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本科申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成绩、标化、推荐信早已是标配,可为什么总有人能“低分高录”、逆风翻盘?
答案可能藏在很多申请者忽略的一个细节里:Demonstrated Interest(表现出的兴趣)。
💡招生官到底在看什么?
美国大学录取,本质上是一场双向选择。招生官不仅要判断你是否优秀,更要判断你是否“真心”。
就像谈恋爱,你总得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对吧?
举个例子:
A同学和B同学同时申请WCU大学,成绩相当、背景相似。
B同学只是在Ins上点了个赞,订阅了邮件,却没写Why School文书,也没访校。
A同学却早早访校、参加招生会、和招生官邮件沟通,还在文书中清晰表达了自己与学校的契合度。
如果你是招生官,你会选谁?
答案不言而喻。
A同学用行动证明:我不是随便申申,我是真的想来。
❓为什么大学这么在意你的“兴趣”?
说到底,大学也是一门“生意”。
据《高等教育内幕》2023年调查,71%的招生官对完成招生目标感到担忧,而最终只有60%的学校在截止日前达标。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学非常看重“入学率”——即被录取的学生最终选择入学的比例。
录取一个“大概率会来”的学生,远比录取一个“可能放鸽子”的学生更稳妥。
因此,展示兴趣=提高录取概率,这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潜规则。
NACAC数据显示,44%的大学认为“表现出的兴趣”在录取中具有中等或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高于面试和班级排名!
🐕“舔狗”大法实战指南:如何优雅地“示爱”?
别误会,我们说的“舔狗”,不是盲目追捧,而是有策略地展示你的热情与匹配度。
索取信息:留下“追踪痕迹”
在大学官网填写信息表,订阅邮件列表。
别小看这些邮件,有些学校会统计你的点击行为。花几分钟浏览内容、点击链接,就能悄悄提升你的“兴趣指数”。
社交媒体:低调互动,高调加分
关注学校的Ins、TikTok、微博,点赞、评论、转发。
不过请注意:你的账号必须干净!别让一条不当动态毁了你的申请。
直接联系:做个“有深度的提问者”
找到负责你地区的招生官,写一封真诚又有内容的邮件。
切忌问官网能查到的问题,而是结合你的研究,提出具体、有见解的疑问。
例如:
“我对贵校的生物实验室非常感兴趣,是否有机会在申请前参与线上开放日或旁听课程?”
校园参观:线上也行,到场更佳
访校是最有力的兴趣证明。如果无法亲自去,一定要参加线上访校或虚拟招生会。
学校会记录你的参与情况,这些都是“隐形履历”。
面试与文书:最后的“告白时刻”
如果学校提供面试,一定要把握!无论是评估性还是信息性,都是展示你个性和热情的好机会。
而在Why School文书中,不要泛泛而谈,要写出具体课程、教授、项目,证明你与学校的“天作之合”。
🎯哪些学校吃这套?
不是所有学校都看重“兴趣”。
像哈佛、MIT、斯坦福这类顶尖名校,申请者众多,入学率高,一般不太在意你是否“示爱”。
但对于大多数非顶尖私立校、公立大学或文理学院来说,表现兴趣很可能成为你的“隐形加分项”。
具体每所学校的政策,可以去Common Data Set中查询关键词“Demonstrated Interest”。
美本申请早已不是“填表+交文书”那么简单。
在人人都在卷成绩、卷活动的今天,学会“聪明地展示兴趣”,可能是你脱颖而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