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高都在卷社团?平衡互补>盲目堆量 美高学姐的“黄金社团”筛选方法公开!

“是个人都卷社团”!在群星璀璨的美高,如何利用社团活动脱颖而出?

Ariel 是一位美高生。高中阶段,她积极尝试过各种各样的社团,受益匪浅。今天,我们邀请到 Ariel 分享她的这段经历:社团给她带来了什么,而她,又给社团带来了什么?

Q你在高中期间参加过哪些社团?

A:我最主要的 Clubs 有Newspaper 新闻社、Sino Club 中国文化社、Math Club 数学社

在低年级时,我还做过Stage Crew 舞台幕后组、Yearbook、以及 Gold Key 新生迎新组织。

Q怎么选择要加入哪些社团?

A:基本上我认识的所有人刚进高中都会一口气报名一大堆社团。

我九年级的时候也是,一下 Sign Up 了十几个 Clubs: 什么 Student Council, Volunteering, Spanish, Environment, 报了个遍。这非常正常。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专业,还在一个很茫然的阶段。这个时期多尝试其实是最好的,试错成本也低。

Q那你是怎么选择哪些 Club 并坚持往下做的呢?

A:几个点吧。最重要的是这个社团跟你的气场是否契合。

一个适合你的 Club 应该让你觉得干劲十足,还能增加你的自信心。在这种环境里你整个人都是轻盈的。你会觉得其他的团员都很可爱,你想要 Reach Out, 和更多人做朋友。

相反,如果你跟一个 Club 气场不合,你可能会在那个环境里感到无聊,暗淡,觉得没有上升改进的空间。这时候就该想一想是不是应该继续了。

其实大多数时候靠这一点就可以给很多 Club 排序了。还有一点就是,你应该选择几个“互补”的 Club: 时间上互补,难易程度也互补。

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参加的新闻社一般在四点到六点活动,周末很忙;数学社就在刚放学的时候 Meet, 周末几乎从未有活动。

新闻社任务重,比较耗费脑容量;数学社相对就轻松些。这样一来,几个社团互相平衡,就是一个 Balanced 的状态。

Q怎么在社团中争取 Leadership 的位置?

A:最重要的当然是好好干活,前期多做一些,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好印象。

低年级的时候,如果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以大胆和 Club Leader 提出来。比如说我在十年纪的时候,突发奇想想拍一个小纪录片。这个片子拍出来大家都很喜欢,在我后续申请 Leadership 的时候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还有就是刚进入一个社团时,要注意观察它 Leadership 的结构。

如果你觉得它的现有 Leadership 已经特别饱和,没有什么晋升的希望,那你也可以考虑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更有发展潜力的社团。

其实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你能做什么事,而不是你能拿到什么样的职称。

你如果不是名义上的 Leader, 但是能带领大家干一票大的,你就是精神上的 Leader!这种 Extracurricular 写在申请 Profile 里也很漂亮。

Q社团经历中培养的哪项能力对你大学申请/个人成长帮助最大?

A:一定是我的自信。

我低年级的时候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还有点讨好型人格,生怕得罪别人。后面当了社团 Leader, 发现很多东西没有我想的那么高深莫测。

在一次次的 Public Speaking 中我胆子大了,脸皮也厚了。后来,我能感觉到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自信明显增加了。

我的小文书中有好几篇讲的都是我在这个方面的成长。而且有信心了以后,社团以外的事情我也能做的更轻松,比如课上 Presentation, 和老师闲聊扯淡、在各种社交场合认识新的人。

我相信这些进步在我的推荐信中也有所体现。

Q社团活动一定要和申请主线有关联吗??

A:我觉得不是。有一两个有相关性的就好了。比如我是文学专业,唯一跟我专业有点关系的也就是 Newspaper.

各种各样,甚至小众的社团活动更能体现你的多面性。

Q你会建议新来美高的国际生通过社团融入吗?为什么?

A:总体来说肯定是建议的。

社团可以帮你集中地认识跟你兴趣相投的人,或者说,你能快速锁定跟你本身较为相似的人,而这在一个新环境里是非常能让人安心,增进信心的。

但是如果你想要融入本土的学生,在选社团的时候就要格外注意:一些大热的社团,比如机器人、辩论、Research、生物、各种商科比赛,都被国际生和亚裔垄断了(特别是在比较卷的美高)。

如果你的目标是扩大社交圈、接触与自己不同的人,可能要找比较小众的社团(保护动物组织、语言社、烘培社、等等),或者最直接的是参加一项体育。

Q社团如何帮助你拓展在美国的社交圈?有没有难忘的跨文化交流故事?

A:我刚到美高那一年过得特别寡。那时候迷迷糊糊、唯唯诺诺的,对自己在 Community 里的定位也搞不清楚。而且我的朋友同质化特别严重,基本都是跟我一样在宿舍里的小留。

那时候我就决定要踏出自己的舒适圈,要结识更多的人。后面参加了新闻社,我遇到了很多新朋友,其中有一些是我的学长老师;他们会跟我说自己圈子里的八卦,还在各种选课上给我意见。

我发现他们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遥不可及、高冷严肃;在一起奋斗的环境里,大家很快就熟起来了。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本土老师 Liv, 她和我是 Co-editor,所以经常在一起工作。

她人很风趣幽默,还会给大家带小零食小饼干。一起写文章的时候她总会夸我,很大程度增进了我的自信心;我犯错的时候,她也会及时给我鼓励,从不责怪我,而且教会了我很多让文章听起来更加 Native 的技巧。

后来她毕业了,我一直坚持她的那一份精神,用耐心、友善的方式辅导我的学弟学妹,让他们在温暖中进步。

Q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社团经历对你美高生活的影响,你会说什么?

A:社团是我与 Community 建立联系最牢固的纽带,帮助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显著扩大了自己的社区影响力。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港中文新开的AI法学项目是最强“备胎”?

下一篇

神器物理碗如何备赛才能杀出重围?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