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QS前百依然保值的几所英国大学

今年申请季对英国院校友好,QS榜单整体排名略有进步,谢菲和诺丁汉冲进前百。看似留学生的选择变多了,其实根据今年申请情况看,留学生的选择其实变少了。QS前百的院校虽然多,但很多都不稳,不“保值”。

比如华威大学,现在留学生提的越来越少了,早几年华威一直是热门院校,作为“王曼爱华”之一影响力很大。然而现在随着QS排名越来越低,热度也逐渐下降,申请量大幅减少,“王曼爱华”都快变成“王曼爱布”了。

在很多留学生心中,不管QS排名如何变化,华威还是算名校的。但这两年华威门槛也降低了,商学院一直是华威的招牌,也非常难申,其实生源质量已经不如以前。WMG学院更是降低要求,2:2背景的学生照样能被录取。

华威26fall一开局发offer也变快了,周围有人申华威两三天就能拿到录取。以往华威审核材料至少要一个星期,今年是准备开始抢学生了。同样在抢学生的还有布大、格拉、南安、利兹、谢菲等等,大多材料刚递上去,offer就下来了。

这几乎包括所有QS50-100的英国大学,不得不让一些留学生对这些院校的含金量产生质疑,拿到offer反而在犹豫去不去了。有时候QS前百院校申请门槛越高,开局多发拒信,申请量反而还更大,一张“来之不易”的offer往往更具吸引力。

而且谢菲和诺丁汉今年说是QS冲进前百,那明年呢是否能稳居前百还不确定呢,关键在THE、U.S. News等榜单排名也一般。华威、南安、利兹、杜伦QS排进持续下跌,又降低了申请门槛,很明显也是不“保值”的。

真正“保值”的英国大学,是穿越各种版本,经历多个周期调整依然稳定的院校。热度持续在线,不管QS榜单还是THE榜单,都能榜上有名。还要经费充足,不会随意裁员或撤销专业,另外校友分布广、质量高,毕业好找工作还能积累人脉

能满足这几个条件的英国院校屈指可数,而UCL正是其中之一。不管有多少争议,有多少吐槽,热度肯定是稳的,没热度的院校都吐槽不起来。QS榜单上也很稳,几个版本下来就排进前十,作为G5院校其他几个世界排名也都表现不错。

UCL发展到今天,不管有没有所谓的“充值打榜”,QS都是不太敢动它的。而且UCL作为留学生申请量最大的院校之一,经费也相当充足,本身专业就很丰富,每年都会新开大量专业,前两年还开设了新校区。

就业方面UCL也很稳,都说曼大的“校友力量”很强,回国就业能发现遍地校友。那UCL的校友力量只会更强,分布更广,UCL毕业生很多也去到世界知名企业工作,毕业15个月后的年薪也非常可观,达到34686镑。

很多人选择UCL,确实是综合比对后发现只有UCL最稳,所以吐槽归吐槽,该申请还是会申,没人会为了所谓的“水校”跟自己未来过不去。从另一个角度说,UCL也是大部分留学生能申到的“天花板”院校了,想吐槽也要等申到再说。

另一个比较保值的院校是IC,QS榜单连续把它排第一,准不准另说,地位是立住了。IC也非常配合地提高申请难度,在今年英国院校普遍降低难度的形势下也算独树一帜,别的学校“点击就送offer”,IC正在大量发拒信。

特别是商科和理工科,周围很多人都是被秒拒,理由五花八门,文书不够好、成绩不满足、背景不匹配,实在找不到理由了,就说竞争激烈,总之就是不给offer。不管是英本的还是985/211的,哪怕国内均分都90+了还是被拒。

还有不少人仔细打磨软背景,觉得是软背景不够,申请IC软背景确实重要,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就算把雅思考到8分,把GRE/GMAT拉满,核心还是那三样,学校、均分和文书,这三点不满足要求其他都是空谈。

今年IC建议不着急申请,可以适当先观望一下,当然如果对自己成绩足够自信,第一波直接递交也没问题。IC如果申不到,大量学生就会接着冲UCL,所以今年UCL也不太好申了。如果目标是这两个院校,就需要做好申请规划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岭南大学2025DSE分数线出炉 最新解读!

下一篇

实考更有优势?英国本科申请中“预估分”的真相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