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美国大学不再接受“可选”SAT/ACT 最新政策解读

摘要

过去几年,“Test-Optional(可选提交考试)”几乎成了美国大学录取的新常态。自2020年疫情起,大部分高校为应对考试取消、考点关闭等情况,纷纷宣布不再强制要求SATACT成绩,一度被视为“教育公平”的体现。然而,2025年秋季的申请季传出明显的逆风信号:越来越多大学重新回到“要求或强烈建议提交分数”的模式。

MIT与藤校的政策转变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最早宣布恢复考试要求的顶尖校之一。MIT在声明中指出,学校在追踪几届“无分数”录取学生的学习表现后发现,标准化考试成绩依然能有效预测学生在科学和数学课程中的成功率。

招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确保所有申请者在学术上都能适应MIT的强度,而考试成绩是判断这一点的可靠工具。”紧随其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也在2025年10月先后发布消息,正式结束四年的Test-Optional政策。哈佛在新闻稿中提到,这一决定旨在“恢复录取标准的透明度”,同时承认社会上存在对Test-Optional制度“有利于富裕家庭”的担忧。

耶鲁大学招生办公室则强调,重新要求成绩并不意味着只看分数,而是让录取过程更具可比性。

研究支持与趋势影响

事实上,多项研究也支持这一变化。《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期刊》(AERA Journal)的一份报告显示,在GPA相似的情况下,SAT高分学生在大学第一年的留存率和学业表现普遍更好。对大学而言,这样的预测性是宝贵的。对于中国家庭,这一趋势的影响非常直接。过去几年,不少学生选择“裸申”或临时准备,如今若继续沿用旧思路,可能面临明显劣势。

尽管仍有部分大学(如加州大学系统)继续实行Test-Blind(完全不看成绩)政策,但在2025年秋季申请中,至少有70%以上的私立名校已要求或“强烈建议”提交SAT/ACT分数。除了顶尖藤校,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乔治城大学、纽约大学等也在讨论恢复考试政策的可行性。

一位常春藤联盟招生顾问在采访中指出:“疫情后的几年里,学生申请材料越来越‘同质化’,分数反而成为区分学术潜力的稳定指标。”

国际生与中国考生的应对

这场“回潮”不仅改变了美国本土学生的申请策略,也迫使国际生重新调整节奏。对中国考生而言,提前规划考试、避免一次性押宝显得尤为关键。随着SAT在亚洲考点重新开放、ACT机考中心增加,学生的备考环境比疫情期间更成熟。对2026届申请人来说,“分数重回核心”几乎已成共识。

  • 提前规划考试,避免临时准备
  • 关注各校具体政策,尤其是“强烈建议”提交分数的学校
  • 利用重新开放的考点和更成熟的机考环境

来源 Sources:

  • MIT Admissions Official Statement, Standardized Tests Required Again (2025) https://mitadmissions.org/blogs/entry/standardized-tests-required-again/
  • The Harvard Crimson, “Harvard Reinstates Standardized Testing Requirements” (2025-10-12)
  • U.S. News Education, “More Colleges End Test-Optional Policies” (2025-10)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八大藤校2025Fall新生数据出炉!申请热度与录取趋势全解析

下一篇

什么样的夏校能让高中生和MIT导师一起搞科研还发论文?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