the flowering plant Arabidopsis thaliana.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5.03.18.643782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